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男人《原创连载之之二十》
(2010-01-27 14:15:42)
					
											标签:
																				
                            文化 | 
					
 
走出叠峰阁售楼大厅的许晓菲觉得自己傻极了,说起来自己还是营销代理公司的策划部经理,在房地产这个行业怎么也是混了五六年了,每周都还不定期的培训销售人员,结果今天怎么一走进叠峰阁的门就遭到本空无一人的售楼大厅里坐在的小姐们的一致冷落,她明白是她们一眼就认出她是来踩盘的,她本能的低头一看,自己一身的标准销售小姐的灰色套装,难怪怎么不让别人认出来,其实在平时她都非常注意自己打扮装束,倒不是因为她自己有一副的姣好容貌,而是她从小就爱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今天的失误是因为她上午原本按惯例去走访她们公司代理的每一个楼盘,一是听取开发公司的意见,二是了解每个楼盘的销售情况,以便调整销售策略,完了以后看到时间还早,于是她就顺路去看看叠峰阁的销售情况,摸一摸叠峰阁的二期开盘的价格和户型情况,所以身上还穿着平时上班的工作服就走进去了,招人冷遇也就是很正常的啦,她平时都常常教新来的销售人员怎样去辨认来踩盘的同行,结果自己还犯下了这样低级的错误。
当时晓菲在看到一双双怪异的眼睛盯着自己时,她恨不得地上有个缝儿钻进去,她觉得自己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感觉自打长大以后还没有遇到这样的尴尬劲儿,她还是硬着头皮自己走到偌大的沙盘前面,看了看还是没有人理睬只好自己走到户型模型前看起来,还在她想下一步该怎么办时一个售楼小姐走了过来。
“您好!请问你要看什么样的房?”晓菲看得出来女孩子心里老大不高兴,但还是很有礼貌的问道。
“你好,我想看看70多平方米的小户型,不知道有没有?”晓菲知道叠峰阁的一期最热卖的就是90平方米以下的小户型,出来就一抢而空,现在剩下的都是大户型房子,而二期的还没有出来,她今天来就是想了解二期发售的情况。
“对不起,小姐,我们现在没有这种户型,二期会有的,但现在还没有开盘,如果你想要呢,请你留下电话号码,我们在开盘前会对提前登记的客户优先告知,优先看房。”小姐还是认真的给她介绍着。
“我可以看看户型吗?还有开盘的价格是多少呢?大概在什么时候?”晓菲一个又一个问题的问了起来。
“我们现在还没有拿到户型图,价格也还没有制定出来,估计在7000多到8000吧,你要感兴趣,请留下电话,到时候我会通知你的。”小姐执意要晓菲留下电话。
“你们公司的董事长是李海吧?”晓菲招了个话题把话岔开。
“是的,小姐您认识我们董事长?”销售小姐听她问起董事长,再一想刚才在里面开会的马总打电话出来问为什么不接待来看房的客人,心里一惊猜想会不会是董事长的熟人或是开发公司派来暗访营销公司的服务情况的,吓了一跳马上又改口用“您”来称呼她。
“不,不,我不认识,你们李董是房地产的名人嘛,不是报上经常有关于他的报道吗?只是知道而已。”晓菲赶紧解释起来。
“哦,是的,我们李董是挺有名的,好多买房的都是冲着他来的,他现在就在里面开会。”说到这儿,小姐一下就骄傲起来,也转身指了指大玻璃后面的会议室。
晓菲此时也转过身去看了看大玻璃后的会议室,她一眼就看到不少的人围坐在大会议桌前,突然她看到一双眼正在关注着她,尽管坐在很多人中间但她还是一眼就认出了那就是李海董事长,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她突然慌张起来,她觉得所有的人都看出了她是来当间谍的,她必须马上离开这里。
“好了,时间不早了,我还有点事儿,谢谢你的接待。我下次再来。”她假装的看了看手表,然后给接待她的小姐告辞。
不知是因为小姐还是没搞明白晓菲是不是真的认识李董而来考察她们的,小姐也没继续坚持让她留下电话就客气的送她到大门口。
晓菲打开车门,赶快钻进汽车,就好像售楼大厅里的小姐们还在盯着她似的,在穿着黑色大衣的保安的指挥下她开车离开了售楼处。
晓菲是一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她出身在川东万源大巴山一个叫白沙农工区的地方,这里是我国的航天基地,在60年代晓菲的爷爷奶奶是从繁华的上海支援三线建设来到这穷山僻壤,一起来到这里的还有刚上初中的爸爸,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他们把自己的最美好的岁月都留在了这大山里。
后来听奶奶讲起当年爷爷奶奶接到命令调到万源时,本想把爸爸留在上海请奶奶的妈妈照顾,但爸爸听到全家都要到大山里去,从未见过大山的爸爸拼了命的都要去,奶奶也舍不得把他一人留在上海,于是爷爷奶奶、姑姑爸爸一家人都一起来到了大巴上深处的航天基地,爸爸刚来的时候还蛮新鲜的,天天嚷着要去爬山,半个月过去了新鲜感没有了,于是爸爸天天吵着闹着要回上海去,到学校上学的时候见人就讲“阿拉上海人”,结果班上大半都是讲“阿拉”语的上海人,奶奶只有告诉爸爸:“孩子,我们是回不去了,你就别闹了吧!”到了后来爸爸自己也就闹疲了,只有去适应大山里的岁月。
接下来的日子是艰苦而贫乏的,没有丰富的物质供应,一家人过得相当的清贫,奶奶在干打垒的宿舍楼的后面开辟了一小块自留地,种上些蔬菜和瓜果,还养上了几只鸡,这样既可以丰富家里的饭桌也可以帮助家里度过难关。后来爸爸在县城读高中的时候认识了同是学生的妈妈,后来他们又都在基地工作成了同事,外公是当时的县领导,爷爷是航天基地的技术骨干,妈妈是县里的一枝花,而爸爸则是航天基地的帅小伙子,这样的联姻几乎是没有什么悬念,就这样爸爸的生活轨迹从此改变,从繁华都市来到大山里,读书、工作、结婚、生子,不用多说,后来这个家族又添了晓菲。
就在爷爷带着一家子走进这崇山峻岭后的三十多年里,除了几次的回上海探亲以外,三代人几乎就没有再走出这大山,后来他们也不再期盼回上海探亲了,以外家里的老人们都走了,上海的一切都离他们太远了,他们变成了地域的边缘人,他们既不是上海人,也不是万源人,直到有一天三线政策又发生了变化,基地就要搬到成都了,成都对于他们来讲又是一个新的希望,那一年正在上初中的晓菲正好和爸爸当年从上海来到大山时的年龄一样,她心里充满了对大城市的美好憧憬,而就在要离开万源的那段日子里,她能感到爷爷和奶奶心里的矛盾和忐忑,爷爷是舍不得他们那代人亲手建立起来的耗资巨大的航天基地,这里毕竟记录了他们那代人的青春和奋斗历程,而奶奶则是畏惧都市的繁华,30年来她已经习惯了寂寥和清贫,她害怕自己无法融入到繁华都市,就如同当年刚从上海来的时候害怕自己无法融入到这大山里一样。就这样一家人怀着复杂的心理踏上了开往成都的道路,记得走的那一天一家人站在居住了30多年的楼前,爷爷满怀深情的对晓菲说:“记住了,晓菲,这里是我们一家三代生活了三十多年的地方,也许我们不会再回来了,但不要忘记了这里的一切都承载着我们这一代航天人的梦想。”当时晓菲对爷爷讲的这些是似懂非懂,但到了后来看到每一次卫星发射成功后,爷爷和奶奶的喜悦和自豪时,她才体会到什么是航天人的梦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