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宿州 沧海桑田七千年之有趣的万庄(61)

(2013-05-18 15:25:31)
标签:

万庄

文化

宿州 <wbr>沧海桑田七千年之有趣的万庄(61)

有趣的万庄

 

宿州市东北,距城七十五里处,有一村落,名曰万庄,又称龟背庄。万庄的传说有两种:一是万庄的来历,二是龟背庄的传说。

当地人说,在很久以前,这里是陴湖的湖底,由于湖水下沉,湖底上升,形成许多高阜、池塘。山西有一羊姓居民,见这里背靠高阜,面临池塘,有水有地,就居住下来。但这位羊姓居民不识字,经常上当受骗,为此他很恼火,决心去找先生认字。

他辞别了家人,赶回老家山西,找到了一位知名先生。说明来意后,先生让他居住下来。头一天,先生教他一个字“一”,并说一就是一横;第二天先生教他“二”,并说二就是二横;第三天,先生又教他三。他想,三可能就三横,果然先生说,三就是三横。他又想四可能就四横,五可能就是五横……依次类推。于是他觉得学习这样容易,就要求毕业回家。

有一天,他雇了位长工,恰巧那长工姓万。他问长工:“你贵姓?”“姓万。”

“姓啥?”“姓万。”“姓万?”羊姓居民拿着笔,不知所措,心想:“你姓啥不好,偏要姓万,这一万道什么时间能划完?”后来姓万的长工告诉他,万字不要划一万道,而是这样写的“万”。羊姓居民见他识字,便把他留了下来,后来人丁兴旺,形成了村庄,人称“万庄”。

关于龟背庄,相传,这里原是一个大湖,周围百余里,水天连接,一望无际,隋唐时是有名的陴湖。当地人说,陴湖底下有个大泉眼,连海,水势旺盛,历久不干。后来湖里来了一只大海龟,在湖海连接的泉眼处,伏身而卧,堵住了泉眼,隔断了湖海的通道,因此湖水慢慢地干枯。水龟被泥土掩埋处,渐渐地形成了一个高阜。后来人们在这儿择高居住,这儿就叫龟背庄了。再后来人们为了不让水龟再动弹,就把村名改为“万庄”,取万无一失意。

明朝末年,宿州北开挖一条河,西北东南走向,故称斜河。上游承曹村的旺山湖,下游连永安的三叉河,途经支河田湖村后直冲万庄而来。给万庄造成很大的危害,万庄村民申明原委,主修当局就在万庄西改道南下在折东,形成了一个半圆圈。人称这里为斜河湾。河道弯曲,水流不畅,在万庄形成一片汪洋,所以万庄一带被戏称为斜河湾上的“明珠”。一九七六年,宿州市人民政府,重修斜河,以支河马楼村西取道向南直插方河,从此根除了水害。

如今,万庄村一年两熟,五谷丰登,草房变成了瓦房,掩映在一片翠绿之中。  

                                        (赵汗青编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