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一:难得出门,出门了,就想出个远门。
国庆节,由老婆大人陪着,骑两辆自行车,带着孩子,出许昌市鄢陵县境,经周口市扶沟县,到了周口市西华县聂堆镇的女娲城。
女娲城遗址虽是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但女娲城的现有建筑系民间资金投入所建,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但建筑群规模还是不错的,只是宗教迷信气息太浓,文化氛围太淡薄了。
女娲城好几进院子,这是在倒数第二进的院落里,遇到了这位老人。
我对道教所知甚少,就问老人,老人不能很详尽地解释,但也能说个大概方向。
老人问我们来自哪里,妻说许昌鄢陵县,老人说,建这座女娲城出钱的,就是鄢陵县陶城乡人,这个人,就是女娲城的负责人。
因为日程安排是夜宿西华县城,我们一家三口匆匆看过要走,老太太还问:“恁给这儿吃饭不?”
谢绝了老人的好意,我们走了。

图二:玉皇大殿院内,远远就看到这突兀建筑,我还一阵纳闷儿,这到底是什么建筑?

图三:沿着陡峭的梯子爬上去,伸头网上看,文昌阁。
——女娲城的神灵特别多,但最难拜的,就是这位文昌星君。
大学早就洪水泛滥般扩招了,扩招的甚至有人说现在的本科生水平还不如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专生。
大学门槛被人一脚给踢开了,但想考个能学真东西的好大学,心中有神的那些民众,恐怕还得爬上这陡峭的小阁楼,蜷着身子给这位不会动的“教育局长”磕头上香。
中国古代有叩拜之礼,随着帝制的结束,这种礼只有在结婚时叩拜父母和长辈故去时叩拜,其他时候,是不能随意用的。
但许多人的骨子里,还是在天天磕头,难以抬起。
大学扩招应该是好事儿,但不能教育出一代接一代总在磕头的民众。

图四:地母殿,还是第一次见到。
问值班的那位老太太,老人说,地母娘娘就是管咱老百姓种地的。
有人说,地母原先可能是男的,因为中国的传统思想,认为天为阳,地为阴,故唐代以后,这位负责天下土地耕种的“农业局长”就演化为女性了。
不管男的还是女的,只要办正事儿,老百姓就是欢迎的。
若是光吃烟火,不为农民服务,恐怕可有人把这不办事儿的泥胎给砸了。

图五:这位,一看,身上伸出那么多手,不用问,中国人都知道,是千手观音。
不知道为啥,千手观音又叫“三皇姑”。
皇姑者,帝王之姊妹也。
还是贵族出身哩!
既然有三皇姑,不知道二皇姑和大皇姑在哪儿上班。

图六:女娲圣母。
一群人伺候着,还有大扇子在后头举着,不用说,地位是相当高的。
一般神仙,不可能有这待遇。
女娲更不用说,就是那个会捏泥人儿的人面蛇身的女神仙。
根据不知是谁瞎编的故事记载,咱这些中国人,都是这位女娲娘娘捏的泥人的后代。
泥人儿都得喊她妈,那她就是咱的始祖的妈。
显然,还没有那个外国人说的老祖宗是猴儿的传说可靠。

图七:女娲一生做了两件大事儿,一件,是造了人类,地球上因为她,有了活生生的人。
另一件事儿,也不简单,说天塌了个大窟窿,女娲弄了好几车皮的石头蛋子把这个大窟窿补住了。
不知道看这篇博文的朋友们有没有干过需要仰脸的活儿,比如抬头打扫房顶的灰尘。干过这种活儿的话,你肯定知道,这种活儿,特别累人。
女娲娘娘补天,不用说,天天都得仰着脸干!
累呀!
原来,神仙也知道干活儿累。
于是,这座层层进进院落的女娲城里,就有了女娲盖被子睡觉受人间香火供奉的独特的风景。
虽是无神论者,走近卧室,我还是不觉间轻了步伐。
不敢上前,竟然有了怕惊醒这位辛苦女神的念头。
拍了一张,小心翼翼地退出了房间。
一向好奇的我,没有上前细看,唯恐亵渎了这位女神。
——虽是虚幻的人物,但她是为百姓而苦为百姓而累,便心生敬畏。

图八:值班的老人说,这张画,是女娲娘娘当姑娘时候的模样。

图九:女娲城里,供奉最多的神灵,自然是女娲娘娘。
但,似乎每个塑像都有不同的模样。
神在心中,即可。

图十:十二老母殿。
这十二位女性领导,主管人间妇女、儿童、婚姻、家庭的各项事务,有点儿妇联、民政局、关工委等部门领导的意思。
十二老母分别是:西天老母,观音老母,无生老母,泰山老母,送子老母,金身老母,出山老母,劈山老母,托天老母,文殊老母,普贤老母,地藏老母。
中国的女神仙,似乎都是容貌端庄、典雅、大方、丰满的模样,不用看,肯定是这样。
时间紧,还得往西华县城赶,不能往里瞻仰了,匆匆走过,踏上进城的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