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最大与最小的两尊郑和立像)
南京,作为郑和下西洋的决策地、起锚地、宝船制造地,以及郑和任职地和身后归属地,留下不少遗存,从而建了多处纪念馆、室。
在这些纪念地思泉见过许多尊郑和塑像,比较下来,最大与最小的两尊郑和立像在龙江船厂遗址内。
最大的一尊,立于龙江船厂遗址西部。
-
不同角度多拍了几张。只是阳光在他的侧后,拍得不理想。
-
最小的一尊,置于“宝船厂遗址出土文物展”馆内。
-
这一集的内容主要围绕这张图。
-
巨型郑和塑像(图示22)背后是如同沙盘一样的“郑和航海路线图”(图示23)。下的功夫不小,但观赏效果不佳,因为有几人有条件俯瞰、俯拍?

-
水闸门(图示11)。

-
通过它,让作塘与长江相通。郑和船队当年就是通过水闸门驶入长江,走向世界,开始了他的远洋航行的壮举。细看了一遍,没看出来如今是否还能履行原有的职责?

-
以下两件没靠近,借用了博友的片子,在此致谢了!
铁锚(图示13),高9米、重达4吨。仿制的。
-
水罗盘(图示14)。石雕。郑和下西洋,在海上航行靠水罗盘来测定航向、方位。

-
使节墙(图示10)。

-
跌水墙(图示9)。

-
套用当年宝船排水的意念,墙面和上端的每个龙头向外喷水,用以想象当年郑和船队在惊涛骇浪中的壮观场面。

-
那天龙头不喷水,也就无以想象。
-
“宝船厂遗址文物展”内收藏了一块奇石,是宝船厂展览馆的“镇馆之宝”。绝了!酷似当年郑和率船队下西洋的壮观场面。

-
据介绍,这是“长江三峡卵石”。

-
从而被命名为“镇馆奇石郑和下西洋”。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