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图片乡村:古村的落寞【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柴岗乡汲下村(梨下)】

(2015-06-06 18:03:31)
标签:

豫东平原农村夏天照片

乡下农民田园生活照片

医院看病医生中医治疗

历史文化文物古迹旧址

夫妻孩子偷拍美丽风景

分类: 乡下见闻

图片乡村:古村的落寞【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柴岗乡汲下村(梨下)】
    图一:梨下名声很响。

          从鄢陵到许昌,乡间墙上随处可见“梨下骨科在大队院”“梨下骨科搬迁固城卫生院”之类的广告。

          知道梨下,源于这些无处不在的墙体垃圾广告。

          刘老师腿疼,到县医院看看,医生说不碍事,注意保暖,没必要治疗。

          大医院的医生不让吃药,不让治疗。

          刘老师心里不踏实,想去爱在农村墙上做广告的梨下村看看。

          我同意了。

          上网搜扶沟县梨下村,怎么都找不到。

          查卫星地图,在扶沟县固城乡东北方向看到一个汲下村。

          莫非汲下村就是梨下村?

          汲下村可不得了——这个晚一会儿再说,先说看病的事儿。

          骑着摩托车叮叮咣咣一路颠簸到了汲下村,证实了猜想,梨下村就是汲下村。

          找到满地垃圾充满异味儿的医院,凌乱的屋子里已经坐满了病号儿,排队等候,一直到了临近中午。

          医生看看,说,拍片子。医生看了片子,说,这得综合治疗。

          开了票,又去交钱,四百多,拿出来三盒注有“国药准字”字样的药,又有一副膏药。

          收费的说,到北边做蜡疗。        

         

图片乡村:古村的落寞【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柴岗乡汲下村(梨下)】
    图二:这位老先生是做蜡疗的医生,端来一盒黑乎乎的东西,热腾腾地糊住刘老师的膝盖,再用一条破毯子捂住双腿,说这就是蜡疗。

          蜡疗需要半小时,递给他一支烟,就与他闲聊。

          想起前些天作家葛国桢老师给我发信息,让我打听扶沟县古时曾有的建雄镇、义声镇的情况,就向老先生打听。没想到他竟说听说过,但再往下问,他就不了解了。

          他也奇怪我一个外县人怎么对扶沟有一些了解,两个人坐着就说起了扶沟的一些历史往事。

          他说的一些问题我多在资料上见过,不过他的说法更多地带了些民间故事的色彩。

          他说扶沟县城先后驻过四个地方。

          他说,扶沟县城最初在韭园镇烟雾山,因为那里没有“囚地”,县城就搬到了这个汲下村。搬到汲下村后,因为汲下一带没有红砂土,判了死刑的囚犯意见很大,认为不在红砂地砍头不好,因为这个,县城又搬到了扶沟县固城乡。县城搬迁至固城后,还是不安宁,监牢里的囚犯常常意外死亡,于是扶沟县城才搬迁到了今日的扶沟城所在地。

           我说起了“东有扶亭,西有洧水沟,故名扶沟”,他立即补充,说扶亭是唐朝时候的(秦汉置扶沟县,已有扶沟之名,他的唐代说自然是错的,不过,我没有纠正他),那时候朝廷每隔十里建一个亭,来往人员可以住在里边。每隔二十里建一个厅,不管是谁,没地方吃饭了,到那里可以随便吃饭不掏钱。

          ——民间传闻多有讹错之处,但汲下村曾经是一座县城的治所却是千真万确的。

 

图片乡村:古村的落寞【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柴岗乡汲下村(梨下)】
    图三:这个就是梨下村——标准的地名应该是汲下村。

          《汉书》卷八地理志载:“颍川郡新汲县,宣帝神爵三年置。”

          也就是说,2074年前,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新汲县诞生了。

          新汲县的治所就在“曲洧城”,也就是今天的扶沟县柴岗乡汲下村,老县城的位置在村东。

          查阅了手头几乎所有关于扶沟县城治所的资料,特别是郝万章先生的《关于扶沟建县时间的考证》一文和邢长顺先生发表于《扶沟文史资料第九辑》中的《扶沟县城何时由小扶城前来》一文。两位前辈引经据典,对扶沟县历代志书所载的资料进行了考证,纠正了之前一些资料的错误。

          扶沟县历代的史料和今天许多的资料介绍,多是“汉高帝十一年(公元前一九六年)建扶沟县”。而据郝万章先生论证,扶沟建县应是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嬴政称始皇帝的公元前二二一年)统一全国后分全国为三十六郡时所置。篇幅所限,不能长篇大论拿出郝先生的文字,不过据我看郝先生的论证,是客观、有理有据的。

          从两位老师的考证看,目前百度百科里扶沟的介绍也是有错误的。

          扶沟的第一个县城是在今天的崔桥镇古城村(秦汉时期称谷平乡小扶城),时间是公元前二二一年,名字就叫扶沟。

          公元前五九年,新汲置县。

          新汲县成立的时候,是和扶沟县并存的。

          西晋武帝咸宁五年(公元二七九年),废扶沟县,并入新汲县——也就是说,这个时候,没有了扶沟县,只剩下了新汲县。 

          新汲县废除时间是在隋朝大业末期(公元六一八年之前),也就是说,新汲县存在时间在五百五十九年之内。       


图片乡村:古村的落寞【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柴岗乡汲下村(梨下)】
   图四:曾经的繁华早已遥远,遥远得已经无法寻找到点滴的痕迹。

         新汲县城在千年前该是怎样的喧嚣,两千年过去,留下的,也只是一声叹息而已。

图片乡村:古村的落寞【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柴岗乡汲下村(梨下)】
    图五:综合疗法就是吃药、蜡疗、扎针、打针。

         
图片乡村:古村的落寞【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柴岗乡汲下村(梨下)】
    图六:扎针很疼,刘老师直掉泪,我只能不停轻拍她的脸颊安慰她。

          针扎上,又把几根针拢在一起,在上边扎上一块艾草做成的东西,点燃,应该算是艾疗了。

          艾草块烧完,拔下针,又去另一间房,要往骨头缝里注射什么液体。

          骨头缝不好找,针头在里头摸索了一会儿,才扎进了骨缝里,终于把一管药水注射进去了。

         
图片乡村:古村的落寞【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柴岗乡汲下村(梨下)】
    图七:治疗结束,已经中午一点。

          到村里看看,脏兮兮的街道上也没啥像样的饭店。

          骑上摩托车回家。

          途径扶沟县固城乡,在计生办楼下的一家小饭馆吃饭,要得挺贵,也没啥滋味,简单吃过饭就走了。

          终于到家了。坑人的路况让俺一家三口到家就躺在了床上。

          天刚黑,刘老师说不能走路了,赶紧给那位大夫打电话,他说不碍事,明天就不疼了。

          刘老师瘸着腿上课,疼了五天,终于没事儿了。

          刘老师说,再不去了。


图片乡村:古村的落寞【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柴岗乡汲下村(梨下)】
    图八:拿回来三小盒药,一看都是公办医院买不来的东西。

          我不想让刘老师吃,她嫌可惜,说,四百多块钱都花了,这点药就吃了吧!
          如果汲下村发现了新汲故城遗址,也许我还会再到汲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