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图片乡村:名人来找我 到俺村照相(四)留守儿童之三

(2010-06-20 22:27:57)
标签:

许昌

鄢陵

南坞乡

留守儿童

校园

分类: 乡下见闻

   三位城里老师到南坞村的一组照片,今天的算是贴完了。先上一张三位老师在南坞村振华学校男生宿舍拍照的照片。从左至右:李老师、傅老师、曹老师。图片乡村:名人来找我 <wbr>到俺村照相(四)留守儿童之三

 

    因为三位老师想拍留守儿童的家庭生活,我又联系的南坞乡第一小学——我的亲爱的老婆大人所在的学校。刚好,又选了老婆大人教的班级。看看,公立学校比私立学校,首先,教室亮堂,学生状态很不错。

图片乡村:名人来找我 <wbr>到俺村照相(四)留守儿童之三
 

   因为这些孩子天天回家,比私立学校的孩子也显得干净。
图片乡村:名人来找我 <wbr>到俺村照相(四)留守儿童之三

   马上要放学,唱个歌吧!
图片乡村:名人来找我 <wbr>到俺村照相(四)留守儿童之三

   这小家伙儿敢看镜头。
图片乡村:名人来找我 <wbr>到俺村照相(四)留守儿童之三

   这是我第一次俯拍,自我感觉不错。刚才,到河南摄影网看了傅老师、李老师的摄影作品,我才知道,我的这些照片,真是纯属瞎拍。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全然不懂规矩。

   虽然浅薄,俺也是有进步的。刚买相机时,啥也不知道,拍照时,我模仿的是《许昌晨报》摄影部牛书培老师,照片大都突出或放大某个点,就是怪好看。后来,跟《许昌日报》摄影部乔利峰老师接触了两回,乔老师教我了个绝招:如果不知道怎么拍,就多拍,拍几十张,总会有一张是你满意的——一试,真管用。这三位老师来,我算是随同服务,看他们这样高高立起俯拍,我也模仿着拍了几张,真不错,这一张效果我还是非常满意的。

   特别说明:镜头下的老师,不是我的亲爱的老婆大人。这节课,是老婆大人的同事上的。我跟这位老师也很熟,她跟我的亲爱的老婆大人都是南坞村人,两家相距不远,她姓张,年长几岁。不过,俺辈分,老婆大人得喊她奶。我若按标准化的书面语喊她,应尊称为“岳祖母”。

图片乡村:名人来找我 <wbr>到俺村照相(四)留守儿童之三
  

   专门挑了位帅气的小家伙,随他到他家里拍留守儿童的生活照。
图片乡村:名人来找我 <wbr>到俺村照相(四)留守儿童之三

   农家小院,郁郁葱葱。果子快熟了。
图片乡村:名人来找我 <wbr>到俺村照相(四)留守儿童之三
  

   到了拥挤的小院落,我不知道该拍什么了。看傅老师他们拍昏暗的厨房,我觉得我的小相机不行。问傅老师,傅老师说,没问题。下边这张,就是在我问过后,拿过我的相机,随意拍了一张。我一看,真不错,有点油画的感觉。
图片乡村:名人来找我 <wbr>到俺村照相(四)留守儿童之三

   一旁的李老师说,她拍时,拍到了锅台,特别漂亮,下面这张,就是在傅老师和李老师的提示下,我独自拍下的。斜斜的阳光、土黄的锅台、斑驳的砖墙、白发的老人、老式的餐具。多美!有点艺术家的感觉了吧?
图片乡村:名人来找我 <wbr>到俺村照相(四)留守儿童之三
 

   小家伙学习肯定不错,你看,墙上都是奖状。

   再一个,说这帅气的小伙子,能在几个城里人的摄像机下这么淡定、自然,断非寻常人等所能企及。人家这长相、气势,我觉得比我在电视上看到的许多城里孩子都好看、酷。
图片乡村:名人来找我 <wbr>到俺村照相(四)留守儿童之三

   父母打工去了,小伙子和妹妹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今天中午,喝鸡蛋汤。他们的邻居抱着孩子串门,说,孩子的爸妈打工,都挺挣钱。希望老人和孩子都是开心的。
图片乡村:名人来找我 <wbr>到俺村照相(四)留守儿童之三
  

   吃饱了,有点热,出汗了。

   答应他们,要洗几张照片给他们。傅老师、曹老师在许昌,不方便,李老师在鄢陵,也忙。什么时间进城了,一定洗几张照片,送给他们。也许,他们会非常高兴。
图片乡村:名人来找我 <wbr>到俺村照相(四)留守儿童之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