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走恐龙之路:进入世界最后的海岸红杉森林

(2012-07-20 08:00:04)
标签:

加州

红杉国家公园

美洲狮

恐龙

香蕉蛞蝓

分类: 美丽坚

http://s15/bmiddle/001EhBiizy72XPua85U7e&690

刚从西班牙回来,诸事皆需理顺,不想日前应承友人入山同游,不想废约只能硬着头皮顶上。倒有以前在青藏高原考察的经历,那时作为领队责任重大,现在想来其实是我雇一群人来伺候女王而已。当时虽有舟车劳顿高海拔之险,后勤方面倒是事事都有人打点好,少费心,更不须劳力。今时不同往日,这次我要自己背着帐篷,睡袋,床垫,药品,三天的食物和饮水,在山林中生存下来。

 

第一日 美洲狮之路

十一人怀揣着美好的憧憬踏上旅途,天气预报说未来三天都是晴天大放送。不想刚到出发地点圣塔克鲁斯山脊,天上就有不大不小的雨丝飘落下来。我冻得跳个不停,只得从背包里捡了唯一一件棉线衫穿了。一边心说:惨了,这已然是我全部装备。走入林中,雨落不停,脚下一片糯糯腻腻,视野不开阔,心情不明朗。松林中弥漫着仙气一样的水雾,人们开始讨论雾和雨的区别。我想起此地生态特征,加州北部的红杉据称是地球现存最高的树种,动辄高达百米。高耸入云用来形容红杉是再恰当不过,而且加州干旱,红杉只得自力更生伸手入云取雨。这些绵绵雨丝正是亿万计松针纤纤玉指截得太平洋的水汽,凝成雨露,馈赠给整个森林山地的礼物。因此更确切地说,这不是雨水,而是松露。如此风雅之物,若是唐代茶神陆羽必取来烹茶(煮鹤也使得),我们一行心理脆弱行为粗鄙的旅者淋着松露却不以为美,也是没办法的事了。

 http://s15/middle/5a15d8dagc537b71d062e&690


这一日的行走靠近一条林中公路,甚是无聊。既然无聊,我加快脚程走在队伍最前方,远远抛下众人。这一行人鼓噪不住,也不知惊动了多少林中鸟兽。在队伍里亦步亦趋地跟着一干高声笑闹的家伙,我只是无限地不耐。只有离他们远些,我才能离自然近些。周遭一静,我果然听得细雨中鸟儿如泣如诉的鸣叫,看得松树雨中温润的表情,心情开始变好,脸上有了微笑。我承认自己远不及美国甜妞可人,可以和谁都一见如故,我更爱与自然亲近,因为在氤氲化生的静默里自有一份最亲切的真。

 

在我的带领下,一群脚力好的队友与我一起渐行渐远,乃至误入歧途。脚下地形不知不觉从林地变作山岩,松林已在身后很远,现在手边尽是刺人的黄花灌木。小道上不时有大石横卧,我们开始攀爬翻越,直至一块巨石拦路,总有十几米高二十米宽的样子。五个人高高兴兴爬上巨石,把自己像一件衣服似的平摊, 晾在巨石顶上,看蓝天看白云看雨过天晴。想到来之前人们就神秘地说:此处山林中有美洲狮,现在看这块巨石正是最适合美洲狮的王座。后来我得知这里正是美国的城堡巨石国家公园。

http://s12/middle/5a15d8dag7a2060df74eb&690

当时如果不是迷路就会错过这样的景致。不过需要折回的路程也不近,且颇多下坡,我一味腾挪跳跃,不知不觉伤了膝盖。因为要和先前的队友会合,我们连走了两个小时没有丝毫休息。肩上的重压仿佛锁固了肩膀,凝住了汗水,最后无情地压在我已经超负荷的右膝上。等我们到达营地,众队友已经拣了平整干爽的地块宿营。结果我们只能宿在一个坡上。晚饭是简单的热水泡饭,里面还有几小块干肉和蔬菜。真空冷冻食品分量轻,味道很一般,不过这时候能吃上一口热的已经千恩万谢了。因为太冷了,我傍晚六点就把自己裹在睡袋里打哆嗦,山中春夜居然如此出乎意料地阴冷。两个小时后我就又饿了,然后变得更冷,只能像小动物一样蜷成一小团取暖。这种状态下我当然睡不着,只好细数营地里呼噜声此起彼伏,听雨珠噗噗地打在帐篷顶上,像人或动物的脚步声。我哆嗦着挣扎到三点,外面又雨又黑也不敢起夜,然后做了一两个噩梦,早上6点天刚亮就忙不迭爬起来。

 http://s6/middle/5a15d8dagc543d2769e65&690

第二日 恐龙之路

 

第二天向大盆地红杉国家公园进发,景致开始有明显变化。

 

红杉是一种古老的树种,最高的海岸红杉叫做Hyperion,高度可达数百米;最巨大的红杉树种之一giant sequoia (Sequoiadendron giganteum) 直径可达7.7米,树龄2,300 – 2,700 年。红杉有着美丽的赤色树皮,松软多孔,此处与三叶草和蕨类存。几亿年前曾经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处,如今只在加州海岸和俄勒冈州留存,也就是说在地球上仅有此处可以重温近似恐龙生活过的场景。如果我昨天误打误撞闯入美洲狮之路,今天所走的便是恐龙之路。今日雾气已尽退去,森林换上不一样的表情。色彩鲜活起来,肢体柔软起来,在水波上,在叶尖上无不流转着阳光顾盼的神情。时不时有老去的林木躺在小径中央,或者横亘在小溪上,变成一座天然的木桥。红木喜欢群生,常常可见三五棵树围成一圈,拉手似地长成一处,再难分辨出你我。也有更古旧的红杉残桩,也不知活过多少年,大到不像话的样子。

 

http://s8/middle/5a15d8dagc543d89c2cd7&690

 
http://s4/middle/5a15d8dagc537c77cc953&690

 

1850年代原始红杉森林曾经覆盖加州海岸8100平方公里,其北部曾经是印第安人的居住地。后来加州的淘金热引来大批人马,金子没淘到就开始砍树。当时西海岸拓殖,大兴土木,诸如旧金山之类的城市建设正需要原始材料。红杉就成了这些人发家致富的软金矿。经过几十年无规划无控制的皆伐,到1968年已经有近90%的原始红杉被砍伐殆尽。同年加州成立了四座国家级红杉公园,彼此遥相呼应成为一片广大的保护区。我们所见的大半红杉还是半个世纪之前栽下的少年红杉,不过少年的树洞里也常常容得下二三人栖身。红杉之美,之伟,在此不再赘述,须得亲身经历才好。

  

 http://s14/middle/5a15d8dagc537be16222d&690

(百年前加州伐木热的牺牲品,树龄近千年的原生海岸红杉。)
http://s9/middle/5a15d8dagc537c120ea08&690
(这棵树还健在,现在还有很多车子从树洞中开过去的旅游照片。)

 

这一日我的右膝尤其疼痛,大半夜未眠精神也不济。早上出门就是大下坡,我右膝不吃力就捡了一根木棍。往后半日里都是靠左腿和木棍着力行进,甚为艰苦。此时左脚大小趾都已经磨出水泡,小趾更开始红肿,只能裹上三层创可贴继续坚持。从中午开始这一天真正的考验来了,我们要翻山越岭在傍晚前到达“日落营地”。这一天所走的直线距离是11英里,不过如果算上所有的爬坡和路线迂回,恐怕双倍还不止。这样的情况空手走也很累,更别说肩上还有几十斤的背囊。路变得越来越陡,所有的大上坡都让人挥汗如雨,气喘如牛。不过,我最怕的还是下坡,因为身上几十斤的负重和体重都加倍地直冲下来,直接压在受伤的膝盖上。那种感觉很可怕,因为一个轴承的失控,可能整个身体就会随时倒下。我靠意志力和木棍强撑着,那天居然是前三个到达营地的。脱去铁块一样厚硬汗湿的登山鞋,我看到右脚小趾的水泡已经磨破了,感觉好像十个脚趾已经连在一起,长成了蹼。我光着脚,一瘸一拐地在营地搭帐篷,手法自是比昨日熟练多了。

 

这一夜我三点起来上厕所,看到黑色的森林夹着一道狭长的深蓝色夜空,其中镶嵌着万千颗璀璨的星,那是银河在我头顶静静漂浮。在这里我看到了北半球最美的星空。


http://s8/middle/5a15d8dagc538258ec027&690  

第三日 太平洋之路

经过两天两夜的历练,我已经开始有点适应野外生活了。昨夜睡得不错,今天早上精神足,膝盖的伤也不大碍事了。从日落营地出来没走多远就到了瀑布区,我们就在第一个瀑布处生火烧水。瀑布下有个小水潭,一大段原木架在水潭下方的溪流之上。因为一个队友在跃上原木的时候失足,几乎跌入溪流,惊出了一条蝾螈。这蝾螈不算小,体长15厘米左右,褐色的背脊,橘红色的腹部,瞪了一双晶晶亮的小眼瞪人,小脚爪十分可爱。后来得知加州的红腹蝾螈可以活20年以上,如果取来果腹,其剧毒势必导致同归于尽。一路上看到最多的动物是“香蕉蛞蝓”,一种明黄色类似蜗牛的软体动物,只是没有壳。很难想象这种完全缺乏防御机制的动物如何能在达尔文主义里幸存,不过此处的蛞蝓十分肥美艳丽,算是一景。

 

http://s5/middle/5a15d8dagc537d48e9424&690
(你看我有几个手指头?)

http://s10/middle/5a15d8dag7a2063a597c9&690

http://s13/middle/5a15d8dagc543e5d4f9cc&690

http://s8/middle/5a15d8dagc537daf79417&690
(香蕉蛞蝓)

 

早饭后继续行进,居然发现此处的瀑布三折三曲,水随山流转,在断壁处飞流直下。山和水仿佛在行走中唱和着,一坚一柔,一虚一实,有些古人夫妇之道的意思。 前方一处断崖居然陡落百米,清溪在此处收了温婉谦和的脾气,化作万千银练全身掷下,真是令人惊讶的转折。我站在水潭边,脚下就是百米的垂直断崖,双膝发软却舍不得马上走。再向下看,有一个小小的木台搭载着我全部队友,悬空在巨人般的红杉森林之中。是了,无论山水做如何转变,此地的主角当仁不让总是红杉。

http://s4/middle/5a15d8dagc544004104c3&690

http://s14/middle/5a15d8dagc5440430966d&690

 

我们这两日行走的路线称作“天际线”,一直从森林里通向大海。瀑布区的森林更有原始的意味,朽木新芽并置,溪流千回百转处掩藏苍翠山坳;纯白色和浅紫色的兰花开放于深谷,幽幽诉说岁月静好。

 

此处山路不似昨日崎岖难行,土质也逐渐向沙质转变。行走半日后,天空变得开阔,林木向后躬身退去。空气中传来海的味道,一种不一样的沁人心脾。烈日下的坚持终于等来那一刻,面前一望无际的水体就是太平洋。沙滩在脚下展开,风大得却仿佛要吹出人的灵魂。我轻轻地把一直支撑我右腿的木棍放入海潮,感念它的恩德,希望退潮时它会进入太平洋。然后总有一天,它会飘到大洋的彼岸,飘到那些我最思念的人们手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