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一语涉议论,而意无不包
(2023-04-17 08:41:54)
标签:
无一语涉议论而意无不侯爱兵 |
无一语涉议论,而意无不包
侯爱兵
发于《演讲与口才》2023年7期
清人李子德评价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三》说:“只叙明妃,始终无一语涉议论,而意无不包。后来诸家,总不能及。”这句评语说出了杜甫此诗在艺术手法上的高明之处:自始至终不着半句议论,却把诗人要议要论要表达的都包含其中。这种艺术手法,其实也可以运用到我们的日常谈话当中。
电视剧《张伯苓》中有一个情节:日军在天津横行霸道,公然把装甲车开到了南开大学的操场上,整个校园的宁静被装甲车的轰鸣声破坏殆尽,爱国学生群情激愤。张伯苓告诫学生要克制忍耐,然后拿了一张天津地图,以身拦住了在校园里横行的装甲车,说:“新兵吧?不认识道儿吧?这是操场,不是练兵场。给你张天津地图,认认道儿!”
面对日本侵略者铁蹄践踏校园,张伯苓义愤填膺,但又极具斗争谋略。他深知跟不讲理的人讲理、跟无情的人谈情是徒劳的,所以他没有“硬怼”,没有一味地去争辩,而是巧借地图讥讽教训了这一群“不识道”的人。其言其行可谓幽默机智,劝退有方,有四两拨千斤之功效!张伯苓话中无一句“请退”之语,而“请退”之意尽在其中,这就叫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黄永玉是吃过大苦的人,十几岁就独自离家闯荡,曾自嘲为“湘西流浪汉”。成年后因画了一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猫头鹰被当成“黑画家”,遭到千般折磨。而今,有人问他:“您是如何在逆境中走过来的?”黄永玉先是狡黠地一笑,开玩笑说:“谁问我这个问题,我都要收五百元钱。”然后不等收钱,他就说开了:“如果有一天不让你笑了,你怎么办?人只要笑,就没有输。你笑着说累,笑着说哭,笑着跋涉,笑着回忆。有时,你仰天大笑,挖个洞,把笑埋进土里,到春天,种子发芽,长成一棵大树,像座高高的钟楼,风来了,满树都响着:哈!哈!哈!哈!”
黄永玉虽受过大苦却大苦不言,没有兜售一句战胜苦难之法,却让人如获至宝,因为一个笑字就足够了!“人只要笑,就没有输”八个大字,可谓箴言警句!不管你遇到了什么,只要笑对人生,眼前经历的一切困顿、绝望、无可扭转的败局,都会变成笑话。如今,年近百岁的黄永玉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笑到最后”的人,他用一生证明了一个永不磨灭的人性真理——人生苦,但人大于苦。
在人艺,年轻人获得认可的标志是“入槽”。在一次人艺演员培训班上,有学员表决心说要把自己“清零”,要跟人艺风格“合槽”。人艺老艺术家蓝天野则对学员说:“别把这‘人艺风格’看得那么强,也别把这‘槽’当成模子。到底什么是人艺风格,我也说不清,我以为这是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其实它是各式各样不同的演员身上独特的风格组成的,但要重视生活积累,要重视文化修养,要在舞台上塑造鲜活的人物,不要装腔作势、矫揉造作,不要弄虚作假、千篇一律,而要有自己的独创性。你们既然是从五湖四海、四面八方来的,就不要把自己的特色都丢掉。如果老想着非去找北京人艺风格是什么样的,反而可能找不到!”
作为人艺第一批演员,蓝天野最有资格讲人艺风格,但他却没有高谈阔论,只讲了自己的立场和观点。没有一句谈及“槽”里头都有什么,却让人悟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人艺风格”。要做个真正的好演员,不是简单地去模仿、去复制,而是要在保留自己特色的基础上再创造。戏比天大、群贤毕至、兼容并包、博采众长,恐怕才是“槽”里头最重要的。
为人要直,为文要曲。这个“曲”字最能概括“无一语涉议论,而意无不包”的真谛。创新谈话内容就是要善于找到与众不同的“曲”,尽量选择精妙的语言角度,力争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言语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