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桥北张村挨着俺的老家顺羊村。
隔一条河,叫老潩水,河南岸,是顺羊村,河北岸,是桥北张村。
“桥北张在县城西南19.5公里,老潩水北岸。西界临颍县。属河北谢村委会。668人,汉族。耕地1008亩。因村南老潩水河上有座石桥,又以张姓居多,故名。聚落呈东西长方形,面积约10万平方米。东西主街一条长350米。居住集中,布局严整,多为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北与河北谢村一路之隔。以农为主,产小麦、棉花、烟叶等。半数以上村民从事各种木工家具制作。村东有林荫道北通后杜村,南通顺羊村。”
——资料来自1988年12月版《河南省鄢陵县地名志》。
图二:下了顺羊桥,就是桥北张村的村标。
桥北张的村标民政局给弄错了,成了“桥北”,实际上是桥北张村。
图三:骑摩托车经过的这个位置,多年前有两棵不知生长了几百年的大树,高大茂密,有点儿遮天蔽日的气势。附近几个村子的人都知道,树上“住的有东西”,没人敢碰,没人敢摸,甚至,孩子走到这里,大人还会交代,不让多说话。
现在,树没了。
图四:我在家上学的时候,桥北张村东十字街这个位置两边还显得空旷,现在临街都盖上了房子。
图四:过了十字街,没多远,就是河北谢村。
桥北张村与河北谢村,说是一路之隔,其实,走进去,完全找不到分界线的。
外人走到这儿,根本就看不出来这是两个村子。
图五:过了桥北张村十字街,十来米,是一家摩托车、电车的店铺。
店铺的老板,是我初中的同学,每次从这里经过,还总是要停下来聊几句的。
他的生意好像总是挺不错的。
图六:关于桥北张村,我儿时就是有些记忆的。
小时候,刚记事儿,就跟着姥姥住。姥姥家在河北谢村,与桥北张村的人家,隔着一座院墙。
一次,跟着姥姥到了桥北张南头儿的一个院子里,三间低矮的老式瓦房,有不少人都在屋子里,女人居多,表情严肃,没人多说话。我站在门口往里看,屋子里光线很暗,有些阴森、诡异。
屋子里一个女人突然放声大哭,哎哎呀呀地唱。
我怕极了,只想赶紧离开。
——我儿时的记忆碎片,极少,这件事却一直印在脑海。
结婚后,我跟孩子妈妈说起这件事,她说,这应该是农村巫婆跳大神。
千万别带孩子到这种地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