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转载 |
分类: 家长学校 |
先说个没“天理”的事儿!
我有一朋友,他本人是985重点大学的数学系研究生,我本来就对数学这个专业惊叹不已。可是,当了解到朋友俩孩子的情况后,我彻底怀疑人生了,简直太没天理了!朋友的大儿子上小学二年级,据说他已经包揽了学校所有的奖项,门门功课第一名。不仅如此,他还参加奥数训练,是学而思奥数课程最高等级的学生。这还不是重点,朋友说他儿子不喜欢打游戏什么的,最爱干的事就是做数学题,其次是围棋、象棋,越难的事情越喜欢干。你叫他去玩,他会告诉你,我这就是玩啊!“我二儿子更厉害。”朋友补充道。他说二儿子才三岁多,但已经学会20以内加减法。而且,有关故事、古诗什么的,只需要教一两遍,马上就可以背出来。听到这话,再想想自己家里那俩“孽畜”,我的心啊,拔凉拔凉的!如不出意外,朋友这俩孩子注定会考取985名校。道理很简单,学习这个事儿,对他们来说根本不是负担。可能他们也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但同样的努力,普通孩子恐怕要付出几倍,也未必能实现。我们不禁要问:“难道985名校只接收这些天资聪颖的孩子?难道普通智商的孩子,注定与名校无缘么?”我的回答是:“恐怕是这样!”说这句话时,我的心很不甘。我跟很多父母一样,我不相信宿命论。我坚决相信一个人的潜力是无穷的。只要符合一定的条件(文后会详细论述),再加上艰苦卓绝的努力,他一定可以实现想做的任何事,其中也包括985名校。为什么普通智商的孩子报考985名校,难度更大?理由如下:智商和学习成绩有强关系
智商一般,通过努力考个好一点的学校,我认为没毛病。可如果你是想挑战985名校,说实话,光靠努力是不够的。要知道,学习靠的是脑子。脑子快不快,灵不灵光,直接决定单位时间里的学习成效。什么是智商?心理学的定义有很多,但有一种,被广大学者认可。智商指的是不依赖经验和已有认知,个体面对全新问题时的反应速度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定义相当于告诉我们:智商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于遗传。高智商孩子,他们天生就善于处理难题,他们以挑战难题为乐趣。按照《好奇心》这本书的说法:而高智商的孩子,他们的认知好奇心特别重,他们更喜欢研究事物背后的道理。人类有两种好奇心,一种是消遣性好奇,比如打游戏,刷抖音等等;还有一种叫认知性好奇,比如阅读,智力挑战什么的。
我有一个同学,他就是典型认知好奇心重。同样是打游戏,我们玩的是刺激、新鲜,是开心。可他就不一样,他会琢磨这款游戏中更深入的东西。比如诸葛为什么要走中路?如果走上路会怎样?为什么要用郭嘉对张飞?诸如此类。结果你会发现,他的游戏水平总是拉我们几条街。对学习而言,我认为高智商的孩子,他们都具备以下三个特点:1. 学习效率高由于脑子运转速度快,记忆力够强悍,他们可以轻轻松松地解决各种难题。而且还可以用最短的时间记住大量的学科知识。2. 学习的自我效能感极高他们对学习很有信心,打心眼里不畏惧学习,他们很容易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或快感。而这种成就感和快感会促使他们继续学习,进而形成学习的正向循环——从“越想学”,到“学习越好”,再到“越想学”......3. 极善于找到好的学习方法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些高智商的孩子,很善于砍柴前的磨刀。他们很容易找到最好的学习方法,而这些方法,又促进了他们的学习成效。我曾经整理了一些学霸们的学习方法,可从反馈上来看,这些普通孩子大多都不会去用。后来我才发现,我们的孩子往往get不到点,无法在体验中感知到这些学习方法的精髓。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要的是精英中的精英
众所周知,高考不是考察你能考多少分,而是你在全国范围内的排名。就算你能考600多分,可问题是,如果大多数人都可以考到这个水平,那么你还是上不了名校,因为总会有人比你高。那么,这就引出下面两个问题:985名校录取比例VS人群中高智商比例。从数据上看,985名校在全国的平均录取率不到1.68%。简单来说,100个考生,只有不到2个人可以上名校。可是,据粗略统计,智商在130分以上的人,占人群总量的3.5%。这就意味着,985名校只需要在这3.5%的考生中,找出1.68%的部分就够了,根本就不需要普通考生的参与。根据统计学原理以及智商测验显示,绝大多数人都处于90~120分之间。而120~130的占比大约在7%,IQ值在130分以上称之为“智商极高”。由此可见,在其他条件都一样的情况下,我们这些普通孩子,既要面对同等水平的竞争,还得应对高智商孩子的碾压。难度有多大,就不用我多说了吧。考上名校真的好?我认为,普通孩子考名校,必须得付出超乎寻常的努力。而这种努力,一定会大量耗费身体和心理能量。试想,假设我们的孩子如愿以偿地考上了985,可那又怎么样?名校里到处都是神人,我们的孩子真的能在这样的环境下保持自我,保持心理健康吗?我看够呛。2016年11月,北大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在参加第九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时做了主题演讲:《时代空心病与焦虑经济学》。其中的一个统计数据显示,北大一年级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甚至认为学习没有意义。还有40.4%的学生认为人生没有意义,现在活着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活下去而已,其中最极端的就是放弃自己。请注意这是高考战场上,千军万马杀出来的赢家。学习是一件耗费脑力的事,学霸们天生的学习智能,让他们更善于应对高考。在同等情况下,普通孩子需要花费几倍的时间和精力,才有可能搏得985名校的一席之地,但这种概率极低,因为高考要的是精英中的精英。那么好,既然说“有可能”,那说明普通孩子还是有一定希望的嘛。是的,没错!我从未否认这一点!前面我也说了,只要符合一定的条件,一切皆有可能,我认为这些条件主要是以下三个:1. 强大的心理素质上课随便听一听,作业简单搞一搞,即便如此,这帮高智商孩子都可以取到优异的成绩。可我们呢?吭哧吭哧死命学半天,都未必能考得好,你能想到这里面的挫败感吗?人家面对难题时,脑子里充满着兴奋。而我们呢,脑子里面充满了无奈,你能体会到这种感觉吗?所以说,想要考取985名校,我们的孩子需要有强大的内心。他们需要从挫折中快速地走出来,他们要有坚强的毅力以及向困难挑战的勇气。而想要获得这些心理素质,我认为,父母需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重视三件事:-
爱与安全感
-
自信与价值感
-
成长型思维
-
思维导图
-
费曼学习法
前一篇:课堂教学要折腾到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