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购令、保障房、取消预售?那包药能治病?
(2012-08-07 13:46:19)
标签:
杂谈 |
写给居周刊:
一年有四季,恒古不变。不知从什么时候又多了一季,行业俗称现房季,无需去考证这个季和四季变化有什么关系,只是感叹这房地产还真是个造物的行业。
这些年来房地产的那点事还真没有少让人操心,无论是从中央到地方,从开发商到老百姓“房地产“这三个字就如鲠在喉的宝物,食之不下,弃之更不能。
几年来,打压房地产政策一台接着一台的出,银行准备金、利率不停地上调,但这房地产市场还是如同过山车一样翻滚着起起伏伏地往前冲,从没消停过。
这几天的真真假假的几条消息倒也引起轩然大波。不知是谁在网上放出消息:称起鉴于近期各地楼市回暖触动宏观调控底线,将取消地产项目预售制度。也就是说必须全现房销售,这仿佛不是触动了调控的底线,倒更像是触动了房地产运行销售模式的底线。一时间引发深股、沪股的地产股暴跌,万科、保利、金地等一度接近跌停。随即住建部马上否认此说法,但在这样的敏感时刻传出关于取消预售权的传闻倒也让人不得不担忧。
另一条由住建部发出的消息也不得不说是触动市场:全国已有一亿人受益于保障房计划,迄今为止受惠于保障房建设的约3000万户,将近一亿人。实在说这倒还真是惠民的好政策,值得欢欣鼓舞,但消息放出并未见到人们感动的声音,反倒是质疑声音不断,因为这些房子真的都到了困难家庭了吗?早几年就不停传出开着宝马奔驰的主儿撒着欢的住在保障房里,你还就是请不出来了。
一个人有病需要治疗,但一定要对症;一个行业有“病”要治疗,那更是要对症。原本是一个或几个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发烧了,结果来了一个全国各地不分城市规模,不分房地产发展现状,集体下猛药,得病的城市烧没退下来,倒引的全国大发烧,因为没发烧的城市怕错过了发烧的机会,于是地价、房价跟着涨;那些本可买也可不买的老百姓又怕错过了退烧的机会,于是也跟着赶紧下单,于是反倒成了现在的高烧不退的局面。
其实市场就是市场,那就是需求来说话,成本决定价格。如果政府能以平常心捂住自己的土地,不要想着一锄挖个金娃娃,把好适度供应土地,平稳地价的职能;开发商能以平常心做好自己的产品,价格一定应该是建立在产品好,附加值高的基础上;如果购房者能以平常心,购买自己需要的房子,有升值空间的房子,那市场趋于正常不是不可能。
买房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上来讲都是一个家庭最大的投资,对于一个工薪家庭来讲它将汇集全家的已有的、未知的所有财力,所以冷静购房是最为重要。
在国外,卖楼花就是卖楼花的价,卖现房就是卖现房的价,你可以通过中介机构在政府的网站上查阅到你所购买的物业的地价是多少?房屋的其他成本是多少?每年政府也会寄出一份你的物业每年的评估价格,你会发现每年地价在涨,而上面的房屋价值在降低,因为房屋是要折旧的,而只有土地是增值的,这就是一个成熟市场的标志。
我们国家现行的行业做不到,因为过快的发展使得这个行业一直处在迷茫调控的阵痛之中,但对于购房者来讲不妨捂住自己的钱袋,多走走看看,利用这多出的一个季——现房季,购买自己真正满意的房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