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近期央视科学教育频道推出了全新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是一档弘扬咱中华传统文化的比赛。比赛邀请了国内权威语言专家担任裁判和解说,由央视播音员轮流担任主考官。比赛形式相对单纯,主考官读题,选手在规定时间写出对应的汉字即可。虽然形式不复杂,但通过节目,让观众领略了中国汉字之美、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相信许多人通过大赛都长了知识,反正我是又补了一课。比赛中出现的一些词组似曾相识,但要正确书写却又不知如何落笔了,况且还有许多词组是闻所未闻的,不得不赞叹咱老祖宗传承下来的文字真是太丰富,文化太精深了。看着电视上那些乳臭未干的中学生淡定地答题,许多冷僻字都信手拈来,简直太佩服了,超汗颜啊,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学识,太招人爱了。
是竞赛,就会有选手脱颖而出成为赛场的焦点。比赛进行到现在,冒出了两位超级学霸型的选手,一位是广东队的罗弋阳,一位是浙江队的刘浥尘,两位选手分别被主持人戏称为“战神”和“大师”,他们在比赛中都坚持到了最后,并战胜其他选手带领队友杀入了半决赛,可以说为自己的队伍立下了汗马功劳。这周播出的晋级总决赛的比赛中,两位“高人”不期而遇,非常有看点。究竟是“战神”历害,还是“大师”技高一筹,观众都非常期待。比赛显示二人确实功力了得,好几回合下来都不分胜负。不过是比赛总会比出高低,最终“战神”罗弋阳最先败下阵来,剩下安微队的沈沁源和“大师”对决。大师就是大师,除了在“撷英”这个词上有点纠结外,其他词组几乎没有一点悬念,最后安徽队的沈沁源在“绾发”上惜败给了“大师”,让浙江队率先晋级总决赛。比赛结束,在惋惜“战神”败给“大师”时我突然发现,“战神”明显消瘦,“大师”明显健壮,一个纤细,一个魁梧;一个轻薄,一个厚实,外形上的明显差异,体质上的明显不同,这些是不是“战胜”败给“大师”的原因之一呢。我想身强力壮的总归要强于体单力薄的吧,呵呵,看来好好吃饭,强壮身体对学习来说也很重要啊
现在正是南瓜丰收的季节,门卫在单位周边的空地上种了不少南瓜,枝繁叶茂,结了不少小南瓜。这里的南瓜都是有机作物,不施一点肥料,纯天然成长,口感真不错。得空去摘了一个,回来除了炒来吃来,炖骨头汤也放了点,味道不错呵。
南瓜含有淀粉、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C和钙、磷等成分,营养丰富,作为为粗粮要多吃呵。 有荤有素、有菜有汤,一碗热乎乎的下去,好有满足感。 生南瓜(还没长熟的南瓜)一段 切成约二至三厘米宽的小块 骨头先焯水,然后大火煮开后小火炖一小时左右,筷子能戳透时放入南瓜块。 不打农药的有机南瓜很容易煮熟,炖十来分钟就熟了。口感绵甜软糯,再加上鲜美肉汤的浸染,口感更佳。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