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金融危机更可怕的是什么?
(2009-02-18 08:27:13)
标签:
宝胜集团唐崇健杂谈 |
分类: 随感/杂谈 |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已经发生和时刻面临着诸多危机,政治危机、和平危机、自然灾害危机、公共安全危机、资源危机、能源危机、粮食危机、经济危机等。本次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是由于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引起的,而次级贷款危机又是由于信用危机引起的。简而言之,信用危机引发了金融危机。
“人无信不立”,“信”即“信用”。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用对个人来说是“立身之本”;对国家来说是“举政之本”;对社会来说是“进德修业之本”。
本次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我们认为这些物质层面上的巨损是可以看到的,同时也必将过去并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期内修复。而我们最担心的是信用堤坝的溃决,却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和时间,因此,我们面临的最大考验并不是金融危机本身,而是因此不断加深的信任危机。
全球经济的衰退造成越来越多的企业倒闭或面临发展困境,失业等社会压力不断增加,政府无法在既有的信用框架甚至法律法规框架下解决问题,不得不对陷入困境的企业及人群实施必要的保护,执行变得越来越难,赔偿和破产变得更难,法律变得模糊,信用变得脆弱。于是,大家为了求得生存大行透支信用之举,因此,社会将无力保全和支撑固有的信用体系。大家的投机心理不断膨胀,华尔街众多投行的没落就是最好的例证,而政府却不得不为它们买单。
我们在从事经营活动中要时刻警惕在经济危机下潜伏的信用危机,因为信用危机的伤害绝对是难以控制和难以预料的,它完全可能对企业形成致命的打击。
一方面,信用影响和主宰的绝不是过去和现在,而是未来。信用危机如果加深,未来的不确定性就会增加;第二方面,信用是无价的,甚至是一次性并不可修复的,三鹿事件给我们的启示就足以说明这一点;第三方面,信用源于人性和道德,一旦信用危机爆发,人们之间的不信任感增强,互相猜疑、无法沟通、难以信任,商业行为的合作面变窄,成本增加,风险增加。
作为身处信用危机下的企业经营者,我们该怎么办?
首先,我们要坚守信用,只有在信用出现危机的时候,信用才会显得尤为珍贵。要时刻铭记信用是企业发展的根本,而在信用链条中,出现任何一个缺口,将会在未来付出沉重的代价;其次,我们要加强信用评估,合同条款要力求严谨,有效地防范信用风险的发生。
信用体系的确立和完善不断推动人类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必须在“信用”信条的指引下走向未来,既不能成为信用危机的发起者和推动者,也不能成为信用危机的承受者和伤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