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系列散文 最后的三峡4 梦幻小三峡

(2008-09-04 11:08:04)
标签:

三峡

旅游

游记

系列散文 <wbr>最后的三峡4 <wbr>梦幻小三峡

 

梦幻小三峡

 

游轮至巫山县城,由于“空山新雨后”,深深吸一口略带一点点涩味的空气,让人感受到那典雅悠久的山镇气息。导游介绍说要在这里停留一天,改乘其他船只去小三峡游玩。这几天真有点劳累,本想留在船上好好睡一觉。导游说,长江小三峡的景致比举世无双的三峡更美,若不是身临其境,怎样能感受她美在哪里?终于耐不住诱惑,我还是决定前往。

小三峡,位于大宁河下游,是由流经巫山境内的“龙门峡、巴雾峡、滴翠峡”三个峡谷组成的。南起巫山,北至大昌古城,全长50余公里。这里瑰丽多姿的奇峰峻岭,变幻无穷的巫山云雾,曲折有致的激流险滩,清幽秀洁的飞瀑清泉,千姿百态的倒悬钟乳,青翠繁茂的山林竹木,色彩斑斓的河滩卵石,无不令人叫绝。由于小三峡是新开发出来的景点,有人预测随着三峡库区水位的提高,三峡美景大都将被淹没,小三峡势必取代三峡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

来到大宁河入江口。但见两山对峙如门,峭壁如削,天开一线,形若一门。小三峡的第一峡,龙门峡就在眼前。峡谷仿佛是被谁用一把巨斧劈开了巨峰的一道裂口,小船顺河流在其中穿行。仰望着两岸山峰,头顶已经成为一线天,两岸山峰就像一对依依不舍的情侣一样,刚刚分开。

大宁河是我这次所经历的最清澈、最明净的河流。在众多的河系中,由于人类无序开发和野蛮利用,致使相当部分江河已经失去原有的面貌。这里的河水清明澄澈,犹如清晨的滴露,水底卵石粒粒可数。伸手拍打流水,清爽宜人。两岸奇峰峻岭,多姿多彩;流泉飞瀑,清幽秀丽。我这个来自北方小城镇的人,对于清澈得泛蓝的溪水,陡峭如削的绝壁,空气中散发出大自然的那种清谈芬芳,心中不免几分惊讶。卸下一身尘埃,解去旅途的疲惫,让自己敞开心胸,去感受大宁河赋予的一份纯净。在这里,看青山、白云、绿水,呼吸清新的空气,自是别有一番情趣。

 

系列散文 <wbr>最后的三峡4 <wbr>梦幻小三峡

 

龙门峡素以雄壮著称。两岸峭壁之上鬼斧神工地凿刻着许多小方孔,参差排列,绵延不绝,这就是蜀古栈道的遗迹。栈道崖壁上仍保存有“开辟奇功”、“天梯津隶”八个遒劲的题刻。距水面数十米左右,均匀排列的石方孔,孔距1米余,孔深约50厘米,20厘米见方。有的攀岩而过,有的盘山环绕,有的断断续续,一直延伸到巫溪县宁厂镇,全长130多公里,共有石孔6888个,其长度超过著名的剑阁栈道,为我国古栈道遗迹中所少有。在栈道边,向上看不到头顶的山峰,因为通道顶突出的岩石挡住了视线,向下则是陡直的岩壁,随便踢个小石头都可以直接落到江水中,俯瞰大江,如临深渊,令人怵目惊心。

至于这些栈道孔何时开凿,因何开凿,至今也是一个谜团。最多的一种说法是“栈道自秦末汉初始修,用竹箴引巫溪盐水至大昌煎制。”据专家考证:三峡地区井盐未兴之前,以三峡为轴心的整个川陕鄂边区,唯独仰仗其得天独厚的巫溪盐泉。由此,我们推测大宁河畔连绵不断的古栈道,漕运之说当属不虚。栈道之上架竹箴引盐水,非但省时省力,而且不妨碍盐运队伍的行走,实乃高明之举。据说暗渡陈仓的典故就是出自于此,也有一说是古人用来沟通外界的道路。众说纷纭,尚无定论,被悬作“栈道之谜”。

 

系列散文 <wbr>最后的三峡4 <wbr>梦幻小三峡 

 

出峡口是急流惊险的银窝滩,船行其间,浪花飞溅,白如泡沫。“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这话果然名不虚传。迎面而来的是以奇闻名的巴雾峡。迷蒙缥缈的云雾如絮般环绕山间,我赶紧按下快门,希望能拍下这缭绕在青山间变幻无端洁白美丽的巫山云雾。巴雾峡钟乳密布,怪石嶙峋,奇形怪状。景致多因其形而命名,如“龙进”、“虎出”、“五马归山”、“八戒拜观音”、“猴子捞月”、“天泉飞雨”等,无不惟妙惟肖,呼之欲出,惊之欲飞。更多是叫不出名字的,却也符合人们的心境。牵着飘飘缈缈的云丝雾发,缭绕着或明或暗的山光水影,似天籁之音诠释着“大象无形,大音息声”的意趣;似栀子花香、梅子落雨演绎着顾盼生姿的巫山神韵等等。在这里,每一块岩石,每一座山峰都蕴含着美妙神奇的传说,让人浮想联翩。

而最令人惊叹的当数“千年悬棺”。借助高倍望远镜,可见距水面百余米的绝壁上有一洞穴,洞口横放着一口的黑色棺木,上面残留着千年风雨侵蚀的斑驳的痕迹。在岩高千仞的峡江峭壁上,既无小径可通,亦无阶梯可攀,是什么时代的人们用何种方式把上千斤重的棺木搁上悬崖的,成为千古之谜。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考古学家曾在大宁河上游取下一具棺木,经考证,这些悬棺是古代濮族人的葬棺,用绳索把棺木吊进绝壁的洞穴中是他们的丧葬方式。考古学家从棺木的主人和殉葬品判断,这具棺木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旅游归来后,我曾经查阅过资料,大宁河悬棺主要有巴雾峡悬棺、滴翠峡船棺、庙峡硝洞子悬棺遗址、水猫洞悬棺等,这些悬棺分布在巫山和巫溪境内。有关方面统计,大宁河的几个峡谷段有悬棺43具,绝壁凿龛悬棺遗址274处。悬棺最集中的是大宁河中上段,巫溪城绝壁凿龛悬棺遗址多达168处。

 

系列散文 <wbr>最后的三峡4 <wbr>梦幻小三峡

 

游船进入了第三峡的“滴翠峡”。这里是小三峡中最绵长、最幽深、最秀美的一段峡谷。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描写三峡,其中“重岩叠峰,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一段正可移用于此。的确,峡谷中群峰竞秀,无峰不峭,无山不美,瀑布凌空,如天泉飞雨,击石而落;山花吐艳、翠竹摇影,原始植被依稀依晰可见;飞跳的猴子出没浓郁的丛林之中,滴翠的群山与峡中碧流相掩映;轻舟泛波,溅玉飞花,仿佛穿行在“世外桃源”。到处是画,到处是诗,到处是迷一般的诗情画意。河面时而变窄,时而变宽。窄时,水流湍急;宽时,水流平缓。眼观两岸,峭壁摩天,奇峰直插云天。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一种宁静之时吟读古人常至的情致。若是孤身一人推楫而来,我必已是武陵渔人,此时当生起忽逢桃花林之诧异,疑前方定然有远离人世之所,从而萌生欲穷其林的冲动。

 

系列散文 <wbr>最后的三峡4 <wbr>梦幻小三峡

 

滴翠峡全长二十公里,景点众多。有“白云深处有人家”的罗家古寨,有寸草不长的赤壁摩天等。此期间恰是水旺季节,小三峡正宜于漂流,我们不再前往。在滩口稍作休息,便乘船返回。

真是让人嫉妒了。不知上苍叫它们怎样的融合和交流,怎样的纠缠盘旋,竟成了这样的美景!也许正是“隔谷闻溪声,寻溪度横岭。清流涵白石,静见千峰影。岩花无时歇,翠柏郁何整。安能恋潺溪,俯仰弄云景。”的佳境吧,引得无数文人骚客纷至沓来。悠久灿烂的巴楚文化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吸引着古往今来的文化名人,为之流连忘返千般动情,继之以挥毫题咏。留下的篇篇美文,卷卷诗行,怎一个“叹”字了得?

系列散文 <wbr>最后的三峡4 <wbr>梦幻小三峡

 

站在黑暗甲板上,迎着风,任凭机动船溅起的浪花冲进我的嘴里。我此刻非常理解几千年前的诗人,为什么会在此留下如此美妙的绝句。那是激情的升华,那是长江给了他们比海浪还要深的情感。那一刻,我非常想永远做一名诗人,可我竟连一句诗也吟诵不出来。

突然间,想起不只是谁说过的一段话:有一种存在叫做永远,有一种感动叫做震撼,有一处放弃叫做奉献,有一种逝去叫做涅槃……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