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静观自得/用清净心才能看见

(2016-11-25 10:32:37)
标签:

静观自得

万籁的深处

泡桐花鸟巢摄影

诗意栖居

分类: 明月散文诗画摄影

静观自得/用清净心才能看见

          静观自得

 

一朵泡桐落下,一只红头山雀晃了几晃,稳住了。

对于一只颇小鸟儿来说,泡桐花可是有重量的挺大的一朵。

“一朵落花砸到鸟儿的头”。让我看见了。

一个下午,我都在两棵三十多米高的泡桐树下,这是我新发现的一处幽静所在。一些不知名的小树把我藏起,就当自己是个隐者。感觉自己有些游手好闲,所不同的是我的心,能够静静待在一个地方,不胡思乱想。

从胡思乱想到没什么可想。要把自己一点点掏空,是一个漫漫的苦旅。那些深藏于心的是非恩怨,经过多年的演变,已和我融为一个有机部分,每当掏出一个物件,就会撕心裂肺的疼……

疼的时间有长有短,大痛小痛过去了,内心会一点点轻松。

没有想法,却成了一种抵达的思想。

不想其他,我就会一心驻在当下,做好当下。鸟来了,我就看鸟儿,鸟儿没来,我就空荡荡的看自己,一点点融入周围的细节中:一只甲壳虫,爬到在一片受光树叶的背面,用前面的两腿,变化着清理自己的脸部和触须,一只小虫,尚能如此珍惜自己,皮影一般的静美时光……

其实,在尘世总会有事发生,如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功夫是多么精深!能在嚣嚣尘埃中,修一界静功,享六时清福,需要怎样的历练和时空转换——

得到了看见的,是惊喜,得到看不见的,是喜从天降。

又一只飞来了,鸟儿在花枝上婉转一会儿,开始啄洗自己的羽毛,展开左翅,阳光刚好,透明的羽翼,似打开了一扇阳光。看鸟儿随意地翻弄着羽翼光影,忽左忽右的,那种润心,人鸟无间。傍晚,一抹斜阳,把爬到泡桐高枝上的常青藤、润得发红闪亮,褐色树干上反映着一串串梦幻光环,夕阳上移了几分,照到几片香樟嫩芽(新叶是红色),新芽在夕阳的晕染中,花朵一般的柔嫩光鲜……

 那些不开花的事物,都有内心的花朵,都在心里蕴藏着一个花期,可能一抹夕阳、一缕月光、一声鸟语、一个音符、一个人的关注的瞬间、一个小动物的信任的眼神,或者是那些潜伏在暗中的,一念助缘:一朵花顷刻就绽放了!

不见得是以花朵的形态,是芸芸大千事物的多种形态。

 

静观自得,用清净心方能看见。

 

   静观自得/用清净心才能看见

           万籁的深处

 

丘陵蘸着红月亮的红,把自己画成一条流线,向远方伸。

七月的草原,青草把一朵朵厚厚的白云举上天空。

大鼓一样的天空,把草原的事物蒙在鼓里,蒙在马奶酒的酒桶里,被红月亮牵引,向更高的一层天拉升。

是什么声音?星星一样私语,一种远古的语言,被人类遗忘的语言——

一声野性的呼唤,从万籁的深处,行云流水般,向四周蜿蜒,向草原的中心集中——

一只狸猫一个老鼠、一个小刺猬和一窝百灵鸟,每一个生灵都成了大草原中心。

一个牧马汉子向天空撒花籽,牧羊女用金莲花编花环。红月亮一闪,跌进花丛,把地上的事物翘上了天——

空空如也的天,把草原的神秘蒙在鼓里,把大自然纯情藏在鼓里,把大自然的生机氤氲在鼓里,把一个个精灵蒙在鼓里——两条腿的、四条腿的、没有长腿的,它们汇合因缘,混合着爱恨情仇,披毛戴角的,转化成对方……

咚咚咚咚……是谁在敲?在我们的头顶,飞舞着鼓槌,一阵紧一阵的,一鼓作气……

咚咚咚咚……是谁在天空之上接近我们,和我们分享存在的时空。

是谁在敲? 敲响我们的懵懂,敲醒我们的沉迷?在肉身之中,在九州之外,在这银河闪耀的夜晚……

 

 随拍小记:离居所不远,有几棵粗壮高大的泡桐树(约30米——40米)。有紫花和白花两种。每到春天,一树树高高在上的花朵,香风四野。其中一树,有一喜鹊窝,就成了鲜花盛开的鸟巢。这喜鹊真会找地方,它前世肯定做过诗人哈。春天每每坐在树下,会听到雏鸟的细嫩的叫声。一些野鸽、家鸽和八哥和山雀经常飞落花枝,婉转追逐,啄食花朵,汇合成春天的美妙交响。感恩赐予的丰厚,让我状态翩翩和诗意盎然。以静美之心,与朋友们分享——


静观自得/用清净心才能看见

静观自得/用清净心才能看见

静观自得/用清净心才能看见
                                                    
黄昏中的八哥
静观自得/用清净心才能看见

静观自得/用清净心才能看见

静观自得/用清净心才能看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