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一:今儿是今年的第一天,贴图片之前,想了想,就以俺一家三口儿下地干活儿开始吧!
2012年,可能会是我三十三年来最辛苦的一年。
秋天的时候,我接下了五亩地,开始了要定期不定期下地劳动的日子。
上班到今年,已是第十个年头儿了。
还没有脱离穷人的身份。
刚好,同在南坞村的岳父大人到城市里带孙女,加之又身体吃不消,就把五亩耕地给了我这个写了十几年文字的弱书生。
当然,有妻弟弟媳,我和妻也不能白种地,租地的钱,还是要给的。
种这五亩地,希望明年能多挣三五千元。
脱贫致富,是我和妻的最大目标。
现在,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明年别出现天灾,能风调雨顺的话,最好。
给孩子在地头儿拍下一张图片,得让孩子知道,天天吃的饭,不是从天上来的,每一个馒头,都得经过八个月的辛苦劳作才能端上餐桌的。

图二:冬天,麦田里的活儿很少。
这次,是犁辣椒畦。
上午不行,天气太冷,麦田里的土都上冻了。
吃过午饭,推出三轮摩托车,抬上自制的人工推犁,妻儿坐上车,出发。

图三:我家的麦田,在汨罗江畔。
河里有水,孩子在地头儿,总是放心不下。
就对孩子说,爸爸妈妈干活儿,你拍图片吧!
孩子跟着我,经常见拍图,也能学着拍图了。
再次给孩子说了角度、逆光、选景的注意事项,就开始了。

图四:边儿上的一垅,可能是收庄稼时的车路,太难犁了。
走十来米,就得歇歇。

图五:这一块儿地,有三亩,十二垅,总是歇,也不中啊!
干吧!
种地不是其他事儿,可以推可以让,你少走一步,就有一步犁不到。
犁得浅了,过罢年种小尖椒,椒苗是没法成活的。
所以,还得尽力犁得深一些。

图六:地头儿的一溜儿杨树,是种在汨罗江的河堤上的。
此汨罗江,非那个写诗不错的屈原自杀的著名的汨罗江。
此汨罗江,是条不是很长的小河儿。
但此非著名汨罗江的得名,确实跟那个著名汨罗江,还真有点儿关系。
古时,南坞村北,有一河道,名唤络河。
这条河挨着络河故道,因络河与汨罗江读音相近,后来,此河逐渐被百姓喊作了汨罗江。

图七:下地前,在家里带了三个苹果,两盒牛奶。
但没想到冬天犁地这样费力,来了二十分钟不到,苹果就吃完了。
没办法,也没带水,只好渴着干活儿。
——晚饭,我饭量大增。

图八:干干歇歇,还不错,边上的犁着有些吃力,以后的,好一些,速度就加快了。

图九:借着休息的时间,我拍了几张。
坐在汨罗江畔,拉近镜头,拍了不远处的南坞乡后石村。
后石村与南坞乡党庄村早已融为一体了。
我家的麦田,就在党庄村后。
手拿着拍图,也没三脚架,拍得很模糊。
下一张,还可以。

图十:远处的南坞乡南曹庄村,离得挺远的,把相机放在摩托车上,拉近镜头,拍的效果,还挺不错的。
那么远的路口和房子,竟然都挺清晰。

图十一:拉近镜头,拉到拉不动了,感觉人都快到村口儿了。

图十二:偷拍地里劳动的农妇,似乎被发现了。
但因为离得很远,我没紧张。

图十三:夕阳西下,活儿没干完,收拾农具,让孩子和妻上摩托车。
回家。
妻的胳膊酸了两天。
——也是没办法的事儿。
嫁给了我这个不会挣钱的家伙儿,只能跟着到麦田里干活儿了。
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这个老牛般伺候我的女人,我越来越少了争执。
对一个管你吃管你穿管你住管你洗脚管你有个温暖小家日日夜夜伺候你还很体谅照顾爹娘的女人,多些包容,是很有必要的。
——况且,这个世上,所多的,都是如我般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
有个女人,真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