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嫁碗族”到底是嫁爱情还是嫁安稳?
词汇释义:嫁碗族是以“要嫁就嫁公务员”为口号的择偶一族。最近,考公务员是大热,于是就萌生这么一个名词:嫁碗族。之前说起公务员,大家就是觉得是铁饭碗,稳定。如今铁饭碗成火箭了,想升天?找碗呗。嫁个碗,大概也是有这样的因素在内。
最近,江苏卫视联合零点调查公司展开的一项“中国幸福指数调查”显示,公务员已经成为当下公认的最幸福的职业。国内一婚介网曾在网上发布“最有异性缘的男性职业排行榜”,榜单显示了最受女性择偶青睐的十大职业:公务员高居榜首。如今就业竞争的压力,经济环境的动荡,嫁个公务员,一方面能过上稳定的生活,另一方面又能期待国家
“高薪养廉”,的确是有安全感。于是,即便是那些如今叱咤商场的白骨精们,也随时随刻做好“撤下来”的思想准备,公务员丈夫成了她们的后路。而新生代女孩们不想生活得太累,“钱不一定多,够用就行”的思想比较普遍,也助长了未婚女青年的
“嫁碗梦”。
在“嫁碗族”的字典里,罗列了公务员以下优点:“公务员是一个相对高学历、高素质的群体,基本都是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无论是生活态度、文化、思想或是品德等等都比其它职业群体有优势”;“公务员因为受纪律和升迁的需要,他们的感情和婚姻状况会直接影响个人政治前途,所以在婚姻方面比较靠得住”;“公务员接触面相对比较单纯,生存压力不大,不容易受外界不良风气的影响。医疗、住房、子女就读等等方面都享受一定的福利”;“普遍来说,公务员经济收入在当地居民中属于中等偏上水平,虽不像商人那样大富大贵,但也没有大起大落,能维持一种中等偏上的生活质量,而且收入也稳定”。无论是古典主义的品格论,还是实用主义的价值观,在经济危机四伏的今天,公务员老公,成了“嫁碗族”嘴里的定心丸、手中的救命稻草。她们坚持着“嫁给公务员如吃定心丸”、“嫁给公务员如嫁给金饭碗”的理念,一心只想嫁给公务员,她们嫁的就是安稳。专家认为,想嫁公务员的
“嫁碗族”,是源于她们缺乏安全感而企图向他人寻求心理投射,一旦自己的内心状态发生变化,这种投射心理很容易变质。
但是,仅凭文字里这些罗列的优点,就认为嫁了公务员,幸福便唾手可得了吗?我觉得“嫁碗族”也未免太异想天开了。作为精神层面的爱情,用外在导向的物质条件加以判断,这本身就值得
“嫁碗族”思考。婚姻不是看对方的长相,更不是看对方的职业,没有房子也可以生活,不是公务员也能活得幸福潇洒。婚姻以感情为奠基石的,大量事实证明,没有感情的婚姻,即使天天啃着面包过日子,夫妻生活也常常如有名无实一般。再说,公务员有一些职业特点,众多“嫁碗族”并不一定清楚其中的“真味”。一是公务员工作环境要求的大多是按程序办事。机关对人的遵纪守法要求很高、对人的适应岗位能力压力很大、对人的名利得失观念磨练很多,所以大多公务员丈夫,都是属于循规蹈矩型的,其中一些甚至被工作磨平了个性棱角,磨灭了创新激情。二是公务员收入有限,仅能过个安稳的小日子。虽然他们工作稳定,发展前景尚好。但仅仅依靠“阳光工资”的每个月数千元钱根本无法迅速致富,无法保证立刻有房有车,若期待通过婚姻就马上能够出人头地、过上富裕生活,就很可能成为幻想。假如把公务员作为“绩优股”长线投资,希望以后发展好了,再有机会“兼收并蓄”,那就可能由于你的贪欲,逐步把他送上了不归路。三是公务员择偶标准各异,未必是与“嫁碗族”想的一致。一般来看,他们大多喜欢寻找工作环境也是较为稳定的异性为侣。而“嫁碗族”主力大军是在企业上班的白领女性,是典型的
“白骨精”,而为数不少的男性未婚公务员们却很少意属于她们,往往更中意教师、医生或者同样身为公务员的女性,与“白骨精”相比,这一类女性更容易相处,也不会给丈夫带来收入上、社会地位上的压力。究其原因,是男人比较看重面子问题,他们往往不愿意找一个优秀的白领女性做妻子,使自己显得“弱势”。四是公务员的工作环境与工作性质,制约了他们迅速提拔的可能,往往需要经历多年按部就班的晋级,才能走上领导岗位。这样的一种排资论辈惯例,会给许多人升官晋级的渴望打上步履艰难的烙印。如此一个缓慢过程的等待与努力,“嫁碗族”愿意默默无闻地在丈夫背后给予广泛理解与支持吗?在当前精英辈出的年代,在眼下什么奇迹都可能发生的社会,“嫁碗族”可以一如既往地辛勤忙碌、有时甚至是孤独寂寞的、而无怨无悔地营造好家庭生活的幸福的港湾吗?
所以,专家认为,嫁何种职业、身份的人,和最终能不能得到幸福,并不存在任何的必然联系,嫁碗族的择偶思想是万万要不得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