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图片:寻找留住记忆的老城之东大街建设街(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城)

(2015-09-25 08:18:49)
标签:

中原豫东豫中平原县城

街道小巷老城偷拍照片

地名文化城市行人美女

商场医院宾馆街道随拍

建筑摄影人物历史百姓

分类: 乡下见闻

图片:寻找留住记忆的老城之东大街建设街(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城)

       图一:贴了系列的鄢陵老城的照片,作为鄢陵人,宣传家乡正面形象义不容辞,总说破败不堪的老城陈旧模样,不说新城区赏心悦目的景色,似乎对宣传家乡没起到正面的宣传作用。

           博客是弘扬主旋律的,不会不客观地说些偏激的话语。

          老城照片确实不能真实反映鄢陵目前的情况。

           但这些照片可以作为资料我个人保存起来,资料照片有资料照片存在的意义,贴出来应该是无妨的。将来孩子们长大,也好知道鄢陵曾经破败的城区景象,对家乡的不断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能有些直观的感受。

           一直说老城区内的衰败,今天开始前先用几张养眼的美女照片抚慰一下博友的眼睛。

           这是在鄢陵老城内的鼓楼广场内休息时偷拍的。


图片:寻找留住记忆的老城之东大街建设街(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城)
      图二:偷拍下电梯的墨镜美女时万幸没被发现,不然人家不依就麻烦了。

          不过我有两个孩子陪着作保护伞,偷拍时也就不那么紧张了。


图片:寻找留住记忆的老城之东大街建设街(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城)

     图三:鼓楼广场内人声鼎沸,好不容易才找了个安静的角落,没想到还能在这里偷拍几个美女。

         养眼的美女背影看过,拐回来继续进入鄢陵老城寻找老街老巷内的景象。


图片:寻找留住记忆的老城之东大街建设街(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城)
     图四:从关帝庙街到岗梁街再到顺河路,走东关街到东大街,终于在喧嚣的东大街北侧一条很短的小过道里看到一栋相对很传统古老的瓦房。心里有点儿惊喜,虽然开着门,但大白天的也不敢随意闯进人家的院落,悄悄拍几张照片,就赶紧走开了。


图片:寻找留住记忆的老城之东大街建设街(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城)
    图五:到老城区内步行拍了两个小时,就是像找到点儿老建筑,但走遍老城也没见到一处。

       古城鄢陵城内除了文峰塔和文庙戟门,再也难觅古建筑的踪影,这是遗憾的。

       退而求其次,对面的两侧楼房现在也算是老建筑了,十年后,还往哪里找这样落魄的房子?


图片:寻找留住记忆的老城之东大街建设街(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城)
      图六:鄢陵城东街虽然没有古建筑,但很多建筑还保留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原貌,在十余年来城市连绵不断的拆迁建设中,东街的这些照片已经算是值得庆幸的了。西街在一个叫谢连章的县委书记在任时就拆除了,那时候我应该还刚参加工作,一月338元工资,除去吃饭花销,没有余钱,相机是想也不敢想的。

          要是十几年前把西街拆迁前的照片拍下来,现在拿出来看看,那该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事啊!

          不知道摄影前辈们有没有留下些西街的老照片。

          北街前两年拆了,可我住在南坞村,拆迁前没有去拍,曾经的北街在我的眼中也消散了。


图片:寻找留住记忆的老城之东大街建设街(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城)
     图七:鄢陵县中心医院东侧的街道名平等街,地名志上说实在县政府办公大楼东侧,原因是1988年出版地名志时中心医院所在的院落是当时的鄢陵县人民政府。

         ”平等街在县城东北部,县政府办公大楼东侧,南北走向,北起岗梁街,南止东大街,长178.88米,宽6米,黄土路面,系苏岗村委会辖区,多居农业人口。因街南端原有龙王庙(今政府大院东侧),故原名龙王庙后,1936年改称今名(1988年12月《河南省鄢陵县地名志》)。”


图片:寻找留住记忆的老城之东大街建设街(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城)
     图八:平等街对面公厕西邻还有一栋老楼,当初应该属于某个单位的房子,几十年前的居民不会有能力盖这么大的楼房。


图片:寻找留住记忆的老城之东大街建设街(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城)
     图九:鄢陵县中心医院对面是建设街,“在鄢陵县城东南部,南北走向,北起东大街与鄢陵县人民政府办公大楼(现为鄢陵县中心医院门诊大楼)正相对照,南止文庙街东口(现在不‘止’了,直接穿过大浪沟到南岸了,不知道过河后还叫不叫建设街),中间又与小东街、太平街结合呈十字相交。街长567米,宽11米,西侧为县委大院和实验小学,南端东侧为县高中和县初中,东侧为东街街道委员会居民区。北段原无名,因处旧城隍庙(今县人民政府驻地)戏楼后,俗称戏楼后。民国十八年(1929年)旧城隍庙改设民生工厂,取工厂建设之意,将此段命名为建设前街。南端因位于文庙(今县高中、县初中)西侧,故原名文庙西街。建国后,两街合为一体,统称今名。原系土路,因系通往县高中、初中及实验小学主要通道,为便于学生上学,于1984年改铺混凝土路面(1988年12月《河南省鄢陵县地名志》)。”

 
图片:寻找留住记忆的老城之东大街建设街(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城)
    图十:东大街”在县城东部,东西走向,东起东关桥,西止十字街口,长566.47米,宽19米,混凝土路面。自东往西,分别与东马道南、东马道北、平等街、建设街、云瞿街、关帝庙街相通。街道两旁楼房矗立,鳞次栉比,是县委、县政府、县人武部等主要行政单位驻地。分布有县委招待所、百货商店、新华书店、公疗医院、影剧院、妇幼保健所、工商银行等单位。另有许多商业门市部及食堂、饭店等。日间人流不息,市面繁荣,夜间路灯明亮,特别是政府高大的四层楼前和电影院相对,更是热闹非凡。建国前,街道狭窄,秩序混乱,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建国后,改柏油路面,1985年又加宽铺混凝土路面。两旁绿树成行,花坛对称,更显得清洁整齐。是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院务部政委狄文蔚同志的故里(1988年《河南省鄢陵县地名志》)”。


图片:寻找留住记忆的老城之东大街建设街(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城)
    图十一:鄢陵县中心医院,原鄢陵县公疗医院。查1985年出版的《河南省鄢陵县卫生志》,只有鄢陵县人民医院、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所、卫生学校、药品检验所和各乡镇卫生院的资料,找不到点滴关于公疗医院的信息,可能是公疗医院成立较晚。


图片:寻找留住记忆的老城之东大街建设街(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城)
      图十二:鄢陵县中心医院的门诊楼是原鄢陵县人民政府的办公楼,十余年前县政府西迁,县政府成了医院的地盘。不过当初的县政府大院实在没看出大的感觉。


图片:寻找留住记忆的老城之东大街建设街(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城)
    图十三:鄢陵县中心医院西邻的大院落当初可是个神秘之地,计划经济时代的鄢陵县招待所,好像也曾交过鄢陵宾馆,这里可不是一般小老百姓能进的地方,接待过中央领导。

        计划经济时代的痕迹越来越淡化,当初鄢陵最奢华的地方如今成了住院部病房楼,高级领导干部不来这里了,住到这里的全变成了小老百姓。

        听说中心医院要搬家,往西挪了八九里地,盖了新房子,上网搜索,投资近亿元。


图片:寻找留住记忆的老城之东大街建设街(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城)
     图十三:鄢陵县城十字街,每个鄢陵人都会走过的一个地方。

         有机会来还得进城一趟,鄢陵县城内也就剩下东大街、南大街没拆了。前两天进城,看南关街往北都变成了工地,地面全挖成了大坑。

          拍下来些变迁中的照片,将来新城市建好了也能拿出来品味一番。


图片:寻找留住记忆的老城之东大街建设街(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城)
     图十四:新城区虽已建好多年,但最喧嚣热闹的地方依旧留在了老城的南大街。
        南大街”在县城南部,南北走向,北起十字街口,南止南关桥,长638.94米,宽16米,柏油路面。自北向南,分别与和平巷、太平街、彭家坑、文庙街四条街巷东西相通。街道平整笔直,两旁楼房林立,有邮电局、工业局、财政局、二工局、物资供应公司及食堂、旅社、印刷厂、汽车配件厂、农机站、生产资料公司等单位。市场繁荣,车水马龙。南关桥是城内南去的唯一通道(1988年《河南省鄢陵县地名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