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年代》:残酷现实,梦幻励志!

标签:
摩登年代徐铮张子枫张颂文列文娱乐 |
分类: 我为电影狂 |
《摩登年代》:残酷现实,梦幻励志!
徐铮主演的这部喜剧片取了个跟卓别林经典电影类似的名字,一方面无疑有着强烈的致敬意味,另一方面说明两部影片有许多相似元素——底层小人物在冷酷的物质时代中苦中作乐的艰难求存,以及主人公同孤女相濡以沫的感人亲情。只不过本片用魔术元素进行了一番包装,让影片在残酷现实中具备了一些梦幻励志的色彩罢了。
徐铮和卓别林在影片开始时都是一个潦倒不堪的人,只是徐铮扮演的欧大卫有魔术一技傍身,还可以借此坑蒙拐骗、游戏人间。但是一个自称他女儿的小女孩“丢丢”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她不顾一切地对欧大卫死缠烂打,就是要认他当爸爸,一来二去这两人居然产生了某种“父女关系”式的纽带,欧大卫心里也逐渐从厌烦到喜欢上了这个古灵精怪、乐观开朗的小家伙,甚至人生观都发生了转变,不再把魔术当成行骗的工具,而是要靠自己的创意和本事,真正在观众面前表演一次魔术奇观……
不难看出,《摩登年代》所采用的“欢喜冤家”的角色关系、日久情深的“父女情”以及“屌丝逆袭”的励志路数,无一不是国产喜剧片常用的商业套路。剧情风格也必然是前半部分嬉闹搞笑,后半部分励志煽情。而本片有所不同的是,对支撑整部影片的“父女关系”营造得格外成功,徐铮扮演的欧大卫和张子枫扮演丢丢在一起搭配格外有火花,奉献了不少让人忍俊不禁的桥段。比如说两人开的车因为倒后镜坏了被警察拦了下来,欧大卫百般解释根本没用,而丢丢突然开始哭闹,表面上埋怨欧大卫上当受骗、热心慈善导致倾家荡产,实际上是他夸成了个境遇悲惨的大善人,欧大卫也无比煽情地加上一句“女儿别哭,爸爸待会儿去卖血”。父女俩渲染出来的“惨不忍睹”的生活窘状搞得警察不仅不好意思罚款,还当场捐助了他们300块钱。还有父女俩为了筹措购买魔术装置的经费,挨个找欧大卫的前女友们要钱,丢丢的大嗓门也成为逼前女友们就范的一大利器。
既然片名叫《摩登年代》,影片除了在搞笑与温情方面有所作为之外,也必须映射出我们这个时代与社会的残酷现实,才能不辱没了与之名字类似的影史经典。影片对现实阴暗面的表现也让人倍感真实,搅起观众五味杂陈的感受。片中演出公司的老板其实并不在乎什么魔术,只想借着魔术表演去赚大老板的钱。而大老板看上了演出公司漂亮的艺术总监之后,就把“潜规则”作为投钱的前提条件,而演出公司老板就软硬兼施地逼其就范,徐铮去劝阻反而被暴打。影片在这些情节中,都将现实的不堪、人心的险恶、人性的阴暗、坏人的伪善与狠毒都表现得淋漓尽致,让影片具备了让人思索与感慨的某种深度。而最后徐铮上演的“屌丝逆袭”的大结局,也是残酷感多于梦幻感。演出公司的老板因为欧大卫搞砸了他的生意,于是在欧大卫给小朋友们表演魔术时,将他锁在水箱里让他表演“水箱逃脱”,而对于欧大卫这种三流魔术师来说,这简直是无法完成的任务,于是观众只能一次次揪心地看着欧大卫在水箱中痛苦地挣扎,听着演出公司老板口中“现实是残酷的”将欧大卫说过的“现实是有梦的”击了个粉碎。即便结尾欧大卫奇迹般地上演魔术逆转——当舞台大幕拉开时,他站在观众前而将演出公司老板锁在水箱中,这更像是影片为了大团圆而大团圆所营造的超级梦幻罢了。
《摩登年代》最值得称赞的一点是,奉献出喜剧片中不常见的好表演。徐铮将欧大卫一开始的顽劣不羁,受打击的崩溃抓狂,以及后来的奋发励志、真情流露,多层次的角色心态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把角色的草根感觉诠释得十分鲜活。而张子枫则证明了自己绝不是在《唐山大地震》昙花一现的童星,本片中她小女孩丢丢那种外表包裹在一层“小大人”的坚硬外壳,但内心还是柔弱小女孩的感觉诠释得格外生动,既笑点频现又惹人怜爱。不过最赞的还得说是张颂文扮演的演出公司老板,那种唯利是图、见风使舵、忽软忽硬的势力小人形象简直太到位了,甚至每一个表情神态以及说话的语气都让人印象深刻,堪称2013年迄今为止华语片最经典反派形象!(文/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