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言实行
(2023-09-18 08:18:31)
标签:
有言实行侯爱兵 |
有言实行
侯爱兵
发于《演讲与口才》2023年17期
稻盛和夫的工作哲学:“有言实行。”他说:“人们常把‘不言实行(只做不说)’作为一种美德,而在京瓷,我们强调的却是‘有言实行(先说后做)’。你自己主动举手说:‘这件事我来干。’这就意味着你已经向大家宣布:这项工作将以我为中心开展。言语中有担当,出口的话具有力量,会对自己产生作用,会激励自己必须‘说到做到’。所以,‘有言实行’才是真正的美德。”
景海鹏:渴望再上一次太空,再当一回先锋,再打一场胜仗
景海鹏执行神舟七号、九号、十一号三次任务后,有记者问他:“你还训练吗?你已经飞了三次,下一次还飞不飞?”景海鹏说:“不训练,我干啥?这是我的工作。我十分渴望再上一次太空,再当一回先锋,再打一场胜仗,让浩瀚太空再次见证一名中国航天战士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这之后的7年,景海鹏的职务、岗位在变,但他为飞天做的准备却从未停歇。他每天晚上12点前没有睡过觉,周末也几乎没有休息过。由于出差耽误的课程他会主动补,耽误的训练会主动加练。航天员的飞行手册、操作指南加起来有70多本,指令有成千上万,这一切他都已经烂熟于心。他每天要做俯卧撑600个、仰卧起坐600个,跳绳上千次。景海鹏说:“这已经成为我的标配了,就是为了第四次圆梦。”2023年5月,57岁的景海鹏执行神舟十六号飞行任务,成为中国四度飞天第一人。他在出征前说:“第一次上太空叫实现梦想,第二次叫超越梦想,第三次叫升华梦想,第四次叫创新梦想,因为神舟十六号乘组第一次增加了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我们有全新的、更复杂、更高精尖的空间科学实验。”
人要有远大的梦想和崇高的目标,大胆地把梦想说出来,反复提醒自己,变成潜意识,唯有内心强烈期盼,才有足够的动力去圆梦。景海鹏追逐梦想无止境,飞完两次想飞第三次,飞完三次想飞第四次。正是这样执着的信念,使梦想成了心中的烙印,才使得他一直向着“有言实行”的方向努力,以惊人的毅力一次次向着生理和心理极限冲锋,始终保持随时征战太空的最佳状态,成就了一次次飞天的壮举。
岳光溪:我就不信我们种不出自己的“苹果树”
岳光溪从清华大学动力农机系毕业后,从事洁净煤技术研究。在主持国家“循环流化床燃烧”攻关项目的初期,他一直想引进一家外国公司的循环流化床先进技术,却被一口回绝:“我们只卖苹果不卖树!”岳光溪被这句话深深刺痛了,他对同事们说:“我就不信我们种不出自己的‘苹果树’!”自此,岳光溪埋头研究,积数十年之功,研发成功了系列容量国产循环床锅炉,且大规模产业化,解决了国计民生的大问题,还创造了国际循环流化床领域的多个第一。岳光溪说:“过去,外国公司对这项技术进行严密封锁,就是为了长期攫取高额利润。走到今天,我们种出了自己的树,长出了自己的苹果,我们中国人的研究也能走到世界前列。”
面对别人的技术封锁,如何突围?只有自立自强、自主研发创新。岳光溪激扬自力更生志气,发誓要种出中国自己的“苹果树”。做事要“有言实行”,其作用就在于说出口的话,能激励你言而有信,言出必行,行必有果,把自己置于非成功不可的境地,拿出全身心的力气去兑现自己的承诺。岳光溪不负韶华不负己,圆满实现了自己的夙愿。
吴孟超:没有条件我们也要创造奇迹
吴孟超从同济医学院毕业后,看到国内肝癌防治领域一片空白,便选择向肝脏外科领域进军。当时一位国外专家看到吴孟超简陋的研究环境后傲慢地说:“中国肝脏外科要赶上我们的水平,起码要30年!”如此轻视,让吴孟超气愤不已,他立志写下八个大字:“卧薪尝胆,走向世界!”他还公开说道:“没有条件我们也要创造奇迹,中国是不缺奇迹的!我们要把‘肝癌大国’的帽子扔到太平洋里去!”经过成千上万次解剖实验,吴孟超首次提出肝脏结构“五叶四段”解剖学理论,中国医生从此找到了打开肝脏禁区的钥匙。接下来,吴孟超创造了一次次让世界震惊的辉煌记录:他主刀完成了我国第一例肝脏肿瘤切除手术,制作了中国第一具肝脏血管铸型标本,发明了“常温下间歇性肝门阻断切肝法”……吴孟超仅用7年时间,就将中国肝脏外科提升至世界领先水平!
按照一般发展速度来说,我们确实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赶超,但是,吴孟超不信邪、不畏权威,敢于立下宏愿,“一言即出,驷马难追”,把自己说的话转化为促使自己迎难而上的能量。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只要你相信奇迹,就会创造奇迹。被人鄙视不可怕,只要你把鄙视当作一种动力,不服输,不放弃,努力拼搏,就有可能将他们今天的鄙视变为明天的仰视。
“有言实行”不啻为一条成功秘诀。我们在工作中要善于自我加压、自我砥砺、自我奋进,敢于公开宣言“这件事我来干”“这个目标我来完成”,多逼自己一把,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更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