周末两天,宅家又是捣鼓吃。反省自己,好象有点“储备恐慌症”,即非常时期对断顿的恐慌,一直想囤粮,越多越好,就担心哪一天吃的没了,日子不知该如何过。
其实想想自己从小到大也没缺吃少穿过,虽然吃的一般,但至少没挨过饿,不过我却一直对断顿的生活有一种隐隐的恐慌。细究原因,可能来自母亲的影响。母亲在时总喜欢叨叨她以前的生活,母亲少时,当时整体经济不行,外婆家又有八九口人,那时吃不饱是常态。有段时间家里实在揭不开锅,外婆急得一下失了心,不正常了。外公为了给外婆治病,不得不将家里的传家宝,几块银元和一些银饰卖了给外婆治病,为此母亲常念叨,如果不是外婆的病,自己手头就会有一两件传家的宝贝了。也因为吃不饱,几个舅舅个子都不高,加上条件不好,后来找媳妇都很困难。母亲婚后,在那困难岁月,有一次四五岁的姐姐跑到隔壁关着门的奶奶家,趴在门缝,却看到奶奶一家在里面偷偷吃着馄饨,嘴馋的她跑回家向母亲告状,母亲只是叹气无语,写信告诉在外当兵的父亲,父亲却是不信、、、、、、
可能听过太多这样的辛酸往事,听得多了,不知不觉心里就埋下了阴影,也不知不觉在生活中养成了囤货的习惯,囤米、囤油、囤盐、囤零食,只要保质期长的,都会买了囤着,囤在家里,仿佛这样心就安了。想想WH居民因疫情困守家中,非常时期供应紧张,一日三餐多少会受限制,日子过得该是多么焦心。
疫情期间,家里也囤了不少货,虽然足够吃上一阵子,可还是想囤。上次到超市买菜,看到店家挺良心,花生米仍旧是往常的活动价,六元不到,赶紧装了满满一大袋,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是开小吃店炸花生米的呢。这不女儿想吃火锅,又到超市买了一些贡丸、冰冻虾、土豆、甜玉米、百叶结等。把要冷冻的食物拼命往冰箱的缝缝里塞,唉,不塞满不足以安我心。另外又买了火锅调料,这样想吃就立马可以动手做了。别说,还挺方便,操作也简单,做出的成品味道也不错。不过这现成的自助火锅有点象方便面,吃时香,吃完却有点反胃
,可能还是调味料太多太重了,肠胃吃不消吧。
自助火锅很方便,材料根据易熟程度
先后在锅里煮熟,然后另外起锅下调料煮开,水开后,将先前煮熟的食材放入调料锅再煮片刻即可,别说味道真不错,特别是粉丝,吸饱了汤汗又韧劲Q弹,一口一口停不下来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