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疯狂开发高层住宅有多少必要?

(2009-11-27 16:40:55)
标签:

财经

城市

房产

公权市场

分类: 媒体访谈

    中国日报访谈之三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我们特别高兴能够邀请到《公权市场》这本书的作者徐宗威先生来到我们演播间,一起探讨中国的城市化和中国的市政建设制度方面的一些问题。徐先生您好。

    【徐宗威】还会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你说城市密度不能这么高,中国的人地矛盾没有那么紧张,可是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不是也像那些国家那样可以用作城市建设用地呢?不会都能作为建设用地吧,都能够作为城市建设用地有没有那么多,一定会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

但是实际上这个问题也没有那么严重。我们说一个很粗的概念960万平方公里中30%总可以作为城镇建设用地吧,总是可以接受的吧。因为这里面有一个标准问题,你按照以色列的标准,可能我们80%都可以作为城市建设用地。因为以色列很多沙漠地方都建了房子建了农田。

如果30%可以作为城市建设用地,现在用了多少呢?按照目前城市规划标准算下来,城市用地面积人均不能超过 120平方米算。全国13亿人口算下来,目前只占了八万多平方公里,你再加上其他一些建设用地,目前只占了整个国土面积的1.1%。你觉得占用了1.1%的国土面积有那么紧张吗?如果城市规划用地标准提高一倍,从120平方米提高到240平方米,也不过才占了整个国土面积的2.2%。但是如果人均按240平方米来规划和建设城市,中国人的生活环境质量会有比较大的提升。城市的宜居水平也会有比较大的提升。

你问我两个中国城市突出问题,第一是城市的形态过于单一,盲目摊大饼城市规模过大,第二是城市建筑的密度,特别是住宅建筑容积率过高,世界平均水平0.51.5,中国是3.0以上,个别地区,个别小区达到5.06.0以上。造成这样一个情况的主要理由,就是中国的人地矛盾,但按刚才的分析,中国城市建设用地还没有紧张到这样的程度,更没有紧张到让大家都住到20层以上的高层住宅里面。我们需要节约用地保护用地,需要走集约化的发展道路这个没有问题,但是你需要集约到一个什么程度,这个东西确实需要研究,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提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不是要集约到城市居民一定要牺牲掉生活环境质量。

特大城市不说,就是在二、三线城市,到处可以看到20几层以上的高层住宅,开发商开发高层住宅到了“疯狂”的程度,除了追求短期的和商业的利益之外,对改善和提高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是相矛盾的,对长期营造城市的宜居环境没有好处。

    【主持人】你觉得将来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把这个标准提高,有没有这种可能性呢?

    【徐宗威】这只是从研究的角度提出来的。在中国土地国策是第一位,是我们发展的生命线。但是从科学发展观角度,对住宅的建筑密度确实是需要研究。怎么能更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符合人的生活需要。因为发展本身不是目的,发展的目的是改善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