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邵雍《伊川击壤集》卷之九解读(三)

(2010-05-19 20:25:54)
标签:

满项解读

邵雍

《伊川击壤集》

分类: 击壤集解

              邵雍《伊川击壤集》卷之九解读(三) 

 

    说明:富相公、富公、相国元老、富韩公指北宋的富弼。富弼(公元1004—公元1083年)字彦国﹐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被任为宰相。历仕真、仁、英、神宗四朝,官居宰相。神宗熙宁年中,官拜司空,封韩国公。据《邵氏闻见录卷第十八》记载:“富韩公命其客孟约买对宅一园,皆有水竹花木之胜”送于邵雍,可见其对邵雍学识的重视和交情深厚。

 

                     戏谢富相公惠班筍三首

 

                名园不放过鸦飞,相国如今遂请时。

                鼎食从来称富贵,更和花笋一兼之。

    【愚翁解读】著名的园圃不开放花儿的时节也会有类似乌鸦鸟儿飞过,老相国您如今是遂着时事变化而请了一个长时间的假期。在富贵人家奢华的排列鼎食的品种里,更有像这样名贵的山间野生花笋和那些其它美食一起被人喜欢。

    注解

    班筍:筍同“笋”。班笋、花笋为野生于山林之中的名贵竹笋,也称苦笋。

    名园:著名的园圃。

    相国:古官名。春秋战国时,除楚国外,各国都设相,称为相国、相邦或丞相,为百官之长。

    鼎食:列鼎而食,吃饭时排列很多鼎。形容富贵人家豪华奢侈的生活。

 

                 承将大笋来相诧,小圃其如都不生。

                 虽向性情曾著力,奈何今日未能平。

    【愚翁解读】承蒙您将大的苦笋惠送给我,这种罕见的自然苦笋使我感到惊喜非同寻常,这些东西只有山间自然深处可以生长,人间的小花圃里都基本不会生长这样的竹笋。虽然我一向性情不善于喜形于色曾是人称有定力的人,无奈何今天的惊喜一直持续了很久没有平静。

 

                 应物功夫出世间,岂容人可强跻攀。

                 我侬自是不知量,培塿须求比泰山。

    【愚翁解读】顺应事物的功夫出自于对世间事物的通达理解,岂是人可以去勉强攀登的。我这样的人自己是不知量力的,小小的土丘须求得比泰山一样高大只是一种理想而已。

    注解

    应物:顺应事物。《庄子·知北游》:“邀於此者,四枝彊,思虑恂达,耳目聪明,其用心不劳,其应物无方。”

    跻攀:登攀。

    培塿:péi lǒu本作“部娄”。小土丘。《左传·襄公二十四年》:“部娄无松柏。” 杜预注:“部娄,小阜。”

 

                        赠 富 公

 

                 天下系休戚,世间谁拟伦?

                 三朝为宰相,四水作闲人。

                 照破万古事,收归一点真。

                 不知缘底事,见我却殷勤。

     【愚翁解读】您把天下的事情系在心中,以国家社稷休戚相关的问题为重,现在的人世间还有谁可以与你伦比?亲历三朝皇帝为宰相,在自己的四合院里却跟平常的闲人一样悠闲地渡过时光。像照明一切一样看破了万古的历史尘世,收归到一点上而返璞归真。不知道是什么缘由根底我们有如此的缘分,您每次见到我总是很热情。

     注解:

     四水:指对于传统四合院家园的称呼“四水归合”。

     照破:像照明一切一样看破了万古的历史尘世。

 

                       秋霁登石阁

 

    题解:秋霁:秋日雨后天晴。

    石阁:指洛阳西香山寺最佳观景点的石阁。

 

              初晴僧阁一凭栏,风物凄凉八月间。

              欲尽上层尝脚力,更于高处看人寰。

              秋深天气随宜好,老后心怀只爱闲。

              为报远山休敛黛,这般情意久阑珊。

    愚翁解读】秋雨初晴在洛阳西香山寺僧侣家的石阁上,凭栏一观山水美景,风景中的万物都进入到了凄凉的八月份了。想到最高的上一层是要付出脚力功夫的,在最高处可以看到人间更加广阔的寰宇。深秋的天气随处都是宜人的美好,老后心怀里只喜爱清闲。为了报答云山似乎紧皱双眉忧虑不愿意我离去的样子,我把这般情意用长久的流连忘返一直到灯火阑珊时。 

    注解:敛黛:犹敛蛾。俏丽美女双眉紧蹙忧虑的神态。

 

    富弼《尧夫先生示秋霁登石阁之句,病中聊以短章戏答》:

 

            高阁岧峣对远山,雨余愁望不成欢。

            拟将敛黛强消遣,却是幽思苦未阑。

 

    司马光《和尧夫先生秋霁登石阁》:

 

             飞簷危槛出林端,王屋嵩丘咫尺间。

             独爱高明游佛阁,岂知忧喜满尘寰。

             目穷苍莽纤毫尽,身得逍遥万象闲。

             暇日登临无厌数,悲风残叶已珊珊。

 

                  奉和十月二十四日初见雪,呈相国元老

 

                     士子初见雪,未多仍却晴。

                     人间都变白,林下不胜清。

                     寒士痛遭恐,穷民恶著惊。

                     杯觞限新法,何故便能倾?

    【愚翁解读】读书的学子初次见到今年的新雪,满心的欢喜没有多长时间却又晴天了。喜欢新雪的原因是大自然都变得洁白,山野林下有美不胜收的清白。出身低微的读书人痛恨遭遇恐惧的不测,鳏、寡、孤、独等无依无靠的人厌恶遇着冷惊。酒杯也被新法限制不能有酒畅饮,为了什么原因便能出来如此的政策使正常的生活发生了倾斜?

    注解

    奉和:谓做诗词与别人相唱和。唐杨炯有《奉和上元酺宴应诏》诗。

    士子:学子;读书人。《北齐书·辛术传》:“ 天保末,文宣尝令术选百员官,参选者二三千人,术题目士子,人无谤讟,其所旌擢,后亦皆致通显”。 

    寒士:出身低微的读书人。

    杯觞:bēi shāng酒杯。

    穷民:指鳏、寡、孤、独等无依无靠的人。

    新法:指王安石所推行的熙宁新法。

 

    附:富弼《十月二十四日早始见雪登白云台闲望乱道走书呈尧夫先生》:

 

   气候随时应,初寒雪以盈。乾坤一色白,山水万重清。

   是处人烟合,无穷鸟雀惊。忻然不成下,连把玉罍倾

 

                        和相国元老

 

                  崇台未经庆,瑞雪下云端。

                  虽地尽成白,而天不甚寒。

                  有年丰可待,盈尺润难干。

                  畎亩无忘处,追踪击壤欢。

    【愚翁解读】崇高庄严的台阁处还没有经历完对于您的庆功,祥瑞的雪就似乎是为您高洁的品德赞赏而走下了云端。虽然大地处处洁白,而天气不是很寒冷。这样的瑞雪兆头是有丰收年可待到来,将要满一尺的积雪滋润着万物一时难以融化干净。田野无际广袤是忘情赏景的去处,追逐嬉戏欢乐的踪迹,老年人快乐地也玩起了古老的投击木片的游戏。

    注解

    畎亩:田地,田间,田野。

    击壤:古代的一种游戏。把一块鞋子状的木片侧放地上,在三四十步处用另一块木片去投掷它,击中的就算得胜。

 

    附:富弼《台上再成乱道走书尧夫先生》:

             

               密雪终宵下,晨登百尺端。瑞光翻怯日,和气不成寒。

    天末无纤翳,云头未少干。四郊闻击壤,农望已多欢。

 

                       答富韩公见示正旦四绝

                  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邵子63岁)

 

                    正旦四篇诗,缘忻七十期。

                    请观唐故事,未放晋公归。

    【愚翁解读】今年的农历初一写下四句诗篇,有缘欣喜的逢遇老宰相往七十的年纪迈进了。请您看看唐朝时期的故事,有晋国公王佑,历事太祖、太宗,文武忠孝,天下人希望他出任宰相,而他以为不是他出来的时机。就亲手植三棵槐于庭院,对儿子说:“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即便是这样朝廷知道他对社稷的重要性,也没有放他归隐乡里。

    注解

    正旦:指农历正月初一。

    忻:古同“欣”。

 

    附:富弼《岁在癸丑年始七十正旦日书事》:

 

             人生七十古来稀,今日愚年已及期。

             从此光阴犹不测,只应天道始相知。

             亲宾何用举椒觞,已觉闲中岁月长。

             不学香山醉歌舞,只将吟啸敌流光。

             先圣明明许从心,山川风月恣游寻。

             此中若更论规矩,籍外闲人不易禁。

             今年始是乞骸年,我向年前已挂冠。

             都为君王怜久疾,肯教先去养衰残。

 

                     谢富相公见示新诗一轴

 

                 通衢选地半松筠,元老辞荣向盛辰。

                 多种好花观物体,每斟醇酒发天真。

                 清朝将相当年事,碧洞神仙今日身。

                 更出新诗二十首,其间字字敌阳春。

    【愚翁解读】道路是四通八达的,人生的道路都希望有松竹的伴随,老宰相三朝元老辞去了荣耀的官职,向着盛世繁华中的良辰美景归隐。多种好花是供人观赏的美好物体,每次斟饮香醇的美酒就发出天真的童心。清明盛世的朝代将和相正确的料理当年的事情,碧霞云天的洞府中神仙般的现出今天的人。更加有新的诗词二十余首,其间的每一个字可以敌上让人感到温暖的春天。

    注解

    通衢:四通八达的道路。

    松筠:松树和竹子。

    碧洞:石洞。唐王勃《九成宫颂》序:“丹溪碧洞,吐纳虹霓。”

    醇酒:味浓,香郁的纯正的美酒。

    阳春:温暖的春天。

 

                文章天下称公器,诗在文章更不疏。

                到性始知真气味,入神方见妙工夫。

                闲将岁月观消长,静把乾坤照有无。

                辞比离骚更温润,离骚其奈少宽舒。

    【愚翁解读】文章是被天下人称为公用的语言“武器”,诗词就更加不能疏远于此。到了性情开始感知到真正的气息味道时,如神的刻画表达方才见到奥妙的功夫之处。闲时将岁月的盛衰消长来观察,静坐把天地乾坤照看清楚来研究有和无。辞赋比屈原的《离骚》更加温润,《离骚》里的词语充满了无奈而缺少宽舒的心情。

    注解:公器:共用之器。多用于比喻。《庄子·天运》:“名,公器也,不可多取。仁义,先生之蘧庐也。” 郭象注:“夫名者,天下之所共用。” 唐高彦休《唐阙史·崔相国请立太子》:“崇高之名,博施之利,天下之公器也。”此喻名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