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丁霞教授为您奉献四时养生系列第二季——秋冬养阴之秋季养生

(2013-09-16 12:30:00)
标签:

健康

春、夏、秋、冬,四季更替,中医在养生中强调“顺四时而适寒暑”,就是根据季节的变化有针对性地保养我们的身体,那么,秋季在饮食、起居和情志等方面调摄的重点在哪里呢?民生开讲再次邀请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丁霞教授为您梳理秋季保养重点,为您奉献四时养生系列第二季——秋冬养阴之秋季养生,敬请关注。

 

【本期开讲嘉宾】丁霞, 医学博士美国Morehouse医学院分子及细胞生物学博士后。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丁霞教授常年从事消化系统疾病治疗,擅长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脂肪肝、肝纤维化、肝硬化等慢性肝病及急、慢性胃肠疾病、胆囊疾病及内科杂病等。

 

 

秋季是养肺的好时节,中医理论认为肺为华盖,主气司呼吸,主行水;在窍为鼻,在志为悲。与秋气相应。

 

秋季气候多清凉干燥,而为清虚之脏,喜润恶燥,所以秋天可以吃一些滋润的食物来养肺,或者是吃一些有肃降功能的食物,使肺气下降而止咳。肺滋润了就可以正常发挥它肃降的功能了,所以润肺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饮食养生的一个方式。

 

从五色对五脏的角度来说,白色是入肺的,所以白色的食物确实有润肺的作用。藕、百合、银耳、梨这都是润肺的。银耳还有延年益寿的作用。藕还有滋养胃阴的作用,通过养胃阴也能够滋养肺阴。山药虽然不润肺,但是它有增加肺功能的一个作用。

 

秋季饮食养生-百合:味甘,性微寒。入肺、心、胃经。养阴润肺,清心安神。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使用的是鲜百合熬粥,不要过早加入,以免煮得太烂。

 

鸭梨百合粥:鸭梨100、鲜百合20、粳米50、冰糖适量。先将粳米煮粥,差不多煮好的时候加入切碎的鸭梨和鲜百合,再煮熟即可。

 

秋季饮食养生-银耳:味甘、淡,性平。入肺、胃、肾经。滋补生津、润肺养胃、扶正强壮、解肝脏毒。苦杏仁:苦、微温,归肺、肝、大肠经。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秋季大量新鲜水果上市,可以适当选择多吃一些,比如苹果、菠萝、柑橘、梨、龙眼、葡萄等。

 

中医认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就是说咳嗽不一定只是与肺相关。专家提醒有些老年人过食油腻、又爱喝酒,很可能伤及脾胃,助生痰湿,也会导致秋冬季节的咳嗽。而青年人的“形寒饮冷”,就是不注意保暖又过食寒凉同样会导致脾胃受损,引发咳嗽。

 

《内经》中说:“形寒饮冷伤肺”。因为肺经是起于中焦的,中焦是脾胃所在的位置,然后再上循至肺。如果饮冷伤了胃以后,这个饮冷的寒气就循经上行,然后伤到了肺,导致肺寒,主要是跟经络的循行有关系。 专家提醒家长尽量让孩子喝温水,少喝饮料。

 

肺开窍于鼻——鼻炎的产生和肺密切相关。人体代谢后产生的浊气,要通过肺的宣发以通畅鼻窍,呼吸才能保持洁净、通畅。中医认为,要想调治鼻炎,必须要先宣肺,用宣达肺气的轻清之品,疏风透热,才能畅通鼻窍。

 

缓解鼻炎小妙方: 荷叶6,牛蒡子5,辛夷花3,双花4,白芷5煎汤代茶饮。如果出现鼻塞症状,也可以将醋烧开熏蒸口鼻用来缓解症状。

 

秋天很多人都会受到秋燥的困扰,比如:皮肤干燥、口燥咽干,唇起皮,大便干燥等。

 

专家提醒预防秋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如:百合、银耳等;

2.多吃汁多的水果,如:苹果、梨、柑橘等;

3.少吃辛辣的东西;

4.外出做适量的活动;

5.保持情绪的乐观。

 

秋天由于阳光渐收,而阴气渐长人体的生理活动,也随着从“夏长”到“秋收”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机体由活跃、外向、付出的阶段,转变过渡到沉静、内向、积蓄的阶段。此时人应收敛神气,与“秋收”相应。秋天起居应该是早卧早起,增加睡眠的时间,减少加班过劳的时间。

 

中国文化对于秋天往往有“多事之秋”的描述,很多人也会有“悲秋”的情绪,但是专家提醒,在秋天,注意培养自己的乐观情绪,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一切事物,以理智的眼光看待自然界的变化,以顺应秋季收敛之性,平静地度过这一多事之秋。

 

秋季应多参加户外活动,比如:外出秋游,登高赏景等,都可以收敛心神,对这一时期情绪的调整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俗话说“春捂秋冻”,在秋季,气候逐渐转凉,但是夏天残暑余热犹存(秋老虎),骤然穿上保暖的厚衣,容易使体内变生内热。“秋冻”就是适当地穿薄点儿的衣服,随着气温的变化而逐渐加衣。

 

秋季肠胃道疾病多发,如腹泻、胃溃疡、胃出血等,这时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改善胃肠道的血液循环,减少发病机会,同时在饮食方面注意膳食合理,少吃多餐,定时定量,戒烟戒酒,以增强胃肠的适应力。

 

民间有“贴秋膘”的说法,专家提醒对于现代人来说,也要因人而异,坚持适度原则。如果一味强调“贴秋膘”,可能会导致能量过剩,从而引发一些疾病。

 

中医认为很多原因都可以导致便秘,并不都是热证导致的,因此在治疗的时候还要根据具体情况辩证。不过有很多方法可以改善便秘的症状,比如,多吃一些成熟度高的香蕉,红薯一类的食物;早起喝些蜂蜜水(以上两项糖尿病患者不推荐)或者温开水;睡觉之前顺时针轻轻按摩腹部以及睡前热水泡脚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