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参加“博鳌亚洲论坛”有感 (二)

(2009-04-21 00:42:02)
标签:

财经

博鳌论坛

中国农业

腾讯

社会责任

分类: 随笔/日记

 接受“腾讯”现场直播采访 (18日,15:00 - 15:30

 

    参加“博鳌亚洲论坛”有感 (二)
   
    还是那句话“托国家政策好的福…”,“腾讯”又抓住我谈谈从事农业领域的企业对于当前金融危机对于中国农业影响,以及上午听过温总理报告后的感受。

 

   “腾讯”是这次论坛的指定转播网站。我在大约半个小时的直播采访中,表述了如下的个人观点和感受:

 

    1.农业的生产和消费属于“刚性需求”,受到本次金融危机的影响相对有限;

 

    2.中国农业的发展挑战很多,上升空间很大。与其它国家相比,中国农业基本没有受到本次危机的太大影响。中国应该抓紧时机,在提高自身生产效率和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的同时,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3.市场开放,引进先进技术和产品,加强产业化建设和集约化的规模经营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最佳途径;

 

    4.本次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使得社会和资本市场重新审视农业的长期投资和避险价值。这对于泡沫相对较小的农业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5.温总理报告中强调的,中国政府未来为缩小城乡差异,地区差异,稳定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基本建设,加强农村教育,卫生,医疗和社会保障的投入等的一系列措施,对于我们从事大农业的所有同行来讲,都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

 

   因为有上一次网络直播采访的经验,这一次做起来似乎驾轻就熟。需要改进的是我的语速似乎是太快了一些。

 

   从我进入“腾讯”直播间之前,到转播完从直播间出来,潘石屹一直在旁边接受媒体的采访。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小潘坐在原地没有动,媒体已经是走马灯似的换了三批 - 不愧是“腕”。

 参加“博鳌亚洲论坛”有感 (二)

 

 

主题晚餐会:美国、亚洲与未来 (18日,19:00 – 20:30

 

    刚刚卸任的美国总统小布什应邀出席这次“博鳌亚洲论坛”,是这次论坛的看点之一。因为他在任时,对中国一贯采取比较顽固的鹰派立场,所以我对他并没有什么好感。而且,他在电视演讲时游移不定的眼神,很难让人相信他是一个自信和有定力的人。

 

    大概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缘故吧,下台后的小布什变得对中国友好了许多。又由于本次论坛是在中国,他似乎也很想“讨好”一下中国的官方和民间。在龙永图先生的短暂介绍后,小布什的演讲以两个小幽默开场。然后,他特别强调刚刚在伦敦举行的“G20峰会”,正是由于他本人的提议才把中国、俄罗斯、韩国等包括在内。

 

    在接下来的演讲中,他阐述了他本人对于当前经济危机的看法,强调中美合作是渡过当前难关、发展世界经济的最佳途径。在这中间,他还对于他在任期间美国的经济政策做了一些辩护。

 

    总体来说,小布什演讲的内容颇合适宜,长短适度(30分钟),严肃的话题中穿插幽默。演讲的时候,他的速度、节奏掌握比较合适,中间还常常脱稿,表现出上佳的口才。在回答听众问题的时候,他秉承了美国领导人一贯的幽默作风…,这些都给他挣得了一些印象分。

 

    我个人给他的总得分:85分。所欠的分数中,10分是由于在过去几年中,他给我留下的负面印象的影响。

 

 参加“博鳌亚洲论坛”有感 (二)

 

博鳌夜话:社会企业家的责任 (18日,21:00 – 22:30

 

    虽然在西方主流企业和企业家中,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但是在中国这一题目常常受到冷遇。所以,本次论坛就这一话题,邀请了20个相关的企业和企业家来共同探讨这一话题。我也有幸成为本次活动被邀的嘉宾之一。

 

    论坛由美国的知名学者Simon Zodek先生和李亦非女士共同主持。李女士原来是MTV中国区的总经理,现在是高雷资产管理公司的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在国内的知名度较高。

 

    大家的话题大多集中在爱心捐献,公司文化建设,社区共建,行业自律,社会舆论监督和导向等方面。

 

    我先介绍了杜邦公司的核心价值:安全、环保、公平和职业道德等理念,然后又介绍了先锋中国在过去几年中,拿出两千多万元人民币直接补贴给农民,推广更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力,节约资源。实际上,这也是在履行企业自己的社会责任,而且效率较高 – 不仅是输血,而且是帮助建立造血功能。我的介绍获得了与会者的一致认同。

 

 参加“博鳌亚洲论坛”有感 (二)

 

巧遇(18日,21:00 – 22:30

 

    当我一步入“博鳌夜话”的会场,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 我的一个小学时的同班同学。他现在是论坛官方指定音像转播商的导演兼摄像师之一。他恰好是这场夜话的主摄像师,因为看到了我的“名牌”,早已等在了那里。

 

    这位同学从小就很有才。我记得上小学时,他的作文常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在班上读。前几年,他在一个很大的广告公司做导演。导演过电视连续剧,还在中央八套播出过。但据说收拾率并不高。但他拍的一个介绍西双版纳的广告片获过全国性的奖。

 

    因为我们过去曾经在河南的“五七干校”共同摸爬滚打过三年,彼此间的情谊更深一些。虽然大家都忙,但每逢有同学从国外回来,总是能够想办法凑上几个人短暂一聚。

 

    上次我们相距是半年多以前的事情。当时有一位在美国花旗银行总部工作的同学回国。因为在美国发生了车祸,那位同学错过了回国看奥运会。那位同学外号叫“张大本”,是小学班里的学习委员。因为他永远用一个巨大的本子记笔记,由此而得名。“张大本”现在已经做到了花旗银行总部的部门经理。但不知道是他否能够挺过目前的金融危机。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