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外面跑了一天,上午去帮那个姐姐打印了出院病例,上次疫情紧张来南京做了手术,我送了十天饭,出院快一个月了,病例化验报告才能拿,九点去医院,差不多十一点拿到了。回家就直接顺丰速递了,办得还算顺利。就到医院去病案室走了好远,在犄角旮旯不好找。拿的时候需要患者本人身份证,姐姐寄过来了,要付打印费,没带零钱很麻烦要自己扫码在公众号里举着患者和自己的身份证验证。后来跟人家商量我微信转别人五十元,他给我现金。我用现金付了打印的费用真是感谢人家。拿了病历又去门诊找主任签字盖章。还好,还算很顺利,进去没等好久。一回家就下单顺丰速递,等了快一个小时,来取走,我的任务算是完成了,从那个姐住院到出院到取病历发给她。一个流程走完了。
中午和罗老师约好一起吃午饭。本来周五上午古琴课,我有事情就没办法。我跟罗老师讲我去帮人家拿病历,她发信息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中午我就直接开车去接了老师。她知道我要找店铺,她说我们去南京大板巷附近看看。我不知道大板巷就是熙南里,开到那里才发现就是我前几天和另外一个姐姐去看的地方。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上午的事情很累,中午脑子就有点糊里糊涂,开车找停车场压了个双黄线。我是厌恶往医院跑的内心里排斥医院那种熙熙攘攘到处排队。
跟罗老师中午吃了一碗素面,在大板巷门口有个奥灶面馆。还可以,份量也可以,有点像苏式小面。浓油赤酱,红汤面。吃完我们就往里逛,因为我那天已经去过一次,所以逛了逛就感觉不想走了,都差不多的,看见豆花捞店,我跟罗老师进去吃了一碗芋圆豆花。聊天,罗老师说下午干脆下午再到小桃园附近才开的桃源里看看,靠秦淮河边,才开发出来一块店铺,因为新的,还有很多空铺子。我说好啊。在熙南里原路返回。脑子真是短路,开车右转的时候,跟前一辆车太近,右转变红灯也没看见,直接就转了,我停下来了,也不知道拍没拍到。去了那里,风景很好,去看铺子,稀稀拉拉开了不多,推拉门窗,超市,宠物店,咖啡店,房产中介,平价小菜市,粮食店……周边不是我想要的感觉。居民楼围绕着边上,店铺窝在里头。看了一家做茶叶的进去看了一下,一个福建人做福鼎白茶,简单装修了。聊了好一会儿,她说我如果做工作室,她可以平转,房租五万,装修三万左右,桌子空调都可以折价给我。租金跟我前段时间看得胡家花园那里差别大了,我说回家和我家男人商量一下。我心里并没看好。罗老师说她看着不错。因为房租便宜,她觉得一开始不要搞那么大压力,房租便宜就可以边做边玩。这还是要眼缘,我觉得太偏了。三点半把罗老师送回琴馆,回家接二丫放学。路上就没忍住给遥发了图片,聊了很久。
年后就跟遥说,我想搞个小店,他说现在这个环境也不急,可以慢慢找。等我找好,他可以来南京一趟一起看看如何装修怎么陈列怎么布置。和遥相识,也是源于博客空间。我是自己喜欢他的文字喜欢他的手工作品。他身上有一种匠人的品格,认真努力,不急不缓,一步一个脚印。人与人结识相交,最先认出的是同类,尤其是爱好记录的话。文字反映出来一个人的面貌和心声,最接近真实。人可以伪装可以带着面具偶尔接触来往。但爱写文字爱好记录一般都能在一个人的字里行间看到这个人的品格和风貌。我只想与品行相似相近的人做朋友,人生两三知己就已足够。朋友源于欣赏,尊重,体谅,关怀,我推崇的是我自己的爱好。没法作假,不是东西的价格,做了这么多年店,价格已经不是衡量标准。有的东西就是入眼入心,虽然一千个人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没关系,总有同好。
我想做个小店,自己做点事情,如果能挣钱更好,我内心是想走出来。一个女人不能以社会人的身份立足,在家干得再好,也得不到真正的尊重。这些年我的精力百分九十放在孩子和家里,这是我的责任,也是一种担当。我自夸的,带孩子比上班要辛苦得多。母亲如果是一项职业,我给自己打八十五分。我努力做好自己的份内事,其他的都可以放掉。负面的情绪于事无补。说得总比做得轻松。动嘴的总比实际做事来得简单。所以对那些张嘴就来的人,只报以微笑。孩子总会长大,所有事情总有发展变化。人生就是不断在修正,修正自己修正生活。人在谷底只能往上攀爬。
何况自己有吃有喝有车有房有两个乖女儿。我要每天都开心才对。有三五好友经常一起聊聊说说吃吃喝喝。偶尔情绪低潮,接受它,过去就好。孩子最难带最累的时候已经过去了,熬过了又是一条好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