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邵雍《伊川击壤集》卷之九解读(二)

(2010-05-17 20:47:58)
标签:

满项解读

邵雍

《伊川击壤集》

分类: 击壤集解

 邵雍《伊川击壤集》卷之九解读(二)

 

     说明:《伊川击壤集》卷之九解读(二)中涉及“君实端明”一词,是指司马光,字君实。端明为端明殿学士的省称,官名。后唐天成元年(公元926年)始置,以翰林学士担任,掌进读书奏。宋沿置,由久任学士大臣担任,元丰改制后,并以执政官担任,无职掌,仅出入侍从备顾问。下文涉及此词语不在重负解释。

 

                           和君实端明花庵独坐

 

                      静坐养天和,其来所得多。

                      耽耽同厦宇,密密引藤萝。

                      忘去贵臣度,能容野客过。

                      系时休戚重,终不道如何。

    【愚翁解读静坐养神顺应自然天地的和气,得到其中所带来的收获多。深邃广袤谐和之气纳入自己的身体就如同把养生的和气装进了自己的屋宇,密密麻麻的气息引来了紫藤花的芳香入到心扉。在这样的境地下忘去自己是朝廷显贵大臣的气度,就能容得蔷薇的花香流过自己的鼻子。这些是时节所恩赐给予我们与身体休戚相关的重要养生之道,始终不离开这样的道养之法如何。

    注解

    天和:自然和顺之理;天地之和气。《庄子·庚桑楚》:“故敬之而不喜,侮之而不怒者,唯同乎天和者为然”。《庄子·知北游》:“若正汝形,一汝视,天和将至。” 成玄英疏:“汝形容端雅,勿为邪僻,视听纯一,勿多取境自,然和理归至汝身”。

    耽耽:这里指深邃貌。《文选·张衡<西京赋>》:“大夏耽耽,九户开闢。” 薛综注:“耽耽,深邃之貌也”。

    厦宇:廊屋。这里指纳入自己所辖之地的身躯。

    藤萝:紫藤的通称。

    贵臣:本指公卿大夫位高的家臣,后泛指显贵的大臣。

    野客:村野之人。多借指隐逸者。蔷薇花的戏称。明都卬《三馀赘笔·十友十二客》:“﹝宋﹞张敏叔以十二花为十二客,各诗一章。牡丹,赏客;梅,清客……蔷薇,野客。”

 

    附:司马光《花庵独坐呈尧夫先生》:

                       荒园才一亩,意足以为多。

                虽不居丘壑,尝如隐薜萝。

                忘机林鸟下,极目塞鸿过。

                为问市朝客,红尘深几何?

 

                    和君实端明见赠

 

                曾不见譊譊,城中类远郊。

                虽无千里马,却有一枝巢。

                月出云山背,风来松竹梢。

                颓然何所得,岂复避人嘲。

    【愚翁解读】不曾听见与人争辩的声音,这种和气的态度是洛阳城中以及辐射到远郊而人人皆知的事情了。虽然没有日行千里的马驮着四处游玩,却有一个用树枝搭起的安居小巢。观赏着月儿出自云山的腹背,倾听着自松竹枝梢的风声。在寂然中有什么所得,岂还是不了解的人反复规避所嘲笑的内容嘛。

    注解

    譊譊:náo náo争辩。引申指争辩的声音。

    颓然:寂静、寂然。

 

    附:司马光《赠尧夫先生》:

                     家虽在城阙,萧瑟似荒郊。

               远去名利窟,自称安乐巢。

               云归白石洞,鹤立碧松梢。

               得丧非吾事,何须更解嘲。

 

              《别一章改韵同五诗呈尧夫》:

 

               家虽在城阙,萧瑟似山阿。

               远却名利窟,自称安乐窝。

               云归白石洞,鹤立碧松柯。

               得丧非吾事,何须更寤歌。 

                        

                           秋  

 

         浮云一消散,星斗粲长天。碧藓坠丹果,清香生白莲。

         体凉犹衣葛,耳静已无蝉。坐久群动息,秋空唯寂然。

         筇杖携已久,貂褥展犹新。渐染岷山雪,拂除京国尘。

         危扶醉归路,稳称病来身。赖此斋中物,时如见故人。

 

                              

 

          晴空碧如水,那得片云飞。映日成丹凤,随风变白衣。

          去来皆绝迹,隐显两忘机。天理谁能测,终然何所归。

                         

                            闲   

 

          闲来观万物,在处可逍遥。鱼为贪钩得,蛾因赴火焦。

         碧梧饥鸑鷟,白粒饱鷦鷯。带索谁家子,行歌复来樵。

          望远云凝岫,妆余黛散钿。缥囊承晓露,翠盖拂秋烟。

         向慕非葵比,凋零在槿先。才供少顷玩,空废日高眠。

 

                          和  秋 

 

                     久畏夏暑日,喜逢秋夜天。

                     急雨过修竹,凉风摇晚莲。

                     岂谓败莎蛩,能继衰柳蝉。

                     安得九皋禽,清唳一洒然。

    【愚翁解读】长久以来畏惧夏日酷暑的日子,喜逢秋夜凉爽的天气。急雨淋过的长竹青翠怡人,清凉的风摇曳着傍晚时的莲花。岂然只是称谓中的莎草和蟋蟀残败了,能继衰败中的柳蝉者还有许多。怎么样使得曲折深远的沼泽中常有吉祥的仙鹤,清澈响亮的鹤鸣与祥和的气氛一起潇洒的浑然一体。

    注解

    莎:suō莎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的块根称“香附子”,可入药。

    蛩:蝗虫、蟋蟀。

    九皋:曲折深远的沼泽。《诗·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皐,声闻于野”。 毛 传:“皐,泽也。言身隐而名著也。” 郑玄笺:“皐,泽中水溢出所为坎,自外数至九,喻深远也。鹤在中鸣焉,而野闻其鸣声……喻贤者虽隐居,人咸知之”。

    清唳:鹤鸣声。鹤鸣清响,故谓。南朝梁吴均《主人池前鹤》诗:“摧藏多好貌,清唳有奇音”。唐陆龟蒙《鹤媒歌》:“媒闲静立如无事,清唳时时入遥吹”。

 

                  和貂褥筇杖,二物皆范景仁所惠

 

    题解:貂褥:貂皮做的褥子。

    筇杖:筇读音qióng,筇竹做的手杖。因高节实中,常用以为手杖,为杖中珍品。

    范景仁:范镇,(公元1007年—1087年)字景仁,华阳人。生于宋真宗景德四年,卒于哲宗元祐二年,年八十一岁。举进士第一。仁宗时,知谏院。尝请立太子,面陈恳切,至泣下。前后上章十九次,待命百余日,须发为白。后为翰林学士,论新法,与王安石不合,致仕。哲宗即位,起为端明殿学士,固辞不拜。累封蜀郡公。镇少时尝赋长啸却胡骑;晚使辽,辽人目为长啸公。卒,谥忠文。镇著有文集及东斋记事,凡百馀卷,《宋史本传》及《四库总目》传于世。

 

                    君子亦保物,保故不保新。

                    筇生蜀部石,貂走阴山尘。

                    善扶巇崄路,能暖瘦羸身。

                    行坐不可舍,常如睹斯人。

    【愚翁解读】人格高尚的君子也有其喜爱而保存的物品,保存是为了不辜负老朋友的情谊而长久保存,不为只是保存一时崭新。筇竹生于川蜀之地一部分地区的山石沙土之地。貂是奔走于内蒙古阴山山脉尘世上稀有的动物。筇竹杖的好处是可以帮扶行走于艰险的道路,貂褥可以温暖瘦弱的身子。行走和坐卧不可以离去,常常会想他,见到东西就如同见其人。

    注解

    阴山: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山脉。东西走向,包括狼山、乌拉山、色尔腾山、大青山等。

    巇:xī险,缝隙。

 

                          和 

 

                  万里幕四垂,一片云自飞。

                  只知根抱石,不为天为衣。

                  既来曾无心,却去宁有机。

                  未能作霖雨,安用帝乡归。

    【愚翁解读】万里苍穹的云如幕从四面垂下,一片云彩自在地飞渡山间。只知道天然其物有树根抱着石头美玉的珍贵物品,不因为五彩缤纷就做为天的衣裳。既然来时曾经是无意间的自然,却是离去时看似宁静却含有天机。没有化作恩泽万物的连绵大雨,怎么能以发挥了作用有功而返回天帝所住的地方。

    注解

    四垂:从四面垂下来。三国魏曹丕《弹棋赋》:“滑石雾散,云布四垂”。

    霖雨:连绵大雨。比喻恩泽。

    帝乡:传说中天帝住的地方。

 

                       和  闲 

 

                以身观万物,万物理非遥。

                马为乘多瘦,龟因灼苦焦。

                能言谢鹦鹉,易饱过鷦鷯。

                伊洛好烟水,愿同渔与樵。

    【愚翁解读】以自己一身的立场去观察万物的道理,那对于理解万物之中的道理就非常的遥远了。事物都是有前因后果的,马为承载多而消瘦,土地龟裂是因为灼热干旱而变得贫瘠。在人的调教下鹦鹉能说谢谢之类简单的词语,很容易就吃饱的小鸟鹪鹩之类的画眉显得无忧而歌唱。洛阳伊、洛河交界的地方是上好的适宜居住的云水之乡,我愿意如同典故里的渔者和樵夫那样的生活。

    注解

    苦焦:言土地贫瘠。
    鷦鷯:jiāo liáo同“鹪鹩”,属于鹪鹩属及几个有关属的许多种画眉型的小鸟,尤指一种非常小型的欧洲鹪鹩,身上深褐色,有黑色斑点斑纹,尾短而竖立,善鸣唱。

 

                         和花庵上牵牛花

 

    题解:花庵:书房草屋在花圃的旁边。

 

                    叶闹深如幄,花繁翠似钿。

                    瀼瀼泠晓露,幂幂蔽晴烟。

                    谢既成番次,开仍有后先。

                    主人凝伫苦,长是废朝眠。

    【愚翁解读】你的花庵园圃中,枝叶茂盛深深如同幄帐,花儿品种繁多像翠玉制成的首饰。拂晓盛多清凉的露水浮与花的枝叶上,傍晚浓密的样子显得遮蔽了晴日的云烟。花开花谢既成为轮流的番次进行,开放的花儿依然是有先有后。在花圃书房草屋的主人凝思伫立刻苦的著书《资治通鉴》,长时间的废寝忘食而不分白天夜里。

    注解

    翠钿:用翠玉制成的首饰。南朝梁武帝《西洲曲》:“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鈿”。

    瀼瀼:露水盛多。

    泠:líng清凉。

    幂幂:浓密的样子。

 

                    招司马君实游夏圃

 

                雨霁景自好,秋深天未寒。

                可能乘兴否,夏圃一盘桓?

    【愚翁解读】雨停后的景色自然的很好,秋深的天气还没有很寒冷。有可能乘兴来游玩,在纪念抗御外寇而战死沙场的夏光庭烈士花圃前一起逗留盘桓吗?

    注解:

    雨霁:雨停而天晴,颜色很好。

    夏圃:北宋时期为纪念抗御外寇而战死沙场的夏光庭,字诚浩而建立的苑林花圃。其子夏竦贵赠封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封魏国公。

 

    附:司马光《和尧夫先生相招游夏圃》:

              野迥秋光满。径微朝露寒。

              登高与行远,余力尚桓桓。

                

                      和君实端明

 

                养道自安恬,霜毛一任添。

                且无官责咎,幸免世猜嫌。

                蓬户能安分,藜羹固不餍。

                一般偏好处,曝背向前簷。

    【愚翁解读】养生之道在于顺应自然而安然的淡泊名利,鬓发如霜任凭在自然的岁月里添加。我没有做官的职责,就没有失职的错误,幸运的免去了世俗的猜忌和嫌弃。用篷草编织的门户可以安分的过日子,粗茶淡饭吃饱固然也没有什么不满足。一般情况下找自己偏爱喜好的地方去,在无人的时候可以光着膀子在朝阳的屋檐下晒晒太阳。

    注解:

    安恬:安然恬静。淡泊,不追求名利。

    霜毛:白色的羽毛。引申为白发。

    蓬户:用蓬草编成的门户。形容穷苦人家的简陋房屋。

    藜羹:用藜菜作的羹。泛指粗劣的食物。

    餍:yàn吃饱。满足。

 

   附:司马光《上元书怀》:

                老却春五味,年年觉病添。

                酒因脾积断,灯为目疴嫌。

                  势位非其好,纷华久已厌。

                唯余读书乐,暖日坐前簷。

 

                     和君实端明登石阁

 

    题解:石阁:指洛阳城南13公里处的香山西坳的香山寺中制高点最佳观景之处石阁楼。

                  平地虽然远,那知物物新。

                  危楼一百尺,别有万般春。

   【愚翁解读】平坦的地方虽然广远,那里可以看到许多物种的更新。洛阳西香山寺最高处的石阁楼一百尺以上,别有万般的景色可以一览无余,在这样的境地中就如同自己恢复青春一样让人心旷神怡。

    附:司马光《二月六日登石阁》:

            极目千里外,川原绣画新。

           始知平地上,看不尽青春。

 

                    和君实端明副酒之什

 

     题解:副酒之什:一副酒具家什。

 

                洛阳花木满城开,更送东都双榼来。

                遂使闲人转狂乱,奈何红日又西颓。

    【愚翁解读】洛阳花木满城开放的时节,更美好的是在这个怡人的时节里,您送来人称洛阳东都京城最好的一副酒壶。遂心如意使得我这个对物欲无求的闲人转着狂放的舞蹈起来,无可奈何今天的红日又西坠下,此刻我们不能在一起畅饮几杯了。

    注解

    榼:古代盛酒的器具。

    西颓:亦作“ 西隤 ”。向西坠落。指夕阳西下。

 

    附:司马光《二月六日送京醖二壶上尧夫》

             红樱零落杏花开,春物相催次第来。

             莫作林间独醒客,任从花笑玉山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