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尚未发掘的艺术宝藏
(2012-11-06 16:42:01)
标签:
书法艺术市场评论杂谈 |
分类: 艺评 |
近几年来,中国艺术品市场不断高涨,空前繁荣。各类艺术品争相斗艳,在拍卖场上兴起价格大战,尤其是书画瓷器这样传统的艺术门类,价格不断攀升,呈现出井喷之势。以前总喜欢拿清高来形容艺术家,腹中有才,口袋无银是对艺术家最形象的刻画。然而当艺术市场不断繁荣起来的时候,艺术家口袋也不断鼓了起来,很多人一下子由穷酸艺术家跻身上流社会,让那些不看好这一行业的人惊羡不已。更多的是想投资艺术的,却不知从何而起,总感觉这片市场已经被充分挖掘,再进入可能就只能吃闭门羹。其实不然,机会还大大的有,关键在于能否洞察和发掘机会。
在艺术领域里,笔者认为最有前途和发展潜力的应该算是当代书法。在古代,书法和绘画作为形影不离的艺术形式,具有着同等的作用书法的作用甚至还要大过古代。历朝历代出现的一系列书法大家以及著名的书法作品就是做好的说明。到了现代,绘画在发展过程中结合了更多的西方元素,和国际艺术潮流不断融合,在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上都有了新的突破,展现出了新的活力和生命力。在最近几年的拍卖会上,75后画家逐渐受到重视,作品时时被拍出可喜的价格,这就意味着当代绘画发展前景一片广阔。
然而,作为绘画孪生兄弟的书法在当代却显示出疲软的状态来。尽管书法比绘画有着更多的参与者和群众基础,也有不少人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可是书法作品交易依旧止步民间,在大型拍场上鲜有出现,仅有极个别既有名气的书法家作品还能在拍场上露露脸,成为拍卖市场中的硬通货。大的拍卖公司往往不看好书法,一些小的拍卖公司偶尔会搞书法拍卖,最终也因为利益不大、费时费力而不愿继续。
总的来说,当代书法在市场拍卖中遭受冷落是拍卖公司以及书法家自身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结果。首先是利润不够高。目前书法作品的价格远远不及绘画作品,拍卖公司进行书法拍卖所得佣金少,拍卖中却要耗费大的精力,因此许多公司宁可放弃这片市场。其次是当代书法家缺乏市场眼光。书法作品的交易往往是在私下交易较多,一些书法家为了眼前的利益不惜以较低的价格私下出卖自己的作品,例如参加笔会、走穴、网店等。在拍卖时价格相对要高出好多,难以激起买家的兴趣。此外,还有一些书法家不懂珍惜业已得来的市场,对创作水准要求不高,作品参差不齐,急功近利,争求速成,因而难以出精品和珍品,无法得到市场的认可。
这些问题是书法市场目前遇到的最大困惑,这些问题不解决,书法市场就难以焕发活力。其实我们的书法艺术发展还是相当不错的,在当代书法领域不缺好的艺术家和好的作品,关键就在于大环境的不改善,使得所有人都得为出路发愁。倘若这些问题都能得到妥善的解决,相信书法市场就会成为艺术品市场的香饽饽。
(本文刊于中国艺术品收藏网,阅读地址:http://www.iart.com.cn/News/News_Detail.asp?id=11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