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一:人这一生,总有几个人是应该铭记的。
我喊他哥,因为他是妻的表哥。
我与表哥不熟,十年间也就见过三两次面,亲戚们匆匆在一起吃顿饭,还来不及叙谈就告辞的见面。
表哥在南粤大地一个叫黄江镇的地方打拼,吃过苦,受过罪,后来做生意,终于有所成。
我们从不联系,因为他忙,因为我忙,也因为我们相距数千里走在两条绝不可能交集的两条线上。
我们只是亲戚,生活在不同环境里的亲戚。
地域、生活距离太大,我觉得我们不是朋友。
那天他突然给我打电话——这似乎是我们第一次在河南和广东之间电话联系。
他说他明天到家,问是他到我这儿还是我去他那儿。
我说我去你那儿吧!
二十多里路,骑摩托车带着妻儿去了。
进了堂屋,他从套间抱着个盒子出来,递给我,说,送给你的。
我楞了一下,看清了这是一部崭新的单反相机。
我不知道说什么。
——我没法说谢谢两个字。
——这么贵重的东西,他从东莞带到老家,我客套推让也不合适。
他说,看到博客里你有买单反相机的愿望,就帮你实现这个愿望。
我的心情难以名状。
表哥的父亲生日的时候,我陪着妻儿去了现场,拍下一组照片,也算是表达一点我的心情。
可惜的是初学单反,用得不熟练,又是室内拍摄,图片效果很一般,心里觉得遗憾,但又无法弥补。用自己的另一个相机拍的照片在往电脑上复制时竟然意外删除,心里更是懊悔自己太不小心。
拍下那么多照片,只留下不足百张能用,今天选几张贴出来。

图二:姨和姨夫有一儿一女,都有不错的事业,今年姨夫六十六岁,按照农村习俗是要隆重庆祝一番,于是表哥和表妹两个家庭邀请了亲朋好友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为老人送上了祝福。
表哥人很孝顺,是那种少有的孝顺,逢年过节亲戚们走动时,我能感觉到他的与众不同。他对父母和亲友的关心不仅仅表现在话语间,他是用心在做。
他是个热情、善良的人。也许这就是他事业有成的原因吧!
姨夫的生日,作为外甥女的刘老师自然要送上自己的祝福和一份心意。

图三:好像是寿星的哥嫂。

图四:桌位都是提前安排好的,一个大家庭坐在一起。

图五:歌舞来了。

图六:表哥给寿星拜寿。

图七:表妹和妹夫与寿星合影。

图八:表哥的儿女献花。

图九:表妹的两个孩子给姥爷拜寿。

图十:舞台上拍照的是我。

图十一:邀请的演员表演的节目赢得了在场许多宾朋的掌声。

图十二:摄影师我认识,是承办这次庆典的公司老板的亲戚,赶上五一假期,亲戚的公司忙不过来,他就来帮忙了。

图十三:看起来唱歌很投入的样子。

图十四:到场祝贺的亲友。

图十五:妇女儿童坐一桌也是不错的安排。

图十六:品尝着美食,欣赏着文艺节目,很享受。

图十七:中国戏曲小梅花奖得主,新郑人,现在郑州拜师学艺,这次受邀来鄢陵,唱了一段马派《花打朝》和桑派《对绣鞋》,又送上了二胡才艺。

图十八:花都庄园是鄢陵的第一家三星级以上酒店,年头儿多了,赐富中原国际大酒店、花都温泉度假区、花溪温泉酒店等后来者的崛起,夺去了不少花都庄园曾经一枝独秀的风采,不过花都庄园有其谁也无法替代的优势。面积特大,整个酒店都被绿植覆盖,又有小桥流水木屋别墅,再有与花博园的融为一体的地理位置,其吸引力依旧是不减当年的。

图十九:贵宾楼在花都庄园的最深处。

图二十:新盖的这个方楼不知道是干啥用的。

图二十一:这两位身材矮小的演员表演的是头倒立喝下一瓶啤酒,不容易,接着又表演了双簧。
观众素质还是比较高的,没有人因为他们的身材而表现出好奇,而且还送上了热烈的掌声。

图二十二:台下的小观众。

图二十三:亲友与寿星夫妇交流。

图二十四:大家庭的全家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