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追捕》:悬念戏扎实,张家辉抢眼!(导演周显阳前途无量!)

(2012-03-14 21:27:15)
标签:

大追捕

周显阳

张家辉

任达华

列文

娱乐

分类: 我为电影狂

《大追捕》:悬念戏扎实,张家辉抢眼!(导演周显阳前途无量!)

继处女作《杀人犯》收获好评之后,导演周显阳的第二部作品《大追捕》仍然采用警匪类型、悬疑惊悚和个性化主人公的风格,导演手法更显沉稳老练,无论是剧情结构、悬念设计、镜头运动以及打光布景,都表现出华语商业类型片少有的精细水准,相对于近些年华语警匪片中设计悬念情节或漏洞百出、或生硬无聊的状况,周显阳对悬念营造的稳健细致十分值得称道!男主角张家辉也堪称奉献了从影以来最为卖力的一次表演,疯狂健身生生把自己练瘦了一圈,还在片中一语不发仅靠表情和肢体语言挑战演技,摆明了还想得影帝嘛!

《大追捕》作为一部惊悚悬疑警匪片,在悬念铺排的逻辑性上设计得很巧妙。一开始让人感觉是个变态杀手惊悚片,著名指挥家徐翰林的尸体被人发现,警方将目标锁定于刚刚出狱,20年前曾经杀害徐翰林女儿的王远洋身上。而在观众眼中,张家辉扮演的王远洋毁尸灭迹,偷窥、窃听、跟踪徐翰林的女儿徐雪,还以挑衅的姿态留下恐吓纸条,在警察面前有意自我暴露,在一番警匪追逐后从容脱身,后来居然主动袭击女警员,再加上他一语不发的冷峻深情和神出鬼没的行踪,十足一个心理变态的高智商凶犯形象。但影片在临近结尾时曝光了一个天大的真相,让剧情和角色都发生了天地大逆转,观众此时再回顾张家辉之前的所做所为,都立刻会明白其中的良苦用心,他的一切看似疯狂嚣张的举动,都是来自深沉无私的爱,形象也瞬间从诡异可怕的凶手转变为值得寄予同情的苦命人。影片的悬念设计无论是整体还是细节都很注重前后呼应和自圆其说,因而影片最终突出的情感张力就有了令人信服的力量。

本片既然作为一部警匪片,除了混搭悬念和惊悚元素之外,双雄对峙这种香港警匪片的惯用戏码也照例奉上。任达华扮演的警官对上张家辉扮演的杀人嫌犯,两人虽然正邪对立,但其实颇有相似之处,都是遭遇情感创伤内心孤寂,只不过面对孤寂任达华的宣泄方式为邋遢颓废,而张家辉的宣泄方式是冷漠压抑。也许心中郁积的情绪确实需要一个出口,两人都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因而一旦互相卯上必然火花四溅。本片上演的双雄斗法着重于斗志而不是斗力,没有那种飙车追逐、枪战爆炸的火爆场面,更强调对彼此意图的预判与分析,从而先下手为强。片中展现的追踪和搏斗戏比较注重在独特环境中的紧张感和张力的营造。首场警匪追逐发生在结构复杂、学生众多的教学楼中,警察们明明只差一步就能追上张家辉,却总是被他利用人流作掩护,从数不清的侧门和四通八达的楼梯中逃生。张家辉和任达华在山顶缆车中的较量,突出的是狭小空间内性命相搏的千钧一发,以及高空坠落逃生的惊险!两人的对决从总体上说,张家辉还是胜过任达华一筹,几乎所有的蛛丝马迹都是他有意漏给任达华,让他进入设好的局中从而实现自己的终极意图。不过任达华也并非始终被牵着鼻子走,最后通过细致的信息收集猜到了张家辉的真实目的,了解到他的良苦用心,心态由对立转变为惺惺相惜,最终挽救他的心情胜过了将之捉拿归案。

张家辉一直是香港影坛颇为低调、敬业、认真的演员,从早年的喜剧片小生转变为如今的性格演技派男星,始终以银幕上令人印象深刻的表演而不是银幕外的花边新闻吸引眼球,多年的辛勤耕耘终于凭借《证人》的精彩表演斩获香港金像奖影帝。本片中张家辉的角色依然是跟《证人》类似的边缘性格男形象,只是个性比《证人》更决绝,情感比《证人》更深沉。张家辉为了演活出狱杀人犯的“冷硬”之感,特别强化瘦身练出“钢条身材”,整个人都变得形销骨立,以至于他在拍摄期间来内地宣传其他影片,被媒体问到是否得了什么病才突然变得这么瘦。同时,由于他的角色被设计成不能说话,就更需要张家辉通过外形和肢体语言来诠释,所以疯狂瘦身不仅仅是影片的一个噱头,对塑造角色也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正是因为张家辉为了角色如此豁得出去,银幕上那个杀人嫌犯王远洋的冷峻刚硬、飘忽神秘的特点才如此具有说服力。此外,张家辉虽然在影片大部分时间里都保持“外冷”的形象,但“内热”的瞬间流露则有如点睛之笔,让观众对角色产生全新认识并为之感动,比如说片中张家辉隔着玻璃无声地泪流满面的镜头,就有瞬间令人动容的情感张力。(文/列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