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一:家里的五亩半地多亏了她。
一个女人,遇上一个不懂耕种的笨拙之人,她有操不完的心。春种秋收,夏管冬理,都需要她的提醒和催促。偏偏我对种地总是不开窍。该打农药了,她陪我到农资店买好农药,陪我到地里告诉我一桶水配多少药。该施肥了,应该买几样化肥,每样化肥买几袋,施肥的小耧下肥量怎么调试,一垄地合多少斤,都得靠她在我身旁帮忙。什么时候应该干什么农活儿,我全然没有概念,她不嫌我笨,总是督促我干好她力不能及的一些农活儿。我知道她的辛苦,所以,浇水、扛袋子等体力活儿和影响她身体的农活儿不管再冷再热我尽量不让她碰。
一块玉米地里的野草疯了一般长,我基本顾不上,她一个人早上早早起床上地薅草,傍晚了再去,天黑了才回家,很累,但没有因为我的不管不顾而争吵辩论。
没有农活儿的时候,她心情会很好,想着做点儿什么好吃的让我和孩子过瘾。
这个女人,我不知道怎么说她。
图二:2013年6月26日傍晚,还是她一个人到玉米地里干活儿。天色越来越晚,我没了事儿,骑着自行车赶到了地里。从地头一直快走到她身旁了,她才发现了我,非常高兴,说:“你咋来了?”我不知道说什么好。
可能是出来得太慌张,她穿的是我的两件旧衣服。

图三:俺家的玉米长势还是不错的,这些离不了她的辛苦付出。

图四:她说,快该回家了,你别动手了,歇歇吧!
我说,你给我照张相吧!
她拍拍手上的泥土,接过相机,给我拍照片,拍了一张,说,没拍好,又给我拍。
她说,你也晒黑了。
我觉得她像我手中的草,没有娇艳,却充满生机,在烈日下坚强地存在,绽放的是她的浓烈的绿色。

图五:夕阳西下,汨罗江河堤上的杨树拉起了一张无边的幕墙。有她在身旁,我的心能平静下来。

图六:今年春夏一直缺水大旱,气象局曾多次预报中雨、大雨、暴雨,但最后全部落空。
庄稼五月至七月上旬最需要雨水,偏偏这时候的天气雨水最少。到了七月下旬之后,玉米等大部分庄稼都不需要太多雨水了,而这个季节反倒进入了汛期最厉害的“七下八上”。

图七:去年秋天播种小麦的时候她就说,要留下一片地种点儿小白瓜,到了夏天可以不用上街花钱买瓜了。

图八:甜瓜长得很旺,她说等到结果时,会非常多,我随便吃也吃不完。

图九:生物真是神奇,因为不能像树一样挺立,就生出这可以帮助攀爬的触须来。
图十:刚开花结果,看着就非常诱人。
图十一:她摘了几个瓜装进草帽让我拍,说一会儿洗洗你尝尝,非常甜。
图十二:她还要做晚饭,走出玉米地,我们一起沿着河边的小土路回家。
图十三:她总是腰疼,到医院看看找不到毛病,有时又腿疼,却始终没能治好。
因为种地,我们也有作难的时候,两年下来,她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跟我商量,明年不种地了。
图十四:去年天气不顺,秋季雨水太多,庄稼淹死不少。今年依然不顺,旱得厉害,党庄路口的池塘已经见底了。往年,这个坑塘很少完全干枯的。种了地,才知道书里头说的“风调雨顺”实在太难遇到了。

图十五:从村东进入南坞村,要穿过整个村子才能到村子西头的家里。

图十六:留学美国的新浪网友小赵的家,给小赵拍过南坞村,那时候还不知道这里是小赵的家。

图十七:南坞村十字街东侧新开的一家新世界购物广场。

图十八:南坞村北街同东街一样,生意少,人流少,显得比西街冷清许多。

图十九:西街是南坞村的核心所在,商贸零售业主要都集中在这条街上。

图二十:到了这家好又多量贩,她下车去买馒头,我在路旁等她。

图二十一:回望东街,一街静寂,一如我的南坞村的十年生活,从波澜阵阵到一潭静水,我也淡淡地融入了有冷有热的我的乡村日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