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系列散文 最后的三峡3 神秘白帝城

(2008-09-03 08:48:41)
标签:

三峡

旅游

游记

 

系列散文 <wbr>最后的三峡3 <wbr>神秘白帝城

 

神秘白帝城

 

迷迷糊糊地翻腾了一夜,醒来的时候,天已是大亮了。虽已经过一昼夜的航行,却一点也不感到疲倦。峡谷中的晨风,分外清明透彻,沁人心脾。顺手拈来洗洗脸,一如洗净久已沾染了俗世的尘埃的心灵。

前面就是白帝城了,远远望去,峰顶绿树掩映,亭台古阁,红墙碧瓦,翘角飞檐隐约其间,云烟出岫,宛若仙山琼苑,实非凡间气象。

这就是我儿时遐想中,有着气势巍峨的宫殿朱墙和云雾缭绕的亭台水榭的人间仙境吗?脚还没踏上这块土地,心已陶醉。多少次夜半惊雨,檐马叮当,急雨打残荷;多少回春梦乍醒,竹影迷离,缺月挂疏桐。我的目光穿越千年时空,伴随着李白在此登高远眺,即兴赋诗,持酒吟唱。白帝城,我来了!

 

系列散文 <wbr>最后的三峡3 <wbr>神秘白帝城

 

白帝城的名称,最早出现于西汉末年。当王莽篡位时,他手下大将公孙述割据了四川。公孙述在天府之国里,势力渐渐膨胀,野心勃勃,自己想当皇帝了。他骑马来到瞿塘峡口,见地势险要,难攻易守,便扩修城垒,屯兵严防。后来公孙述听说城中有口白鹤井,井中常冒出一股白色的雾气,其形状宛如一条龙,直冲九宵。公孙述故弄玄虚,说这是“白龙出井”,是他日后必然登基成龙的征兆。于是,他在公元25年自称白帝,所建城池取名“白帝城”,此山亦改名“白帝山”。公元36年,公孙述与刘秀争天下,被刘秀所灭,白帝城亦在战火中化为灰烬。在公孙述称帝期间,各地战乱频繁,而白帝城一带却比较安宁,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公孙述,特地在白帝城兴建“白帝庙”,塑像供祀。而白帝庙后来之所以名声大噪,则是因为与三国英豪搭上了关系。

三国时,刘备不听诸葛亮的劝告,亲自率兵征伐东吴,为义弟关羽、张飞报仇雪恨,不料被东吴大将陆逊杀得大败而回。刘备退到白帝城,无颜回见群臣,于是在白帝城修了永安宫安居,不久郁闷而死。临死前刘备把政权和儿子刘禅托付给丞相诸葛亮,史称“刘备托孤”。现白帝庙内还有托孤堂、明良殿、武侯祠、观星亭等古建筑。

 

系列散文 <wbr>最后的三峡3 <wbr>神秘白帝城

 

白帝城是观“夔门天下雄”的最佳地点。历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苏轼、陆游等都曾登白帝,游夔门,留下大量诗篇。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诗句,更是脍炙人口。故白帝城又有“诗城”之美誉。 

白帝城一山翠色,亭台楼阁错落有致,确实非常清幽秀丽,特别是朝霞如锦,白云出岫的时候,更有着仙山琼阁般的魅力。而实际上,历代骚人墨客来此登临盘桓、吟风弄月的非为这些。站在白帝庙山门前回身眺望,你会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终于明白那些瑰丽诗篇的灵感由来。往南望去,只见白盐、赤甲二山巍然耸立,与白帝山成猗角之势,宛若三条青龙自远方游来,在这里聚首戏水。自峰颠俯瞰大地,但见浩浩江水千里奔来,至此为三峰所阻,翻腾怒吼,如万骑闯阵,直奔白盐赤甲二山之间的瞿塘大峡谷,挟势而下,波掀浪涌,声若斗雷,滔滔东去。至此,你也终于有了“众水会万涪,瞿塘争一门”及“高江急峡雷霆斗,翠木苍藤日月昏”的实地感受;倘若你失意之时孤身登临,处此苍茫天地间,慨人生之短促,觉宇宙之无穷,你也会发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喟叹;倘若你是为缅怀历史而来,头顶着三国历史的天空,身后是刘先帝临终托孤之所,眼望诸葛亮水陆八阵图,耳畔依稀传来马蹄兵戎敲击交战之声,你或许也会滋生“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的历史苍凉悲悯之情……

置身在这烟波浩渺之中,总能听到神奇的传说、吟山诵水的诗句,眼前还会不断飘逸出那些熟悉又久远的身影,他们仿佛是这山水的精魂,消释人们心中的恐惧,化解人们身上的困倦,使每一个走进白帝城的人,在饱览山水风景时又受到一次文化的洗礼。那一刻如果有酒,我定会邀李白共对金樽,与杜甫一同走过江陵。

 

系列散文 <wbr>最后的三峡3 <wbr>神秘白帝城

 

白帝庙的碑林同样谱写了千年故事。白帝庙内百余块琳琅满目的石碑,仿佛一部厚厚的大书,叠放在东、西碑林大厅。每一块石碑上,不仅刻着绝妙的诗文,优美的图画,而深藏在那诗文、图画后面的,却是一个个引人入胜令人深思的故事。可以说,一块石碑就是一页历史,一幅图画,一首诗篇,一段传奇。

碑林中最令人叹为观止,最能给人以诱惑力的当首推《凤凰碑》和《康西皇帝六言诗碑》。

《凤凰碑》现存于西碑林。碑高175厘米,宽96厘米。碑面乌黑发亮,光滑如镜。碑上一棵高高的梧桐树上,栖息着一对姿态优美、形象逼真、栩栩如生、交颈而栖的凤凰。

经导游提示,我们才发现了此碑一处明显的破绽:《凤凰碑》右上角略中间一点,要比整个碑面低凹许多,可见原来的题字及图章已被铲磨去了,重新刻上了“春霆鲍超题”的文字。据史载:“鲍超因镇压太平天国有功,被慈禧太后封为一等子爵。”鲍超告老还乡后,见此碑甚美,命人铲去原题字及图章,刻上自作的“隐归林泉,游览于此,留连久之,走笔书画,以勒诸石”等字样,堂而皇之地将《凤凰碑》窃为了已有。

《康熙皇帝六言诗碑》,现存于东碑林,碑高170厘米,宽100厘米,碑上所刻文字是康熙皇帝御书的一首六言诗:“危石才通鸟道,青山更有人家。桃源意在深处,涧水浮来落花”。碑下方刻着“赐巡视北城河南道监察御史加三级臣傅作楫”。

据记载,傅作楫在任河北良乡县令时,一次,宫庭内监骑马无故践踏青苗,被他处以杖刑。康熙皇帝知道了此事,不但没有责怪,反而称赞他有“御史风骨”,便给他连升了三级。当他告老还乡时,康熙便手书了这首唐代诗人刘长卿的六言诗送给他作纪念。此碑是其后人仿诗轴原样,刻成此碑。

 

系列散文 <wbr>最后的三峡3 <wbr>神秘白帝城

 

历史上曾有多少英豪,在白帝城拉开架势陈兵布阵,鏖战争杀。然而,震天动地的呐喊,早已在江涛声中消散于无形,金戈铁马的场景,尽被淹没在浪涌之间。正如明朝才子杨慎的词中写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三峡工程建成后,这里的水位升高132米。到那时,白帝城将四面环水,成为人间仙境,景色将更加美丽迷人,游船可直达城中。

返回到游轮,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遍观天下众多的山水胜地,还没有哪里能像三峡一样,让一代又一代的文化人心仪不已。当他们走进这片山水之后,内在的坚韧、刚烈便显现出来,一种深厚、挺拔的文化风骨、人格尊严便昭然于峡江之上、群山之中。同样,也没有哪一方山水胜景,能像三峡这样把历朝历代的文化宗师巨匠深深吸引,使这里在千百年中,一直有星光闪耀的人物不顾山高水险,在这里流连高歌,休憩沉思。

三峡在给人灵感与自信的同时,也在为中国的文化注入强大动力。文学史上两个最有光芒和神采的人物,当数李白和苏东坡。十分奇妙的是,他们生活在不同时代,却都是通过三峡走出巴山蜀水,走向广阔的中原大地,走上唐诗和宋词的高峰。

漫长的岁月中,三峡的雄浑山水,因吸引了无数深情的眼光而变得情意深厚。朝代更迭中,三峡不变的山水,因承受了无尽的咏叹,而显得从容又光彩照人

三峡,在众多文化人的深情眷顾中,渐渐成为一种文学的景观,一种自然山水与人类文化和谐统一的境界。

白帝城,我心中的城!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