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之冬,野山野水,阳光黋朗,草木斑驳。似乎时间是最宽容的过客,又似梦幻是最浪漫的驿所。行走,停留,聆听最寂静的籁音,把目光楔进美丽的深处。崂山方圆四百多平方公里,群峰耸立,幽谷蜿蜒,一个驴友的梦境,在近乎原始的行走中喟叹。崂山野路很多,未曾涉足的迷境也很多,虽然,一个时常勉强自己的驴子,在感恩上苍的同时,也将一腔痴迷,挥洒在世间的旷野中。
古人会意,将鸡石口左侧的群峰称会仙山,有一年梅花台风来临,我与两位山友冒风雨登上大流顶,遥看山海,烟雨涌荡,台风前阵似有踯躅,在会仙山南侧山林间无端缠绵,顿悟,山海相依之会仙意境。十一月十七日爬山,线路是流清河-鸡石口-迷人小道,从鸡石口经烟袋锅前路口至天泉途中,有几处不明显路口,听说都到八水河河谷,这次,计划走一个靠近天泉的迷人小道。
阳光灿烂的时候,冬天是一匹温顺的野马,草木零落,山蛇潜伏,雪季未到,正是探路的好时节。三十五位队员从流清河出发,竹竿大哥领队,我收队,老狼、流风护队。经马鞍子上无名大山坡至鸡石口,这段路比较好认,只是,有两位女队员第一次爬山,远远落在大队后面,连哄带劝加鼓励,好歹,不算很慢到达鸡石口。
虽是初冬,鸡石口风大,寒气袭人,前队等候中不时呼喊后队。两位队员临时有任务要提早下山,但不认路。后队速度略慢,到鸡石口是上午十点半多,一位女队员的体能已近乎崩溃。前队赶行在前面路口等候,我用对讲机问在哪里。竹竿大哥笑答,在老枪大哥迷路的那个路口。早年一次爬山,我和几位认路老驴没有参加,从鸡石口至天泉途中,每个路口都有护队迷路,最后变成四个小分队自行下山。
在去化化浪子路口,留一位队员等候后队,我只身跑到第一个迷人路口会合前队。商议,赶时间,先从这个迷人小道探行。陡坡,还是陡坡,落叶山林,路迹模糊,有几次我要赶到后队前面辨认。初冬的山野,阳坡风静,草木斑驳,看一眼金黄的落叶松枝,能够陶醉好几个瞬间,看一眼霜红的山葡萄,似乎就有深山野客之感。
一路赶行,目不遐接,过一山坡劈石,约十一点半,见流水山涧,于无声处,溪水盈盈,阳光穿透山林,熠熠生辉,午餐,就在这僻幽之处了。山溪也是野溪,搬石头,摆饭桌,七人饭圈,挨肩接踵,于小溪旁显得壮观。三位山友都带了油炸花生米,英雄、美女所见略同,冬天爬山,吃饭比较简单,花生是山友的最爱。午餐中,老徐大哥和小王山友匆匆赶到,问之,答曰加量,就是迷路的意思,他俩去了化化浪子,找不到队伍又返回。
午餐约一个小时,沿不明山涧向下探行,一棵硕大火红的苗榆果树翘立在山涧旁,听说苗榆果树两年结一次果,今年似乎是苗榆果的淡年,别处河谷不多见,今天在这迷人山涧巧遇。前行几分钟,遇一漫坡浅溪,比化化浪子的坡溪略小,但坡头有一块壮观的巨石,坡溪从巨石下流出。山友问这是什么,我随答白虎石,因这石头与三清洞的白虎石有相似的弧腹,又与白云洞的白虎石有相似宽面,只是较之小些。随想,这处山涧有白虎石,也许会仙山左侧的迷人小道中,会有一处青龙石吧。
虽然会意,山水人生多有相对想成之处,比如男女,比如阴阳,比如太阳月亮,比如江湖庙堂。所谓迷人,在于一时间忘却过去的成见,所谓会意,在于将引力间的事物联想。比如汉字中很多形声字,完全可当会意字来理解,山与水,音与意,色与空,怎一个缠绵了得。《文心雕龙》写:“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人在山水间,情满意溢,也是自然之然。
沿山涧探行,至河谷,原来是小化化浪子,那棵硕大的唐棣树,虬枝苍劲,落落大方。我对身旁山友说,夏天在那树下闲坐,唐棣花香,幽幽淡淡,野溪潺潺,山影迷幻。所谓一个梦,也许是从现实到现实间的一段无法解释的空寂隧道,在这个神秘的时光隧道中,梦境,以一种潜意识或超越潜意识的形态出现,忐忑,激情,彷徨,呐喊。
迷人小道的行走,初冬阳光的流浪,一片情,爬过一座座高山,意连连,在幽谷野溪潋滟。有时,阳光经过月亮飞来,有时一曲梦幻,在一块硕大敦厚的野石头上端坐。用目光浅饮天地间的清蜜,用心灵轻触大自然的芬芳,一个梦,是那么轻盈、柔嫩,又是那么澎湃、坚韧。一个驴友,曾经从古代走来,似乎是模仿,似乎是创新,也许那些都不重要,只是,一个梦,穿越了一段最不可思议的时空。
2012/11/17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