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图片乡村:鄢陵县南坞乡耿屯村、卢庄村、北坞村

(2010-10-12 14:00:38)
标签:

许昌

鄢陵

村委会

党支部

村党支部书记

农家书屋

文化局

分类: 乡下见闻

图片乡村:鄢陵县南坞乡耿屯村、卢庄村、北坞村
    图一:昨天,接到县文化局通知,10月16日要检查农家书屋。身为乡政府文化站长,自然责无旁贷,马上通知四个农家书屋所在村的支部书记。按照领导要求,今年新建的三个农家书屋需要相关照片,今天上午,就带上相机,骑上摩托,先去卢庄村,又去北坞村,最后到耿屯村。

    拍了二十多张,选了一些,准备贴出来,贴时,提示说“超出限制”。应该是图片太大了,也不明白,到底怎样才能修改,只好放弃。

    这第一张,是南坞乡耿屯村的支部书记,姓刘。我到的时候,他正在村委门口忙着晾晒豆子。


图片乡村:鄢陵县南坞乡耿屯村、卢庄村、北坞村
    图二:到北坞村委会时,大门口的一位老妈妈说,支部书记在地里干活儿,还没回来。等了一会儿,拍了几张图片,我把带去的表格交给老太太,让她转交支部书记,就走了。

    
图片乡村:鄢陵县南坞乡耿屯村、卢庄村、北坞村
    图三:这是南坞乡北坞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大院的大门。

    村务监督委员会是今年新成立的,刚挂牌。


图片乡村:鄢陵县南坞乡耿屯村、卢庄村、北坞村
    图四:在北坞村小学大门对面,有一个挺大的池塘,还好,没污染。


图片乡村:鄢陵县南坞乡耿屯村、卢庄村、北坞村     图五:南坞乡北坞村小学。学生正上课,闲杂人等自然是免进的。

图片乡村:鄢陵县南坞乡耿屯村、卢庄村、北坞村
    图六:到南坞乡卢庄村,支部书记到马栏镇办事儿去了,打电话找村里的会计,钥匙又让人给拿走了。

    进不去,拐到村委会大院后边居住的我曾写文字介绍过的农民画家卢广继老先生的瓦屋里闲坐一会儿,卢老师说说他新的画作,又说去文联开座谈会的事儿,抽一支烟,我告辞走了。

    上午的最后一站,是南坞乡耿屯村。


图片乡村:鄢陵县南坞乡耿屯村、卢庄村、北坞村
     图七:这个图片,是准备发到文化局的其中之一。


图片乡村:鄢陵县南坞乡耿屯村、卢庄村、北坞村
    图八:耿屯村村委办公楼。

    楼梯上的,是我儿子。早上送他到位于南坞乡彭庄村的幼儿园,在门口,突然哭了。想想,轻易不到村里跑跑,让他跟着玩玩也好,他就全程陪同了。

   
图片乡村:鄢陵县南坞乡耿屯村、卢庄村、北坞村
    图九:耿屯村两委会议室。

    农村的村室,都是一室多用。上边领导不知怎么想的,动不动就要乡村两级制作版面,挂一年两年,甚至挂上两月,就闲置了。

    现在没有农业税了,乡里没钱,村里更穷,但还得按上级要求办,大多情况下,都是乡里掏钱在县城制作好了,送到村里。

    所以,建议省市领导多到基层走走,别光检查,主要还是调研,跟群众沟通沟通,跟基层的干部交流交流。

别来了,黑这个脸,这个不好,那个不当,或是来了,笑笑,说一句干得不赖,吃顿饭转身走了。

    那样不好。

    省市领导需要静下心来,到基层不光是指导,其实也应该是学习。

    至于中央机关,更得多下来走走,别把下乡当负担,也别把下乡当休闲。

    下来了,或来学习,或来指导,或来送资金送项目,总要干点实事吧!

    要干实事儿,建议首先别叫俺弄恁些版面。

    在基层,最没用的,就是版面。

    没敢跟中央和省市领导汇报过,我家的洗澡间,就是在瓦屋前用两块废弃的版面遮挡捆绑而成。

    希望不会有省市机关里的领导看到,要是领导看见这个,再生气了,把我饭碗砸了,我就真没地方洗澡了。

    
图片乡村:鄢陵县南坞乡耿屯村、卢庄村、北坞村
    图十:来个耿屯村的简介吧!

    耿屯,在鄢陵县城南25.5公里,南坞乡政府驻地西南6公里处,北邻青年湖。清康熙年间,耿姓迁此建村,故名。后因水患,耿姓迁居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今以刘、马二姓居多。俺乡里负责工业统计的,是该村人,葛姓。


图片乡村:鄢陵县南坞乡耿屯村、卢庄村、北坞村
    图十一:再拍个耿屯村委会大门,回转身子,骑上摩托,回南坞村。


图片乡村:鄢陵县南坞乡耿屯村、卢庄村、北坞村
    图十二:回去时,沿青年湖岸边走的。这座小桥再往里走,是南坞乡代屯村。桥头的几个字,是我写的,可惜,没写好。

    代屯村很小,属耿屯村委会,是个自然村,明朝末年,代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地处屯地,故名。清初,王、刘二姓迁入。2008年,我在代屯村西一户人家发现了一处清光绪年间的老房,可惜太普通,但一间普通的民房能用了一百多年还主人,质量也算不错了。不像现在,都钢筋水泥了,还动不动就来个“楼歪歪”、“楼脆脆”什么的。

     下一篇,专题说说青年湖大闸蟹。也是今天拍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