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只有卖不掉的价格,没有卖不掉的房子

(2008-09-01 01:15:40)
标签:

房产

只有卖不掉的价格,没有卖不掉的房子

谢成龙/

最近的房产市场再起波澜,一方面万科在不断的降价,引发行业内的一阵“恐慌”,另一方面潘石屹却对三里屯SOHO项目提出涨价,和这两种鲜明态度相对应的是,业内也分为挺王派和挺潘派,唇枪舌战,好不热闹。

 

其实,不管是万科还是三里屯SOHO,我认为都不能足以说明现在的市场现状,别的房产企业更是无法复制,因为万科是国内房产企业的大哥大,别人想学也学不来,而三里屯SOHO项目位置本身有一定优势,前期的销售也非常火爆,况且SOHO近两年并未拿地,也不存在着资金压力,潘石屹作为营销大师,在三里屯SOHO项目前期销售火爆之际选择提价,更是抓住了人们的消费心理。

 

再看看杭州,也同样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一方面“半夜排队”、“销售一空”这些代表楼市火爆的词在近期的报道里也不断出现,另一方面“降价”、“打折”这些代表楼市低迷的词语也同样屡见不鲜,在这样的市场面前,老百姓糊涂了,开发商也懵了。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且每家的经也一定相同,我认为,万科和SOHO最值得称道的还不是降价或是涨价,而是“主动出击”。前段时间业内人士也对开放商提出了很多建议和意见,以“范跑跑”和“猪坚强”为代表,但很多开发商既没有做“范跑跑”也没有做“猪坚强”,而是选择了“观望”、“等待”,这样的结果将导致开发商处于非常被动的局面,因为如果按照去年的价格来卖,基本会面临着有价无市的尴尬,在这样的市场形势下,杭州近期开盘的一些项目做出了明智的选择,那就是“低开”,于是也就有了前段时间的“四小时销售奇迹”。

 

那么,针对目前的房产市场,开发商应该怎样尽快走出困境呢,也许以下一段话可以引起我们的思考。

 

饶及人曾经说过:“中国从1949-1989没有盖太多的住宅楼,而人口从4亿增长到13亿,人均面积也是由最近几年的16平米上升到24平米,按人均需求增加8平米计算,乘以13亿人口,那就需要增加100亿平米的住房面积,而现在每年只有2亿、三亿的新增面积,要50年才能满足现有需求,所以光从数字来讲,还必须有很多的建筑物出来。从中国整个房地产趋势来讲,应该还存在很大的需求量。”

 

“对于空置房应由市场去调剂,政府没有必要去管它。在美国有种说法:只有卖不出去的价格,没有卖不出去的房地产。卖不出去,就降价!谁说开发商一定要赚那么大的利益空间,也许以前赚了10亿,今年赔了3亿,那还是赚了七亿。难道开发商建的房子一定要按他的要求卖掉吗?如果开发商不愿意降价,那政府为什么要去保护他,为他承担责任?政府为什么要去保证开发商的利益?就让他破产,让市场规律自由淘汰!最后进行没收、作不良资产清理,银行收了之后,以半价销售,自然能卖出去。

 

“只有卖不掉的价格,没有卖不掉的房子”,也是行业内常说的一句话,在以前的文章中我也提到过,针对目前的市场形势,开发商应该主动出击,进行价格调整,让价格回到相对合理的位置,一方面解决了开发商的燃眉之急,另一方面也有更多的老百姓能够买得起房,房产市场也能够健康、稳定的向前发展,共赢的事情,何乐而不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