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屌丝”逆袭的宝地

(2014-03-12 11:14:34)
标签:

保安

大学精神

开放

逆袭

教育

分类: 麦可思研究

“屌丝”逆袭的宝地

  这里是保安哥的逆袭宝地

  大学是什么地方?说它是莘莘学子的航标灯,是知识的宝库与殿堂,是科学家的摇篮,甚至还是爱情的圣地似乎都不为过。现如今,大学被称作是“屌丝”逆袭的“风水宝地”。特别是以校园保安为代表,进入这块“风水宝地”后,他们有人顺利考上大学,有人如愿读研,还有人在大学遇到了自己跨国的终身伴侣。

  2007年7月,来自湖北省阳新县的19岁高考失利青年李才鑫到重庆的四川外语学院当保安,两年后的他已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拥有一群来自西班牙、法国、英国的朋友;2009年12月,来自山东省菏泽市的贾作胜得知在高校当保安有良好的学习条件后,到清华大学图书馆当保安,2011 年考取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还有如愿考入北京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成为一名在册学生的甘相伟,2012年出版《站着上北大》一书,找到时任校长周其凤亲自为该书作序……

  大学不仅仅是在校师生独享的资源,已成为越来越多保安哥的寻梦天堂。大学究竟带给他们哪些校外得不到的东西?

 

  保安哥找到了“决胜宝典”

  起点低并不代表终点低,一场考试也不能决定一个人的终身命运。

  接受本刊记者采访的两位对象,一位是来自苏北地区的武广(化名),脱下保安服后他目前正在北京某高校读大一;一位是来自河南的李立(化名),目前正在南京某高校读研一。一边在学校当保安,一边在空余时间备考,他们最终都完成了人生的漂亮转身。这两位受访者也坦承,“目的是有些功利,进高校当保安就是冲着便于升学”。身处高校拥有旁人无法拥有的良好学习氛围,还能分享旁人难以企及的优质教育资源,这让他们学习起来更有动力。

“屌丝”逆袭的宝地
“屌丝”逆袭的宝地
  在河南某高校做保安之前,李立是名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四考研失利的本科生,知道自己这个专业的就业状况不是特别理想,于是想通过考研提升自己的就业质量。而考研失利后他很清楚以自己的家庭条件父母很难再供他安心复考,听说这所学校鼓励保安考学,于是便来“投奔”。来到这所高校当保安后,果然没让他失望,工作没两个月,他已摸清自己想考研的专业哪位老师哪门课讲得最好,最近学生都在看什么书,近期有什么值得听的讲座,甚至连该专业的课程表他都托熟悉的朋友拿到了手。武广从江苏来北京某高校做保安,也是为了既能挣钱养活自己又能继续学业,他不想因为一次考试失误就永远认输。为了不耽误工作,武广还给自己立下了一个规定:上班时间决不允许自己碰书。在备考的一年里,只要一下班,复习参考书就一定与他形影不离。原本会拿着书到学校小花园复习的武广,后来因被一些学生认出“保安哥”的身份而不敢再去,他说不想引起别人的注意,好像保安学习是天下奇闻,让他觉得浑身上下都不自在,学习效果也不好。如果从学生那里打听到不错的讲座,他会想尽办法弄到入场券挤进去听。

 

  保安哥的美好校园生活

  对武广和李立来说,大学不仅属于师生,同时也属于他们这群小人物。但想从他们手里分得一本羹,还需要自己努力争取。

  比如说一些校外人士来学校开讲座,很多时候都一票难求。他们常常会问自己相熟的学生,请他们帮忙问一下是否有人有入场券却不去。为了答谢别人帮忙,偶尔在食堂花几十块钱请人吃个饭,他们自己却常常要吃好几天泡面。还有就是遇到自己喜欢、崇拜的老师,李立始终觉得自己只是个保安,从不敢主动和他们打招呼,想不到有一天他非常喜欢的一位传播学老师竟然主动微笑着跟他打招呼:“你是李立吧,听不少同学反映你很喜欢让他们帮你给我的课录音,在不耽误工作的情况下欢迎你亲自来听课。有什么问题也不要跟我客气。”这位老师还给当时正在站岗的李立递上了一张名片,他的眼眶立刻红了。从那之后,李立就有勇气多了。只要不影响老师和学生的课堂秩序,不影响到自己的工作,李立常常出现在课堂上。

  武广因为年纪与在校本科生相仿,与其中一些人走得更近。看书累了会到操场与他们踢足球,时间允许会跟着他们到教室听课,平时还会一起到食堂吃饭,分享一下最近看的书。特别是跟着朋友去听课,更是与朋友约法两章:不能把自己的身份告诉其他同学,不与朋友坐在一起上课。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不能让自己暴露身份。他担心自己这个特殊的旁听生会影响任课教师和同学的课堂秩序。因为“分享他们的资源已经让我觉得很不好意思了”。武广心里总觉得有愧疚感。但他喜欢学校的氛围,喜欢和学生“混”在一起。不过,让他感到惋惜的是不少在校生并没有好好珍惜眼前的教育资源,特别是看到不少在校生课堂上玩手机、睡觉,逃课的学生就更不用说了。

 

  魅力大学究竟魅力何在?

  不可否认,保安一心学习必然会给他们的本职工作带来一定影响。如果没有学校的关心和人性化的制度,他们学习的愿望恐怕也很难实现。武广和李立都表示,他们所在的高校保安队为渴望学习的保安,都尽可能地提供了方便,在排班和定岗方面为他们留出学习的空间和时间。

  但也有一个问题令人深思。

  在本刊记者采访过程中,虽然武广和李立对于曾经工作过的学校都流露出深深的感恩之情,但是都不愿意公开学校名称和自己的真实姓名,“既然脱下了那一身保安服,就不想再反复提起过去。”原来,大学虽美但有些人和事也刺痛了他们——好像保安就是最没有上升空间的职业,保安就是没文化、没追求的代名词,保安读书简直是匪夷所思的事情……

  不管怎样,对武广和李立来说,在他们入校之初大学的魅力还仅是美景、大楼、宽敞的教室、丰富的图书资源等这些别处没有的教育资源,一年后当他们离开时,留在记忆中的早已不是这些物质上的观感,而是整所大学的气质以及与在校师生交往的点点滴滴。如果整个社会都能像武广和李立曾经工作过的学校那样鼓励、帮助他们深造,如果每一个小环境都允许人们通过奋斗改变处境,一定可以唤醒更多人的进取精神。这一点,或许是保安上大学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大学本来就是开放的,未来应该更加开放。“屌丝”逆袭的宝地

 

主要参考文献:
[1] 侯莎莎. 北大300 多保安考上大学[N]. 北京日报,2011-09-21(10).
[2] 盘点多名大学“保安哥”:他们今年有点忙[N]. 北京日报,2011-12-27.

 

“屌丝”逆袭的宝地
更多麦可思独家内容、精选高教资讯

请微信扫描以上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公众账号"麦可思研究"

 

如需转载,请注明麦可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