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月

(2017-04-14 20:57:03)
分类: 素心棉麻
三月

儿时的三月乡间,不记得有如许花事。
打开朋友圈,满屏的都是姹紫嫣红。尤其是在城里,花,是早早地就耐不住了性子。好像还没有一点心理准备呢,那些连翘、紫荆、丁香、美人梅,还有大樱花小樱花,就都赶着趟儿地开了。
怎么可以这样急呢?!
春日迟迟,那才够味道。
踩了田埂,去乡间看看。那早生的荠菜,也不过才刚展开几片细长的叶。苦菜也是瘦瘦地匍匐在地,还未见黄色的小花。
想起儿时,每每在放学之后,挎了荆条编成的圆筐子或者长筐子,筐子里放了长形的铁铲。我慢腾腾地走着,去沟崖河畔,为家里喂养的小兔寻找食物。村里的小伙伴经常会相约着一起,我们说:“走,去剜兔子食……”
那时候的苦菜,是兔子的专属。还真不记得会有谁用它来蘸酱或者炒茶。那时候少有白面,家家吃的多是粗粮。但却是家家都有菜园。园子里黄瓜扁豆柿子,丁零当啷挂了满架。芹菜菠菜韭菜,绿油油的叶子宽宽窄窄。田间歇息的当儿,随手摘一根黄瓜,“咔嚓”一口咬下,脆生生口舌生津。即便不是顶花带刺已经老得皮色发黄,那和现在的黄瓜,也绝对不是一个味道。柿子呢,即便是青里带红还没熟到时候,那瓤也是沙溶溶的。左一个心房,右一个心房,里面的籽粒饱满,清明透亮。
菜园丰饶。我们不吃苦菜。那些被我们挖断的苦菜的根,会有浓浓的汁液流出来。那是属于兔子的,牛奶特仑苏。
其实即便是到了今天,我也不吃苦菜。尽管我怀念儿时挎着筐子的漫山遍野,但却从来就没有把吃野菜,当成时尚。
我大概一直就野着。我想我的骨子里,就是个乡下人。
我很骄傲,我本就是一株苦菜。我可以躲在墙角,在每年的春风里,撑开一伞淡淡的黄。
三月的乡间,花事不繁,草色也零落。便是遥看,也没有多少绿意。倒是有一大片一大片茅草的黄,绵延铺展着,像一床软软的毯子。
挖苦菜的伙伴们,都扔下了手中的筐子。我们蹲在那一片一片黄色的茅草里,寻找一种植物的柔嫩蕊芯。若是找到,便小心地将其拔出,剥开包裹在外的一层绿里泛白的草皮,便看见一绺儿白色的细嫩绒毛。这细嫩的绒毛,就是属于我们的春日野餐。它从泥土中来,它匍匐在春日迟迟的枯草之中。它绿色、生态、无污染。但是稀奇古怪的名字却让我找不到正确表述它的汉字,于是也无法彻底地跟儿子讲清,那是一种怎样的,物质与精神的双丰收。
春日迟迟。牛们却是早就开始了忙碌。它们拉着明晃晃的铧犁,走过黑黝黝的土地。
父亲趁一个明媚日子,将门口沤了一冬的那堆土粪,运到离家不远的田里去。它们被撒成一堆一堆,挨得不远不近。我和母亲一人扛一把镢头,在田里刨粪。我们将大块的土粪刨成均匀的小块,然后再一锨一锨,均匀地撒进沟畦。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我们没觉得脏。半点也没有。反而是,很干净。庄稼若是用了这样的肥,才会结出天然健康的果儿。
太阳暖洋洋的,晒得我有些打盹儿。我放下镢头,坐在木质的镢把上休息。母亲却是从不停歇,对于劳动,她好像永不厌倦。这大好的春光,就更显得珍贵。庄稼人想的,是千万别误了农时,却无半点,赏春的心思。
父亲却在某日,忽然买了一只风筝回来。是简单的燕子的造型。一双翅膀,剪刀似的尾。扎制得非常对称。看那样子,就觉得应当能飞起来。
父亲拿了白色的线箍,带了我和弟弟,去房子西边的场院里放风筝。
风力正好,不大也不小。风筝起来的时候,场院旁边地里干活的人们,就都仰起头来看。母亲从家里走出来,恶狠狠瞪了父亲一眼:“人家都在地里忙活,你倒好,带着孩子放风筝,也不怕人家笑话!”
父亲有些讪讪地,赶紧收了线。他牵了风筝,默默地回家去。在那时僻远贫瘠的乡村,也许真的,会有人笑话,笑话这个在大好春光里,放下农活却牵起一只风筝的壮年男人。但无论怎样,我还是非常崇拜父亲,崇拜他骨子里的,那份情调和小资。
春日迟迟。真不记得,三月的乡间,会有什么灿烂花事。倒是常听奶奶说起“春荒”,那是一个让老辈人,战战兢兢的名词。
能有口吃的,就是最大满足。开花或者不开花,又有什么关系。只要该耕的地都已经耕完,该播的种子也已经播下,那一切,都不用着急。
该开的花,迟早会开,不开就单纯的绿着。物竞天择,一切自有时序。
等待四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远去的牛
后一篇:老白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