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坡05】苏轼因崇拜哪位古人才起名“东坡居士”的

(2010-06-01 16:33:14)
标签:

原创

王伟

在河之北

东坡居士

苏轼

杂谈

分类: 千古一东坡

http://s9/middle/5a78a7c6t87f259507438&690

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苏轼任祠部员外郎,因作诗以讥讽王安石的新法,被以“谤讪朝廷”的罪名贬谪为黄州团练副使,虽然仅仅是个摆设但所幸捡了条性命。就是在这里,年近半百的苏轼为自己取号“ 东坡居士”,苏轼为什么给自己取了这样一个名号呢?

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没有居所也没了收入来源,他的好友黄州通判马正卿为其申请到黄州城东门外荒废的营房废地,“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一说五十亩。“东坡在黄,即坡之下,种稻为田五十亩。”《苏长公外记》)。苏轼带领家人开垦这数十亩地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自力更生自食其力来解决生计问题。苏轼给这这块地取名“东坡”,并自称东坡居士,这是苏轼四十四岁那年的事。

苏轼做起农夫开荒耕种,取号“东坡居士”之后,作《东坡八首》,他在小序中说:“余至黄二年,日以困匿,故人马正卿哀余乏食,为郡中情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地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而岁又大旱,垦辟之劳,筋力殆尽。释来而叹,乃作是诗,自憨其勤。庶几来岁之入,忽忘其劳焉。”

在他的《东坡八首》有诗,“废垒无人顾,颓垣满蓬蒿。谁能捐筋力,岁晚不偿劳。独有孤旅人,天穷无所逃。端来拾瓦砾,岁旱土不膏。崎岖草棘中,欲刮一寸毛。喟然释耒叹,我廪何时高?”描写了垦荒之苦。

苏轼如今是真正的农夫,在和友人孔平仲的一首诗里,他说:“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对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一次久旱得雨后,他兴奋地写道:“然扬扬三尺雨,造化无心阮难测,老夫作罢得甘寝,卧听墙东人响履,腐儒奋粮支百年,力耕不受众肾价,会当作活径千步,横断西北这山泉,四邻相率助举杯,人人知我囊无钱。”

苏轼觉得他劳而有获,他写道:“某现在东坡种稻,劳苦之中亦自有其乐。有屋五间,果菜十数畦,桑百余本。身耕妻蚕,聊以卒岁也。”

苏轼垦荒后,在这里还盖了茅屋居住,取名“东坡雪堂”还亲自书写了匾额。“得废圃于东坡之胁,筑而垣之,葺堂五间。堂成于雪中,因绘雪于四壁,榜曰东坡雪堂。”

苏轼把他的“东坡雪堂”比喻成陶渊明的斜川,他在《江城子》序中写道,“……余躬耕于东坡,筑雪堂居之,南挹四望亭之后丘,西控北山之微泉,慨然而叹,此亦斜川之游也。乃作长短句,以《江城子》歌之。”词曰:“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雪堂西畔暗泉鸣。北山倾,小溪横。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都是斜川当日景,吾老矣,寄余龄。”  

历代统治者对待朝廷命官如老猫摆弄自己抓住的老鼠一样,任意升浮贬谪。在苏轼之前公元820年,白乐天也在唐宪宗朝被贬为忠州刺史。被贬官的白居易曾在忠州城东坡上栽花、种树享“闲适之乐”。白乐天在忠州的诗作中多有“东坡”之咏,《东坡种花》,“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步东坡》,“朝上东坡步,夕上东坡步。东坡何所爱?爱此新成树。种植当岁初,滋荣及春暮。信意取次栽,无行亦无数。绿阴斜景转,芳气微风度。新叶鸟下来,萎花蝶飞去。闲携斑竹杖,徐曳黄麻屦。欲识往来频,青芜成白路。”白居易与东坡有一种浓厚的情结在里面。

苏轼之所以起了“东坡居士”这个名字,是他回望自己的宦海生涯,认为自己的一生与白居易有着许多相似的经历,尤其认为自己谪居黄州的这一段经历缘由“与乐天大略相似”,对苏轼来说正是“于我心有戚戚焉”。因此,出于自己对白居易的敬仰爱戴,爱屋及乌,将白居易享“闲适之乐”之处的“东坡”,取“东坡居士”这个名字作为自己的号,这是他崇拜白居易的直接表露。

笔者的这种说法,多种典籍中都有佐证。《宋史·苏轼传》云:“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这里说苏轼在东坡盖房子,因此取了这个名字。宋人洪迈《容斋随笔》里说:“苏轼号东坡,详考其意,盖专慕白乐天而然。”这里说,苏东坡是因为仰慕他的偶像白居易而取了这个名字。《容斋随笔》还记载,“苏公在黄,正与白公忠州相似。”宋人周必大在《二老堂诗话》指出:“本朝苏文忠公不轻许可,独敬爱乐天,屡形诗篇。盖其文章皆主辞达,而忠厚好施,刚直尽言,与人有情,于物无着,大略相似。谪居黄州,始号东坡,其原必起于乐天忠州之作也。”

苏轼还在自己的诗句中屡有表露对白乐天崇拜之情的句子。

在《去杭州》这首诗的序言中,苏轼说:“平生自觉出处老少粗似乐天。”诗句中明确表明“出处依稀似乐天,敢将衰朽较前贤。”在《入侍迩英》跋中有句:“乐天自江州司马除忠州刺史,旋以主客郎中知制诰,遂拜中书舍人。某虽不敢自比,然谪居黄州,起知文登,召为仪曹,遂忝侍从。出处老少,大略相似,庶几复享晚节闲适之乐。”诗句中也毫不隐晦:“定如香山老居士,世缘虽浅道根深。”在《赠写真李道士》:“他时要指集贤人,知是香山老居士。”至此,我们可以说,苏轼的思想意识中白乐天的影子无处不在,可真称得上是白乐天的“超级粉丝”。

苏轼不仅在文章上表示出自己对白乐天的崇拜,还时常将自己比成现世的白乐天。他在《赠善相程杰》云:“我似乐天君记取,华颠赏遍洛阳春。”《送程懿叔》云:“我甚似乐天,但无素与蛮。”

其实,宋朝不止苏轼一人崇拜白乐天,诸如欧阳修、司马光这样的顶级大家,也都取了与白乐天有关系的名字,以表达了自己对白乐天的爱慕之情。龚颐正《芥隐笔记》有句“醉翁、迂叟、东坡之名,皆出于白乐天诗云”。醉翁是欧阳修,醉翁源于白居易的《别柳枝》:两枝杨柳小楼中,袅娜多年伴醉翁。明日放归归去后,世间应不要春风。迂叟是司马迁,“迂叟”源于白居易的《迂叟》:“一辞魏阙就商宾,散地闲居八九春。初时被目为迂叟,近日蒙呼作隐人。冷暖俗情谙世路,是非闲论任交亲。应须绳墨机关外,安置疏愚钝滞身。”东坡便是苏轼,诗句多如浮云。

自从起了东坡居士这个名号之后,苏轼的一些作品结集也开始以此号为名,如《东坡乐府》、《东坡题跋》、《东坡志林》、《东坡七集》等等,正是自“东坡”一出“一洗万古凡马空”,此后的一千余年“东坡”与他的诗词文赋名扬天下,“东坡居士”这个红的发紫红的发烫的名字,从它诞生那一刻起已与日月齐光辉。  ( 王 伟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