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餐谨防急性胰腺炎
(2009-01-07 06:55:25)
标签:
饮食养生健康 |
分类: 酒文化 |
孟教授介绍,在人的身体上腹部深处有一个非常不显眼的小器官,它就是胰腺。胰腺虽小,但作用非凡,可以说,它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之所以说胰腺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因为它是一个具有内分泌功能的腺体,它的生理作用和病理变化都与生命息息相关。胰腺“隐居”在腹膜后,知名度远不如其近邻胃、十二指肠、肝、胆,但胰腺分泌的胰液中,有好几种消化酶在食物消化过程中起着“主角”作用,特别是对脂肪的消化。虽然胰腺体积小,但含有多种功能的内分泌细胞,如分泌高糖素、胰岛素、胃泌素、胃动素等。这些细胞分泌激素除了参与消化吸收物质之外,还负责调节全身生理机能。如果这些细胞病变,所分泌的物质过剩或不足,都会出现病症。
那么胰腺炎的病因有哪些呢?孟教授说,近些年来,酗酒和暴饮暴食已经成为诱发急性胰腺炎的重要因素。在短时间内一次性吃大量蛋白质及脂肪类食物,刺激胰腺急速分泌大量的胰液,如果原来胰管就不太畅通,胰液即会泛滥,倒流入胰腺组织内。若再加上酒的刺激,就加重了胰液泛滥的情况,造成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病人在发病前,有40%可追问到饮食过度史,有的还伴有饮酒过度。除此之外,常见的病因还有:胆道疾病(占诱发急性胰腺炎的50-80%)、胰管梗塞、手术和损伤等,某些传染性疾病也会伴有胰腺炎。另外无规律作息,过度疲劳也会增加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
腹痛是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症状,其大多为突然发作,常于饱餐或饮酒后1-2小时发病,疼痛是持续性的,并有阵发性加剧,呈钝痛、刀割样痛或绞痛,常位于上腹或左上腹,也有偏右者,疼痛还会向腰背部放射,当仰卧位时加剧,坐位或前屈位时会减轻。当有腹膜炎时,疼痛将弥漫整个腹部。
孟教授说,急性胰腺炎的症状还有:发热,大部分患者有中度发热(37.5℃-38.5℃),很少达到39.0℃以上,还伴有寒战;恶心、呕吐和腹胀;黄疸较少见。于发病后第2-3天可出现轻度黄疸;休克,仅见于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休克可逐渐发生也可突然出现。
一旦出现如上症状,应当尽早就诊,切不可麻痹大意。如果耽误治疗时机,会导致水肿型胰腺炎发展成为出血坏死型胰腺炎,造成治疗困难,愈后不良,甚至危及生命。常用的治疗方法有:禁食及胃肠减压、抑制胰腺分泌、降低胰管内压、减少胰液外渗;疼痛时进行解痉止痛;消炎治疗;抗休克及纠正水电解质平衡;有血糖升高者可给予小剂量胰岛素治疗,在急性坏死型胰腺炎伴休克或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者,可短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同时可配合中医中药治疗。必要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孟教授提醒,预防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关键在于日常生活中切忌暴饮暴食和酗酒。特别是有胆道疾病的病人,更应注意饮食清淡,严格戒酒。急性胰腺炎病人在急性期里,应完全禁食。根据病情,逐步恢复饮食。如果饮食恢复过早,病情容易反复;如果禁食期过长,容易造成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对于轻型急性胰腺炎病人,待腹痛、发热等完全消失,即使有血清淀粉酶升高,仍可酌情进少量无脂流质,但须忌食油腻性食物;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通常禁食时间要长于轻型急性胰腺炎病人。
预防急性胰腺炎要注意三方面问题。首先,避免或消除胆道疾病,如饮食清淡、避免劳累等;其次,平素酗酒的人由于慢性酒精中毒和营养不良导致肝脏、胰腺等器官功能受损,抵抗感染能力下降,建议不要大量饮酒;最后,在赴宴时,不要暴饮暴食。对于有高脂血症的人,要低脂肪饮食、坚持服用降脂药,把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在一定程度上可预防急性胰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