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话少说点儿,直接入正题。我是特喜欢小女孩儿的,可惜,现在国家的政策不允许乡干部生二胎,不然,我想我肯定要生个女儿当宝贝儿娇惯她。看着这个漂亮的小姑娘,很想亲她一下。回家后,我想,如果我有这样一个女儿,我一定要让他在我跟前,好好疼她。他的父母真狠心,把这样娇艳欲滴的一朵儿小花儿放在了乡下的寄宿学校。转面又想:真让我在村里种地,如果出去打工,我的孩子估计也得跟她一样。我喜欢这小姑娘,因为,在这所村里的留守儿童学校里,她给了我让我心情放松了一点点的浅浅的笑。
这个小姑娘,打扮得很干净。可惜,没笑。
漂亮的拖鞋,是妈妈从千里外的打工地邮寄回来的吗?

校园里的瓦房,几间办公室,往右,就是男生宿舍。

傅老师在门外拍教室里的孩子们。

李老师(右)同学校的校长交流。

小学一年级的老师。

县城里的小学内部,我没见过,估计比我身边的这些孩子们的设备要好一些。
孩子多,这么小,我一直弄不明白,这么多父母都把孩子丢在这里,他们不牵肠挂肚吗?

总是很少看到他们这个年龄本应有的天真和无邪的笑容。
过两年,我的儿子也到了这群孩子的年龄。想到儿子,再拍这些孩子,我心里酸了。

这孩子多齐整,不知道一年能不能见见爸爸妈妈一回。

在男生宿舍,三位老师拍照,从左至右:李老师、傅老师、曹老师。

男生宿舍。

学校校长说,教师也是很辛苦的。全天二十四小时,都得跟孩子们在一起。白天,上课、吃饭、休息要照看;晚上,陪孩子睡,有的孩子尿床,就得挨着老师睡,方便晚上叫起来尿尿。孩子病了,父母也无法顾及,老师就得不分昼夜照顾。就说洗澡,一个老师洗几十个孩子,也是很辛苦的。我想,我只是听他们说了说,生活中,老师的辛苦,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向民办学校的老师致敬。
女生宿舍单独盖了小院儿,更是照顾得小心谨慎。

女生宿舍院内的月季。

结束了在振华学校的采风,我陪三位城市里来的老师离开学校。
学校门口,一位老人站在门外。这天,南坞村有埂(物资交流大会),学校的惯例,这天,孩子们的父母不在家,孩子的其他亲属可以探望孩子,每位探望的家长,都会给孩子买点东西,用塑料袋装好了,老师们发放给孩子。

老人说,儿子、媳妇、闺女、门婿(女婿)都打工去了,孙子、孙女、外孙女都在这所学校里。

校门口,看到一对儿母女。老师们拍她们,我拍他们。男的打工,女的留守,她一个人照顾老人和没上学的女儿,地里也忙,只能把儿子送到留守儿童学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