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男人《原创连载之五十六》
(2010-08-11 15:40:56)
标签:
杂谈 |
留守男人《原创连载之五十六》
吴婷从电视上看到,今年温哥华的大雪也是多年未遇的大雪,吴婷她们家后巷的厚厚积雪都一周过去了还没有融化,对于加拿大这种高纬度寒冷地区,政府和老百姓对付下雪是有一套办法的,那就是大马路上的积雪由政府来处理,对于居民房前屋后的积雪由每户人自己解决,但今年就不一样了,雪太大了,政府的几十辆除雪车没日没夜的清理都架不住接连几天的大雪纷飞,致使温哥华附近的几个高速路都不得不暂时封闭,市区的不少马路上也是积雪不断,好多路面都已经是黑冰了,汽车上去就打滑。
不能出门的吴婷只能坐在电视机前翻弄着频道,全温哥华的学校都因为下雪暂时停课了,英子自然是足不下楼的把自己安放在电脑前钻进Internet上翱翔去了,吴婷看到电视上车祸不断,主持人讲因为今年的雪太大,远远超过政府的常规处理能力,政府已经启动紧急方案,今晚就紧急增加十多名市政工人,投入到除雪的工作中去,吴婷一听差点没笑出声来,这么大一个城市就增加十多个市政工人?能解决多少积雪?如果是在我们中国早就调上一个军或是几个团的人了,哎,还是祖国好啊!不过吴婷也不怕,她则早已做好了防雪的准备,就是再有一周出不了门她也不怕,家里的两个冰箱装满了各种食物,因为她们家门前的好几条路上都是十多度的坡度,汽车上去很容易打滑,打滑的后果是不堪设想,所以每次接到要下雪的预报时,吴婷都要买到好多食品放在冰箱里,这也叫备战备荒吧。李海他们刚移民来温哥华时一家人因为下雪天外出就遭遇到险境。
那是他们一家人刚刚到温哥华的第一年,那年的冬季也是下起了大雪,身为土生土长的成都人哪里见过这架势,一家人高兴的开上他们的奔驰轿车就出去看雪景,这倒好出门就是一个高坡,李海踩足了油门往前冲,没有太多经验的李海突然觉得有点打滑控制不住,他急忙踩刹车,这一下就更麻烦了,汽车是控制不住的往下滑,吴婷和英子大叫起来,这时候,李海从后视镜里看到一位70多岁正在遛狗的外 国老太太挺身而出,用她瘦弱的肩膀顶住正在缓缓下滑的汽车,急的李海啊大声的叫喊:“让开,快让开!”可惜那老太太一句中国话也听不懂,反倒是李海的叫声激励了她的斗志,更是奋不顾身的顶着。李海急忙给吴婷吼道:“快下去!让老太太让开,不要把她给撞到,咱就找了一个外国妈妈回家了!快找个东西垫在轮子下面!”
刚一开门下车,吴婷就已经跌坐在了地上,吴婷爬以来就赶紧用她有限的英语告诉老太太:“danger! danger! 危险!危险!”一边比划着让老太太闪开,不管怎么样老太太还是执着的坚守着岗位,吴婷急的赶紧找垫车轮的东西,满地看去除了白花花的一片,还是白花花的一片,哪里有什么可以垫车轮的东西,好在吴婷灵机一动,脱下衣服垫在轮子下面,英子也打开窗子把书包递了出来,这才算把车子停稳。李海下来车还对着老太太一阵的比划,意思是你太危险了,老太太全然不知李海在骂她,还无比自豪的说着:“you are welcome!”等老太太挥手和他们告别以后,李海问到吴婷那老太太说的什么,当吴婷告诉李海,老太太说的是不用客气时,差点没有把李海气的背了过去。
等天气一好转,李海干的第一件事就是买了一辆四轮驱动的8缸4.8排量的宝马X5,从此他不再惧怕下雪天了,不过每次提起此事儿全家人都要笑断气,想到这儿吴婷不觉又窃笑起来,只是此时没有了一家人在一起的共同分享欢乐的气氛。
温哥华的冬日是枯燥的,没有阳光,没有树叶,没有花朵,连大海都是黑灰色,吴婷基本上都是在家里度过,平时她们几个成都女人们每周都要有一次聚会,大家戏称这是每周“三八节”。因为在圣诞节期间各家的先生都回来过节了,于是女人们都关起门来扮演起小女人,在家里过着幸福日子。但幸福的日子是短暂的,没几天先生们都飞回了国内,因为每年的春节是经商的男人们最忙的日子,忙着请领导们吃饭,忙着接受乙方的吃请,于是女人们又闲了下来,要不是因为下雪的原因,可能早几天就聚会了,前几天大家只能是偶尔彼此电话问候一声,苦闷而枯燥的生活让她们都巴望着这雪快点融化,她们好像急于彼此倾诉,女人在一起要讲的话题太多,有孩子,有时装,有美容,还有很多东家长西家短的唠叨事儿,唯有不讲自家男人在成都的那点事儿。
几天没有下雪了,地上的雪夜化得差不多了,张姐打来电话,邀约大家到她家里去吃饭,张姐做了一手好菜,大家最喜欢她做的凉拌菜和烧鸡公,所有人都欣然答应。
下午吴婷趁着天气好,专门出去给张姐的孩子买了一点礼品,这是大家的约定俗成,每次到朋友家去的时候哪怕是简单到一盒巧克力也会买一包的,这就是个礼节吧,吴婷给张姐的小女儿买了一套衣服和一盒巧克力,然后回家给英子把晚上的晚饭准备好,英子大了以后都不太喜欢参加按她们讲的妈妈们的妇女活动,剩下的时间吴婷就在等待着晚上早点到来了。
张姐家离吴婷家不远,她们都住在著名的温哥华西区,也就十多分钟的车程,这里是人口密度稀少的高档住宅区,每户人基本占地都是在9000多到10000多英尺,也就是我们讲的一亩多占地,西区的房子多半都有地下室,政府对每一栋房子的造型和面积都是有要求的,包括你的院墙应该用什么来建造,是绿篱还是木质围栏,总之每家都非常有特色,不论如何你都不会像在成都一样走进小区里面会因为每栋房子都一个样而迷路。
当吴婷开着车来到张姐家时,院子里面已经停了好几台越野车,看来大家都已经早到了,吴婷迫不及待地走进张姐家里,进门就大叫一声:“哈哈,我还说我要早点过来帮张姐做饭,结果你们都走在我的前面了。”
“哈哈,我们也是这样想的,所以大家都来得早,呀,婷姐,你气色好好哦,当真话是刚受到爱的沐浴嗦。”说这话的正是小雅,小雅是她们几个中最小的一个,也是她们几个中最幸福的一个,因为她年轻,孩子也小,所以先生特别痛惜她,几乎每两个月都要飞回来一趟,尽管如此小雅还是从来就不甘心在这里过寂寞的日子,她一直就给先生闹着要回流成都,但先生却觉得孩子太小,应该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这事儿也就暂时搁置下来了。
正在厨房里做饭的张姐出来给大家打着招呼,让大家先吃点水果,喝点茶,静待她的菜肴上桌,她问起吴婷为什么没有把她的朋友黄蓉叫过来一起聚一下,这时大家都说起该把黄蓉叫过来,因为黄蓉经常给她们带来一些不同的声音,让她们原本苦闷的移民生活有了更多的情趣。于是吴婷接通了黄蓉的电话,接到电话邀请的黄蓉当然显得特别的兴奋,忙不迭的说:“好的,好的!卫东正在回家的路上,等他一进家门我就出发,你们先吃着,不要等我!”
几个姐妹有的帮着张姐做饭,有的张罗着摆起桌子,有的忙着开酒瓶,不一会儿的时间一阵火锅香的味道飘满了整个房间,大家嬉笑着聊着天,等到热腾腾的火锅鸡端上桌子时,黄蓉也夹带着寒风冲了进来,于是大家一起端起来酒杯为了她们的“三八”聚会干杯。
一边吃着的姐妹们自然离不开孩子教育的大事儿,这是她们之所以牺牲自己而为之奋斗的关键,张姐的老二威廉是在加拿大出身的,可能是从小受的教育不一样的原因,和与他同龄的赵菲的儿子杰克比起来,威廉显得老实得多,威廉和生活在温哥华的众多孩子里算是最辛苦的,每天的每一小时都被望子成龙的妈妈安排的满满的,尽管威廉出身在加拿大,但每天还是要在一个加拿大的胖太太的辅导下学习英语;尽管就是倒回到威廉家的上八代也找不出一个懂音乐的,但每天还是要在张姐的监督下弹上一个小时的钢琴;尽管威廉生下来学会的第一句话就是中国人话,但还是每周到中文补习学校去上两次中文课;就这样张姐为了让威廉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张姐牺牲了自己的一切时间和爱好,每天开上像坦克一样的雷克萨斯超大型越野车到处上补习课。最近张姐又听人讲温哥华有一所最好的私校,从那里出来的男孩个个是绅士,从那里出来的女生个个是淑女,从那里出来的学生没有一个不考上UBC,于是洪哥和张姐决定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考上这所学校,到学校一咨询才知道没戏,因为这是一所教会办的学校,这里的学生都是教友的孩子,回家闷了几天的洪哥一跺脚对张姐讲:“咱们也入教会!”经人介绍洪哥和张姐一家加入了教会,当然少不了要捐一笔钱给教会,于是在教主的亲自推荐下,威廉如愿以偿的进入到了这所名校。
就冲张姐全家的执着,全温哥华的成都籍朋友都无比羡慕和佩服洪哥和张姐,尤其是张姐为了孩子的奉献精神,所以每次来张姐家吃饭的时候就是一次学习交流的机会,大家一杯又一杯的给张姐敬酒,为了这一桌的美味佳肴,为了牺牲自己培养孩子所作出的好榜样,当然也还有特别感激大家的黄蓉。
黄蓉感激大家是因为她们并不嫌弃她,能够邀请她参加她们的聚会,因为如果不是在加拿大,如果不是在机场认识了吴婷,她是一辈子接触到这样一个人群的,她们有着富裕的生活条件,但她们并不快乐,所以她每次来都会给她们带来一些有趣的话题,当然更重要的是她希望她们能给卫东多介绍些客户。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见到她们了,她发现每个女人的脖子上和手上都带着不同的漂亮首饰,有钻石的,有红宝石的,有和田玉的,也有上等的翡翠的,于是她举起酒杯说道:“各位姐姐,我先敬大家一杯酒,因为我来晚了,没有做到事就直接吃饭了,我干了,大家随意,还有我今天看到各位姐姐气色都这么好,是不是有什么好事啊?”
大家都不解她的意思,都异口同声的说道:“没有啊,可能是喝了酒的原因吧。”
“不会吧,我看各位姐姐身上都多了几件好宝贝,是大哥们给姐姐们买的吧,我今天一进门就觉得房子里好闪啊,我还以为张姐家安了射灯,结果定眼一看是姐姐们的首饰,祝贺姐姐们啊!”黄蓉不愧是会说话的主,引得大家都开心不已,其实进门的时候,大家都彼此看见了,只是因为各自戴着不同材质的首饰,所以不太好评说,但经黄蓉一说,大家倒想彼此得意起来。
“姐姐们不要说,看我来踩一踩怎么样?”黄蓉不知又要出什么新招,但大家都高兴的点头说好,倒是吴婷帮黄蓉捏把汗,怕她不识货乱说。
“先从咱们女主人张姐说起吧,一看就知道张姐的项链和戒指是一套的,这可是4C都是极致的高品质钻石,这个项链和戒指都在一克拉以上的,是吧?张姐。”张姐笑而不答,只是点了点头。
“嘿,看来黄蓉还真是懂得多哦,什么叫4C啊?我以前买了好几个,在他们的橱窗里看的亮晶晶的,怎么拿回家就不亮了,害的我以后也不敢乱买了,你看什么张姐的多亮啊!快,黄蓉给我们讲讲看。”小雅最着急,想听黄蓉讲讲其中的奥秘,其实黄蓉也就是在网上看了一下,她是因为卫东说要送她一个生日礼物,所以她就先在网上学习,一看吓一跳,要不就不买,要买个好的贵的不得了,这倒好,这点知识倒是可以卖弄卖弄。
“这4C呢,分别代表四个英文单词:Carat,Cut, Clarity, Color,也就是重量、切工、净度和颜色,重量当然不说了,它的价格是成数倍的增长,比如说0.4克拉的钻石也就几千块钱,但如果说1克拉的钻石就可能买到好几万,当然价格还和切工、净度和颜色有很大关系,这可就复杂了,要是买到颜色为D级,净度买到VVS1与VVS2也就是非常非常小的瑕疵,再买到切工极好的那就好几万了,买的时候一是要看证书,国外一般不会作假,同时还要用放大镜好好看,看它的切面和抛光好不好,它就是决定你的钻石在光线下的光芒好不好,所以一个钻石的加工也是很重要的哦,嗨,我也是瞎说的。”说完以后,黄蓉还装出一副很谦虚的样子。
“嗨,你太专业了,下次我要买一定要你给我去参谋!”听到小雅的话还真把黄蓉吓了一跳,自己也就是在网上看看,要是实战还真是有点发憷,不过她细一想在国外买东西怎么也是质量有保障的,再有只要是贵的怎么都是好的,于是心也安了,笑着说:“好啊!”
“黄蓉,你看我这个是什么?”赵菲卖弄着伸出自己手上的一只白色的手镯问道黄蓉,其实黄蓉早已看到赵菲手里戴的是和田玉的手镯,只是她再想该怎么说,她迟疑了一下说道:“不用说啦,菲姐戴的是和田玉手镯,你取下来给我看一下可以吗?”
赵菲把手镯从手上退下来递给了黄蓉,黄蓉摸了摸,看了看大叫一声:“好玉!这可是籽料的,要多大一块籽料才能掏出这么一个手镯啊!你们摸一摸,多润啊!一看就知道这是新疆玉龙喀什河床里的上等籽料做的,这几年这和田玉可是被北京人给炒高了,成倍成倍的往上翻价格,前几年就开始了,有钱的老板们开上挖掘机把整个喀什河床翻了个遍,连一个指姆大的籽料都挖走了,现在市面上的和田玉要不是山料的,要不就是俄罗斯玉,这些玉无论是色泽还是润度都没法和籽料相比,菲姐,这可是好东西,只是……”黄蓉说到这里突然止住了,赵菲正听得高兴,一下听到“只是”就愣住了,赶紧对黄蓉说:“说啊!只是什么?”
“菲姐别生气啊,我也就是瞎说的,我觉得菲姐的年龄不适合戴和田玉,这个要年纪大一些的人戴更合适。”听到这儿,赵菲才松了一口气,“还有这镯子要是贵妃镯就好一些。”听到黄蓉说到贵妃镯大家又不明白了,大家都盯着黄蓉,黄蓉卖弄的先喝了一口红酒,这才又说起:“贵妃镯就是现在流行的扁型的那种镯子,年轻人都戴扁的,这样做事儿啊,上网啊,都不碍事,还有呢,像菲姐这样的年纪还是戴翡翠的好,就是那种绿绿的冰种的翡翠那可是极品了,最适合你们这种有钱的太太们佩戴,人家都说嘛,黄金有价玉无价,菲姐的这个和田玉的镯子等上几年带出来戴那就是无价之宝了。”这一句几乎是说到赵菲的心里了。
几乎是每一个人都用佩服的眼光看着黄蓉,觉得她懂得太多了,个个都有让她当参谋,一时间黄蓉都不知今天自己怎么这么会讲,反正是把他没事儿在网上看到的都卖弄出来了。大家都端起了酒杯给她敬酒,搞得她成了贵宾一样,黄蓉好生得意。
张姐又把大家吃的差不多的锅端出去加了很多菜,又热腾腾的端了上来,就像平时大家在成都吃的冷锅菜、钵钵鸡一样,一桌子女人呼三喝四的吃着,旁边桌子上以及放了四、五只空着的红酒瓶子,张姐又开了一瓶正在给大家斟酒,所有人都摆出了一副不醉不归的样子。
借着微微的醉意,小雅大叫起来:“黄蓉姐,再给我们讲一点稀奇古怪的事儿,让我们高兴高兴!”
“好啊!没问题,我最近还真是遇到好几件稀奇古怪的事儿。”黄蓉的脸红的像美国加州的红苹果一样,就连眼睛里面都红了,大家都喊她快讲。
“我最近入了教,每周要到教堂去做礼拜,当然我入教倒不是我真的信教,主要是为了我们家的小宝,你们是知道的,我们家小宝特别淘气,所以我想带他入教,让上帝教一下他,让他静一点。”从她的话里都听的出来黄蓉有点醉意了,“嘿嘿,还有呢,加入教会后我还可以去免费的上英语课,当然这才是关键,但是我还是很有诚意的,不然上帝要惩罚我的……”还没等她讲完,大家都在催她:“快,快!说结果,不会是上帝看上你了吧。”说话间每个人都带着醉意。
“不是,上帝怎么会喜欢我呢?要喜欢也是她们白种人嘛,不要打岔,我要说,说,说下面的了,”黄蓉的眼睛里透着迷离,“我每次在周末做礼拜时都要看到一个中国女人非常虔诚地跪在那里,人家都走了,她还在那里,我观察了好多次都这样,我特别好奇,前一段时间做弥撒时我专门等到人家都走了以后,教堂里只有我和她了,因为大家都是中国人嘛,但我们眼睛对视的时候,大家都礼貌的彼此点了一个头,当她走到我身边的时候,我才仔细的看到她的脸。”黄蓉说到这又停下来,端起了酒杯说道:“来来来,都在听我说话了,咱们也来干一杯吧!”
所有人都急了,大家都想听到下面要发生的事儿,小雅闹的最凶:“黄蓉,你太坏了,讲到关键时候就卖关子,快快快快!大家赶快把杯里的酒干了,省得她耽误时间。”看到每个人的杯底都空了,黄蓉才又接着说。
“那是一张典型的东北人的脸,看起来有四十多岁,大脸盘上看不出一点移民生活的幸福,倒是一脸的褶皱和斑点透出生活的疲惫,一般在教堂做完弥撒以后的每一个人都会得到一种心灵的释放,但我在她的脸上却看不到这一点,我放不下心里的好奇,我还是主动给她打了招呼,我用普通话问她是不是东北人,她一脸吃惊的看着我点了点头,然后用一口带东北腔的普通话问我是哪里人,我告诉她我是成都的,她说了一句‘好地方’就一副不想再说话的样子,但天生好奇的我决定一定要打破沙锅问到底,因为在她的脸上我看到了太多的故事,而且一定是一个凄惨的故事。“说到这黄蓉的脸上也显出一份凄凉的感觉,这种感觉吊足了在场每一个人的胃口,但此时的黄蓉却停下来话题,一副可怜的样子对着大家说:“姐姐们,还是让我吃口菜吧!”每个人都只有眼巴巴的看着黄蓉大口的咀嚼着,不住的催促着她:“快点!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