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一:卢老师打来电话,我在忙碌。
这样忙着忙着就几个月没见面。
前两天卢老先生又打来电说,开门见山:“占永,你抽空来一趟吧!”
自从我在报纸上和博客上发了关于卢老师的文字,很多人都知道了隐于豫东小村的他。前年,他生病住院,还到了郑州治疗,按他的话说,差点过去。
数年交往,自然要去探望,顺便就拍了卢老师的照片,回家贴网上时,说了他生一场大病的事情。
没想到近两年过去,这三两个月接二连三还有相识或不相识的网友给他打电话,非常关心他“病好了没有”。
卢老师说,占永,你来给我拍几张照片,顺便给网友们说说,生病是很久前的事情,早已痊愈。

图二:周六我休息一天,一家三口赶紧进城忙碌装修新房的事情,下午挤出时间到了文学前辈君山先生家见面,之后就等待公交车匆匆返回南坞村,到南坞村时,已是傍晚时分。
刘老师已开始准备晚饭,我说,先不做饭,咱去卢老师家。
周六不去,周日值班,就更没时间了。
摩托车坏了,就骑自行车。
出南坞村,穿过卜寨村,又经过一片坟地,再往北走几里地,到了卢庄村西的一个十字路口。
冬日夜晚天气显冷,不过有月光,行走在无垠的野外麦田间,看着远处闪烁的灯光,抬头是深邃的夜空和静静的繁星,觉得景色很美。

图三:来了,卢老师拿出他新创作的画作让俺一家三口欣赏。

图四:他递给我一支烟,自己也点上一支,抽着说着。平时不抽烟的我,与他见面时也会抽上几支陪他。
毕竟年逾七旬,他说现在腿脚又不如以前了,不能走太长的路。

图五:今年冬天他停了画笔,天气冷了,他也想歇歇。去年的这个时候来见他,他还是每日必画的。

图六:中央教育电视台在网上看到了卢老师的事情,这段时间已来卢庄村两趟,昨天又来,要录制卢老师的梅花,说是制作一个梅花的专题,卢老师的作品是其中的一部分。
卢老师想让我去,但我因公忙碌脱不开身,无法到现场陪同。
他原习油画,六十多岁得了偏瘫,治好后就弃了油画改为中国画。
中间的下山虎是前些年他用广告色画的,画在一张广告纸的背面,自己“装裱”了一下。

图七:墙上的是徐悲鸿的马,前些时候一位求画者来时送的,说是电脑制作的。

图八:卢老师说,前段时间他连续画牡丹,都收起来了,用塑料袋子包着放进了箱子。
他要扒出来让我看,我赶紧拿了电筒,他翻箱倒柜地终于找出,交给我,没想到会有这么多。

图九:让孩子拿了相机,给我们仨和《国色天香》合影。

图十:一件件翻看着老先生的作品,心里隐隐有些担忧,他的身体日渐孱弱。
已记不得第一次见面是在哪年哪天,记得的是交往中的坦诚愉快。我敬重他,老先生也喜欢我.老先生愿意我能经常看看他,陪他说些艺术上的话题(虽然我是美术的门外汉),陪他抽几支烟,一起到村外的小饭馆吃一碗烩面。
只是,他长我近四十岁,必然早我而去,每每想及此事,心中总有不舍。
这是忘年之交的遗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