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系列散文 七彩云之南6  梦中的高原姑苏

(2008-10-17 08:22:39)
标签:

文学

云南

丽江

散文

文化

游记

心情

杂谈

 

 

系列散文 <wbr>七彩云之南6 <wbr> <wbr>梦中的高原姑苏

 

                         梦中的高原姑苏

 

走过了800年的历史长河,那里瑞云缭绕、祥气笼罩,鸟儿在蓝天白云间歌唱,牛羊在绿草红花中徜徉,人们在古桥流水边悠闲,阳光照耀着生命的年轮,雪山涧溪洗涤着灵魂的尘埃,这就是凸现着“东方威尼斯”和“高原姑苏”的丽江。

丽江古称丽水,因地处万里长江第一湾河套地区而得名,纳西语称其为“依古堆”,意为金沙江转弯的地方。古人用“玉壁金川”形容丽江,实不为过。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的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是纳西族人的主要集聚地,始建于宋末元初(13世纪后期),自古就是远近闻名的集市和“茶马古道”上的重镇。

 

系列散文 <wbr>七彩云之南6 <wbr> <wbr>梦中的高原姑苏

 

丽江虽然有许多名胜古迹,但丽江古城却是必须要去的地方。因为它集中了纳西文化的精华,并且完整地保留了其历史的原貌,同时它还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

按道理,既然是古城就应该有城墙和城门,然而这里却没有。相传纳西土司姓木,如果修城时再建以围墙,在文字的结构上则成了“困”字。于是,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一个佳话:建有城防的城池常常被攻占,而不建城防的丽江,却被完整地保存下来。

 

系列散文 <wbr>七彩云之南6 <wbr> <wbr>梦中的高原姑苏

 

城门唯一的一个标志,就是在古城入口处修筑的那架像攀天轮似的、一直在转动着的古式古香的水车,在玉水河上吱吱呀呀的歌唱,它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这古城苦涩的过去和昔日的辉煌,使你情不自禁地驻足听说,默默体味。

 

系列散文 <wbr>七彩云之南6 <wbr> <wbr>梦中的高原姑苏

 

丽江的灵气全在它的水,来自雪山的融水从城头出发的水,明淌暗流都潜入了城池之中,形成纵横交错的水网。聪明的纳西人,沿水造屋,逢河架桥,水边铺起石板路,沿路摆开店市。河边路旁,遍植柳树,柳丝轻摆,遮屋拂水,把水与屋牵到一起。水傍街,街傍水,家家流泉,户户垂柳,形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建筑架构。清澈见底的活水,把条条水草梳洗得如刚洗过的秀发般蓬蓬松松,清清爽爽。临街上桥,与流水对视,心头犹如清泉流淌,令人久久不想离去。

 

系列散文 <wbr>七彩云之南6 <wbr> <wbr>梦中的高原姑苏

 

面对眼前的古镇,让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座西部少数民族城市,难道是江南的水榭亭阁?抑或是京城皇宫?怎么这里到处飞檐翘瓦,宛如海市蜃楼一般?美得有点怀疑她的真实性。

 

系列散文 <wbr>七彩云之南6 <wbr> <wbr>梦中的高原姑苏

 

四方街是古城街巷的心脏,从古到今,这里都是一个露天集市,至今有300年的历史了。“三眼井”是这里的一大看点。它依地势而建,自上而下,三井相连。第一口井的水用于饮用,溢出的水流入第二口井,可用来洗菜,其后又随地势流入第三口井,则是洗衣用水了。这样喝水、用水分明,不会污染,又能节约水资源。在四方街附近,有一个特殊的石阀门,是根据东西两河的水位差而设计的。只要打开阀门,河水就会流进街道,漫延开去,自动冲洗街面,起到保洁作用,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

 

 

系列散文 <wbr>七彩云之南6 <wbr> <wbr>梦中的高原姑苏

 

丽江古城的街道和小巷都是用五花石板舖就的。它是丽江特有的一种岩石,采自周围的山上,因为五颜六色,所以当地人称五花石。这条路历经百年的历史风云,当年曾在茶马古道的繁华史上有过辉煌的一页。那一队队频繁过往的马帮商旅在古城驻足休养,再从这里去到远方。古城人为保护路面不被破坏,便选择了青石板来铺垫路面,因为这是对付马帮践踏的最好石料。而眼下我们行走着的这古城滑溜光亮又凹凸不平的路面,就是当年的马帮踏出来的。闭上眼睛,你会感觉到:茶马古道上走来了长长的马帮,“叮咚叮咚”地响着铃铛,从脚下的巷道走过,他们从历史深处走来,从生与死的体验之路中走来,把他们的脚印刻在石子路上,并不屈不挠地向前延伸……

 

 

系列散文 <wbr>七彩云之南6 <wbr> <wbr>梦中的高原姑苏

 

这里主街有四条,古城的路就是从这里向四周辐射开来的。每条街道又分出许多幽深静谧的小街小巷,街巷相连,四通八达。河叉石桥,纵横相贯,酒肆店铺,比比皆是。顺着这个格局散布全城的河、渠、井、塘的水,也就有长、有圆、有方。四方街地势稍高,从这里放闸流出的水,漫坡过市,像一泼涨潮时的先行水波一样,卷走污尘弃物,使玉花石条铺就的古城街巷光滑洁净,光亮如初。人们可以从那凹凸斑驳的石板上,读出这条滇藏“茶马古道”的历史沧桑,读出古城的文明习俗。

 

系列散文 <wbr>七彩云之南6 <wbr> <wbr>梦中的高原姑苏

 

穿行在丽江古城偏远僻静一点的小巷,每条巷子里光滑潮湿的石板路和巷子两边古老的房屋都是那么相象,恍惚间,会让人有置身世外的感觉。记不得今昔是何年,仿佛时光是静止的,思维也是静止的。只有耳边无处不在的淙淙流水声,会提醒时间的流淌。古城小巷中很多客栈都是古香古色的,最大的特色是户户门前有流水,家家庭前栽柳树。如果用“玉树春藤飞鸦,小桥流水人家”的句子来描述,最贴切不过了。民居建筑大都保持明清建筑特色,“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式的瓦屋楼房,结构布局浑然天成。虽然外墙的青砖已经斑驳破碎,走进去却是一园春色,花香萦绕。这里大都有着很好听的名字,如“在水一方”,“一米阳光”等。可惜时间仓促,我们不能如愿进去参观,了解更多的民风民俗,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系列散文 <wbr>七彩云之南6 <wbr> <wbr>梦中的高原姑苏

 

在这里,每一块青石,每一条小溪,都流淌着时间,流淌着过去;每一座小桥,每一座庭院,都诉说着足迹,诉说着历史;每一座门坊,每一条小巷,都浓缩着千般恩怨,万种风情;每一位长者,每一个作坊,都铭刻着悲欢离合,人事无常……

 

系列散文 <wbr>七彩云之南6 <wbr> <wbr>梦中的高原姑苏

 

随着悠悠流水一路行去,也许你走着走着,小河不见了,却在转过一道弯后,却发现它就在脚边清粼粼流淌着。也许你走上了一道小坡,原来已身处石桥之上,波光在眼前一亮,小河正悄悄地蜿蜒到房基之后。丽江古城的布局像一个八卦图,所有的民居和街道也都大同小异,游人走在古城里常常会迷路,但只要顺着古城里的小河流水逆流而上,就会走回古城入口处。古城的水还带来了古城的文化。古城的“新院巷”的大门上,悬挂着写有“天雨流芳”的横幅,纳西语为“读书去吧”之意。用雪山之泉,天上之雨唤起人们的求知意识,这是古城人的创意。当然,如果能在古城住上一夜,听一回音韵悠长的纳西古乐,那不仅给你以高雅的艺术享受,还能让你领略“天雨流芳”给古城带来的文化积淀,着实让你感到水不仅是这座古城的血液,而且是它的灵魂!

 

系列散文 <wbr>七彩云之南6 <wbr> <wbr>梦中的高原姑苏

 

走得累了,你可以悠闲地坐在丽江古城小桥边的柳荫下,与身旁那些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游人一同分享古城的宁静和安详;欣赏着古老的小桥,聆听着潺潺的流水;看桥边纳西女浣衣。在这那里,只有聆听、只有感悟、只有凝视。聆听、感悟、凝视人与自然那种相处的和谐、那种柔情的倾诉、那种深深的依恋……

 

 

系列散文 <wbr>七彩云之南6 <wbr> <wbr>梦中的高原姑苏

 

离开丽江多日了,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丽江的性格在哪里?终于我得到一个答案:它流淌在古城水草飘逸的河水里,行走在古城光滑的五花石板上,静立在千万所百年老屋的石柱边。用真心去寻找,用灵魂去对话,韵味就在这一刻。

 

系列散文 <wbr>七彩云之南6 <wbr> <wbr>梦中的高原姑苏

 

当我用文字记录自己心情的时候,好像过去的美好时光成了一幅幅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亦像一串串美妙的音符,在笔下欢快地流淌……

(全文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