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花褪残红青杏小

(2022-04-04 07:36:39)
标签:

转载

分类: 传统文化.休闲
花褪残红青杏小

花开花落,是人类永恒的审美意境,但“李杜诗篇万口传”,早已经不新鲜。当我读到苏轼《蝶恋花·春景》“花褪残红青杏小”时,感觉苏轼体会到了一个新的审美意境,即果实初生之美。花落后,果实初生,而初生的果实,有一种特殊的光泽,基部还带着残存的花萼和丝状雄蕊,如人类婴儿一般,具有一种萌态,稚嫩可爱。虽然很小,却是生机无限,给人无限的期待。这首《蝶恋花·春景》非常有名,佳句多多,如“天涯何处无芳草”“多情却被无情恼”等。苏轼将此境界写入词里,而且做第一句,他一定体会到了这里面蕴藏着的不寻常的美,而且特别欣赏!所以,苏轼此词伤春的意味不浓,虽然有怅惘,有烦恼(多情却被无情恼),但还是能感受到他的欣喜之情。苏轼的全词如下:
花褪残红青杏小

蝶恋花·春景 
[宋]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红楼梦》第五十八回“杏子阴假凤泣虚凰 ,茜纱窗真情揆痴理”里,宝玉大病初愈, 拄拐去看黛玉,见 “ 山石之后,一株大杏树,花已全落,叶稠阴翠,上面已结了豆子大小的许多小杏。”也是这种意象,这种美。这一段,曹雪芹是伤春的意思,并怜惜女儿出嫁后,横遭摧残,憔悴不堪。但可能曹雪芹自己也没有意识到,他其实认为这种意境也是另有一种别样的美。我一直觉得,曹雪芹写红楼梦,除了悲剧设计外,还有一种美学构思,即把那么多的美的意境写出来,如“宝琴折梅”,哪里有一丝悲剧意味,纯粹是展现作者的审美构想。

唐朝杜牧《叹花》“自是寻春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虽说是叹花,可是,我却分明感觉,杜牧体会到了“绿叶成阴子满枝”的美,体会到了一种生机盎然,一种惊喜。而《唐才子传》非要附会杜牧欲娶湖州一个小美女未成,感叹少女变成了少妇,故创作此诗,显然是画蛇添足。只是,杜牧对这种境界的肯定,似不如苏轼那么明显,所以请原谅,见识不广的我,把发明权归于苏轼。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暮春时节,花落纷纷,令人惋惜。然而,看到小小果实初娩,虽显狼藉,却会产生一种异样的感觉。那是一种希望的美,生机勃勃的美。如此,就不要伤春了吧!

况且,花开,只是一个季节的热闹。我更喜欢随之而来的夏天苍翠和浓荫。还有,秋天的斑斓和收获。花开只是一个手段,目的只是为了结出果实和种子。可是,历来文人们歌颂的,几乎都是花儿,把果实和种子完全抛在了一边。从这个角度来说,人类其实是本末倒置,可笑之至。苏轼能欣赏果实的初生,也说明了他格调的健康和科学性。是啊,这就是写出了“大江东去”的苏轼啊。

就因为苏轼这句词,每年邻居李老师家杏花蓓蕾膨胀开始,我就拍个不停。初绽,盛开,蜂访蝶到,花始落,大落,直至小杏露头。李老师一家笑眯眯地看我忙碌,还说,你不爱吃杏子,却整日拍拍拍。我只能苦笑一下。我觉着,我的享受,比那些酸人的杏子高级多了。那些杏子,也实在太酸了,无福享受啊。

苏轼作品中出现的与植物有关的审美意象和意境甚多,著名的还有“缺月挂疏桐”、“胸有成竹”、“从来佳茗似佳人”、“菊暗荷枯一夜霜”、“明月夜,短松冈”、“我欲醉眠芳草”及“簌簌衣巾落枣花”等。美哉!美哉!苏轼诚可谓植物境界和植物入文之大师啊!

这几天,我在写一篇关于枣树的小文。写到枣花簌簌而落,小枣初生,竟不知如何形容小枣的萌态,不知诸君可否教我?(齐邦锋 曲阜师范大学菁蕙学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