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分析

(2008-09-09 18:35:17)
标签:

教育类

就业报告

分类: 三言两语

    教师节到了,在此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对教育类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研究结果。很遗憾,新工作的教师薪资一开始是明显低于全国水平的,据说工作久了,特别是名校老师,就挣多了(没数据不敢说是真的)。我的研究结论是基于麦可思公司的《2007中国应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研究调查》的数据库,是麦可思调查团队和统计团队共同劳动的结果,我只是一个调查与研究的设计人而已。该调查数据是对全国44.5万2007年毕业的大学生发放问卷所得,有一定的统计大数代表性,反映全国的平均水平,不说明某地或某个人的特例。  麦可思已经完成了2008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各专业大类报告及各省报告,以后会在新浪博客的麦可思专栏陆续公布一些我们的研究成果,请大家关注。

    感谢教育部和西南财经大学对该项研究报告的关怀和支持。

  

    祝所有教师,包括我自己,教师节快乐!

 

全国教育类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的核心内容

教育类2007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与2006届相比有所提高

教育类与全国比较

211院校教育类应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非失业率(92%)和薪资(2468元/月)都低于全国211总体水平(93%,2949元/月),其它本科院校教育类应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88%)和薪资(1803元/月)也都低于全国其它本科总体水平(90%,2282元/月)。

 

211院校和其它本科院校的教育类毕业生比较

211院校教育类毕业生比其它本科院校的教育类毕业生整体就业质量较好,表现为211院校比其它本科院校就业率高过四个百分点、薪资高过665元。

教育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分析 

 


教育类2007届大学毕业生所从事的热门职业和行业

名词解释和指标说明:

1)        职业:就业的工作内容和性质。本科毕业生能够从事的635个职业,高职/专科毕业生从事的573个职业(麦可思中国职业分类词典2008版)。

2)        行业:从业所在企业的生产内容和性质。本科毕业生就业的有108个行业、高职/专科毕业生就业的有104个行业,共计109个行业,分布在全国所有行业(麦可思中国行业分类词典2008版)。

3)        热门职业: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中,教育类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职业。

4)        热门行业:中国大学毕业生中就业市场中,教育类大学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行业。

5)        毕业前月薪期待底线:是应届大学毕业生能够接受的最低薪资,也就是薪资底线,薪资底线越高,越不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教育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分析

教育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分析

 

 

 


教育类2007届大学毕业生所从事的薪资最高和最低的职业

名词解释和指标说明:

1)        职业:就业的工作内容和性质。本科毕业生能够从事的635个职业,高职/专科毕业生从事的573个职业(麦可思中国职业分类词典2008版)。

2)        毕业前月薪期待底线:是应届大学毕业生能够接受的最低薪资,也就是薪资底线,薪资底线越高,越不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

 

 

教育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分析

教育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分析 


教育类2007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所在的薪资最高和最低的行业

指标说明:

1)        行业:从业所在企业的生产内容和性质。本科毕业生就业的有108个行业、高职/专科毕业生就业的有104个行业,共计109个行业,分布在全国所有行业(麦可思中国行业分类词典2008版)。

2)        毕业前月薪期待底线:是应届大学毕业生能够接受的最低薪资,也就是薪资底线,薪资底线越高,越不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

教育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分析

教育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分析 

 

 


教育类毕业生中女性就业的薪资歧视在职业和行业上表现较为明显

麦可思(MyCOS)研究发现,薪资上存在对女性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歧视这一现象在教育类专业毕业生中女性就业的薪资歧视在职业和行业上表现均较为明显,即使是教育类专业女性毕业生就业所在薪资最高的职业和行业,其薪资还是低于同职业、同行业男性毕业生的薪资。

总体上来看,教育类专业女性应届大学毕业生本科的月薪比男性同类群体低254元。

 

教育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分析

教育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分析

教育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分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