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一:夏天的时候,连续几天的雨,庄稼淹死了一些。
淹死的直接后果,严重的,当即连根拔,颗粒不收。
稍好点儿的,没死透,半死不活地长在地里。
其他庄稼还长得正旺,半死不活的,早早就熟了。
小尖椒淹死了有几分,前两天,孩子妈妈去地里,把淹死的小尖椒先薅了,带回了家。
在院子里摘,分了三种。
丰收不丰收,全看这大红的辣椒了。
——每亩地若是丰收的话,能收三四百斤,好点儿的,能有五百多斤。
但前几天有位博友说,他们那儿每斤2.5元。
若是这样的价钱,除去投资,每亩地也就能卖六百多元。
——忙碌一年,还要陪钱的。
若是把这半盆红尖椒晒干,可能也就一斤左右。

图二:二红的小尖椒,价钱就更便宜了。
希望今年的价钱能高一点儿,别2.5元一斤(中午问了人,才突然明白过来,这2.5元一斤,卖的是湿辣椒,晒干的话,现在的行情是五块多,比往年旅游下降)。

图三:这种,是花皮,价钱比垃圾强点儿。

图四:夕阳下的刘老师,更像是一个勤恳的农家女人。

图五:人说,秋后的蚂蚱,大概就是说它了。
到了秋后,老了,还好一点儿,这个蚂蚱,还非常稚嫩,翅膀刚长好,秋天就来了。
只管长大了,生命的终点也到了。

图六:但草坪里的马蹄金儿长得还不错。
今年夏天撒的种子,不知道是不是一种越冬的植被。

图七:门前的菜地里,刘老师种了一小片儿花生。
花生是黑花生,今年年初给一家农业公司拍图片,人家送了一箱。刘老师就留了点儿种子。

图八:下雨之后,小尖椒淹死了一些,补种了玉米和芝麻。
芝麻成熟,“杀”了,搁在窗外,每天拍拍,拍下来一点儿芝麻粒儿。
种了芝麻,更深切地体会到戏里头“芝麻大的前程”这句话是多么深入生活。
芝麻这玩意儿,太麻烦了,弄了几天,才收入了半碗。

图九:“打”了一星期,才弄下这么丁点儿。
芝麻是两种,一种黑,一种白。
因为长在一起,授粉时,彼此影响,就杂了。
黑的还黑,白的就不纯了。

图十:秋意渐浓,天气转凉,庄稼马上要收割,忙碌的季节到了。
希望能多有个好行情。
希望能借着这五亩地,多收个三五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