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禹春旭中医大夫
禹春旭中医大夫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67
  • 关注人气:72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要重视心理健康以及心理养生的四要素

(2011-11-21 11:49:13)
标签:

禹春旭

心态养生

积极心态

健康

亚健康

中医

    最近从媒体上看到一项对几所大城市的在校学生调查显示,有20%一30%的大中小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卫生问题。
    在我国,抑郁症造成的负担已排在各种疾病的首位。15岁至35岁人群死亡的第一位原因是自杀。尤其令专家震惊和关注的是,近两年青少年自杀呈明显的低龄化趋势。
    现在,生活条件越好,文化层次越高,人们对心理卫生的需求也就越迫切。在寻求心理咨询的人当中以20岁至40岁的青年居多,男女比例约各占50%。
    据介绍,由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一些人的盲目行为增多,加之过分追求短期效益,因而失败的机率较高,内心失去平衡,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现在焦虑、压抑、疑虑、沮丧等消极因素,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近年来,心理失衡和心理障碍在生活中已成为普遍现象,构成了对人们健康的最大威胁。
    目前,由于独生子女家庭普遍,家庭和社会对于孩子的期望大,孩子受到溺爱多、保护多、压力多,而动手能力的培养、情操教育容易被忽视,使得现在的孩子心理太脆弱,承受能力差,一旦遇到挫折和打击,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禹春旭中医指出,心理疾患是诱发其他病变的罪魁祸首。像冠心病、高血压、癌症、糖尿病、溃疡病等都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近年来肿瘤病患者人数不断增多,且年龄趋于年轻化,而心理疾患是造成目前人们罹患肿瘤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http:///i/si.php

    心理卫生要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虽然我们还不能像国外找心理医生看病像去看感冒那样方便,但“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应当成为目前大众的心理调节模式。我们应当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学会自助,学会保持心理健康,成为一个身体和心理都健康的人。               

    心理养生将成为21世纪的健康主题。所谓心理养生,就是从精神上保持良好状态,以保障机体功能的正常发挥,来达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
    善良是心理养生的营养素,心存善良,就会以他人之乐为乐,乐于扶贫帮困,心中就常有欣慰之感;心存善良,就会与人为善,乐于友好相处,心中就常有愉悦之感;心存善良,就会光明磊落,乐于对人敞开心扉,心中就常有轻松之感。总之,心存善良的人,会始终保持泰然自若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能把血液的流量和神经细胞的兴奋度调至最佳状态,从而提高了机体的抗病能力。所以,善良是心理养生不可缺少的高级营养素。
    宽容是心理养生的调节阀,人在社会交往中,吃亏、被误解、受委屈的事总是不可避免地要发生。面对这些,最明智的选择是学会宽容。宽容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它不仅包含着理解和原谅,更显示着气度和胸襟、坚强和力量。一个不会宽容,只知苛求别人的人,其心理往往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导致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使心理、生理进入恶性循环。学会宽容就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就等于给自己的心理安上了调节阀。
    乐观是心理养生的不老丹,乐观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性格和心境。它可以激发人的活力和潜力,解决矛盾,逾越困难;而悲观则是一种消极颓废的性格和心境,它使人悲伤、烦恼、痛苦,在困难面前一筹莫展,影响身心健康。
    淡泊是心理养生的免疫剂,淡泊,即恬淡寡欲,不追求名利。清末张之洞的养生名联说:“无求便是安心法”;当代著名作家冰心也认为“人到无求品自高”。这说明,淡泊是一种崇高的境界和心态,是对人生追求在深层次上的定位。有了淡泊的心态,就不会在世俗中随波逐流,追逐名利;就不会对身外之物得而大喜,失而大悲;就不会对世事他人牢骚满腹,攀比嫉妒。淡泊的心态使人始终处于平和的状态,保持一颗平常心,一切有损身心健康的因素,都将被击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