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的各个脏器对缺氧的耐受能力差别很大

标签:
缺氧大脑耐受性循环性缺氧健康 |
分类: 西医 |
当组织得不到充足的氧,或不能充分利用氧时,组织的代谢、功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缺氧。
缺氧的原因有:氧气供应减少,包括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和循环性缺氧;氧气利用能力下降,主要指组织中毒性缺氧。
低张性缺氧(hypotonic hypoxia)是由于动脉血氧分压下降,使动脉血氧含量下降,组织供氧不足,称为低张性缺氧。原因包括吸入气氧分压过低(大气性缺氧 atmospheric hypoxia)、外呼吸功能障碍(呼吸性缺氧 respiratory hypoxia)和静脉血分流入动脉。
血液性缺氧(hemic hypoxia)的原因包括贫血、一氧化碳中毒、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和血红蛋白与氧亲和力增加。是由于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以致血氧含量降低或血红蛋白结合的氧不易释出所引起的组织缺氧。也称等张性低氧血症(isotonic hypoxemia)。
循环性缺氧(circulatory hypoxia)是由于组织血流量减少使组织供氧量减少所引起的缺氧。也称低动力性缺氧 (hypokinetic hypoxia),包括全身性循环障碍和局部性循环障碍。
组织中毒性缺氧(histogenous hypoxia)是由组织、细胞利用氧异常所引起的缺氧。
当心脏停搏后,身体出现循环性缺氧。各个脏器耐受缺氧的能力差别很大,以下是各器官出现组织损害心脏停搏的时间。
大脑:4—6分钟;小脑:10—15分钟;延髓:20—25分钟;心肌和肾小管细胞:30分钟;肝细胞:1—2小时。
另外,心脏停搏后45秒左右可出现瞳孔散大,1—2分钟后可出现瞳孔固定。少数人在心脏骤停后不出现瞳孔散大。
要避免这些器官出现严重的损害,应当在组织的缺血阈值时间内尽快恢复有效地血液灌注。
这就是现场急救和心肺复苏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