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世间》冯玥这个角色是值得关注的,涉及留守儿童成长发展问题

(2022-03-08 09:40:54)
标签:

阚兆成

分类: 家长学校
《人世间》冯玥这个角色是值得关注的,涉及留守儿童成长发展问题

《人世间》是由很多名角大腕共同主演的一部年代剧,在这部戏里,演员的表现迥异,犹如“神仙打架”,让人看得津津有味。冯玥这个角色是个值得认真研究和咀嚼的,她是当今和未来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

01冯玥在电视剧中的表现是集留守儿童和青春期孩子的大成

因为从小被寄养在舅舅家,玥玥的心理十分敏感和阴暗。

长大后的玥玥一出场就能看出来,这个女孩并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在得知表哥周楠收到女孩情书后,她仗着周楠对自己的疼爱,私自拆开情书朗读起来,一边读还一边讽刺女孩长的丑,这种恬不知耻的劲头比她妈周蓉有过之而无不及。

姥爷退休回家后,玥玥不是高兴而是担心姥爷抢了自己的房间,还不知主客的问秉昆和郑娟,姥爷什么时候走。得知姥爷和姥姥挤在一个房间,她心里高兴极了。虽然玥玥不是姥爷带大的,但是这个家毕竟是周秉昆的,她没有资格去赶任何人走,这里就说明了冯玥是一个极其自私冷漠不念亲情的人,这一点也是随了她的母亲。

周家几代人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吃饭,母亲周蓉也许久不见女儿玥玥了,拉着女儿想说点知己的话,但是冯玥却始终躲着自己的母亲,她写的一篇关于母亲的作文在市里得奖了,母亲关心的询问,冯玥却一句轻描淡写的不记得了,这伤透了周蓉的心。而一家人决定去拍全家福,冯玥却任性的要看完电视再去。周蓉好心提醒却被冯玥怼了回去,周楠看不下去说了一句玥玥太不懂事了,冯玥一个甩脸摔门而去,独留母亲一人在房间里落泪,一家人等了十几年的全家福又泡汤了。

如果说冯玥那个时候只是青春期不懂事,太任性了,等她长大后就懂事了。那你就错了。

因为讨厌自己母亲,所以经常和母亲对着干。只要能让母亲伤心的事情她都会去做,看见母亲为了自己流泪她心里别提多痛快了。为了能和周楠光明正大的在一起。甚至鼓动周楠去认骆士宾为父,丝毫不念及舅舅一家对她的好和他们的痛点,自私自利到极致。

在小说原著中,冯玥是一个典型的小三,搭上了一个物流公司的五十多岁的老板,周蓉对此认为是伤风败俗,秉昆则骂她是“小妖精”。

电视剧里,冯玥干的事业,与小说里是一样的,也是物流公司,但是没有了勾搭上老板的那一节,只是剧中表现她在出国开疆拓土的时候,公司老总彭心生曾经追随她到候机室为她送行,可以看出,彭心生对她颇为关切 ,但电视剧也没有提及两个人有什么额外的情感勾连。基本冯玥身上的小三遗痕,已经荡然无存了。

一直到电视剧表现的最后时间2014年,也没有提及冯玥是否已经结婚。这时候冯玥至少已经四十岁。她的命运如何?电视剧没有去面对,采取了一种最大公约数的手法,就是可能的不同方向的视角,也是观众都能接受的内心向度。


02为什么要设置冯玥这样的一个让人头痛的形象?

梁晓声觉得自己的青春时代,是阳光灿烂的,生命是健康向上的,而后一代,明显呈现出一种不可理喻的退化性质。这就是莫言在《红高粱》中所说的“种的退化”。鲁迅小说《风波》里提到那个九斤老太,总是慨叹“一代不如一代”的原因。

梁晓声对他自己的那一代,纤毫毕现地给予了有血有肉的呈现,而到了下一代的人物刻画中,则采取了一种轻描淡写、敷衍了事的态度。在电视剧中,春燕的儿子牛牛、国庆的儿子大刚(小说里是一个女儿)都是原著小说里没有的人物,只有赶超的儿子孙胜偶一露面,但并没有电视剧中那份复杂的内心展现。同样,周聪在小说里也是若隐若现,个性模糊。梁晓声似乎把他们遗忘了。

冯玥呢,梁晓声似乎也没有给她以正眼对待,总是以边角料的方式,稍作提及。

在梁晓声的设定里,冯玥走上“小三”之路,有着她的不良心理与基因的规定。在小说里,梁晓声这样界定冯玥的内心,他明确指称:冯玥不论容貌还是智商、情商,更多地遗传了冯化成的基因。

那么,冯化成的基因是什么?

小说里写道:“冯化成的浪漫在笔下、在纸上、在诗里,而他凡事利益第一的思想在血液骨髓里、在每一束神经系统间、在每一组基因中。”

冯化成身上体现出了男人的劣根性,他是一个投机分子的代表,不爱家,不爱国、没有德行,打着一个流亡作家的招牌去国他乡,在电视剧中,不知因为什么原因,突然从法国回来,来到了当年发配的老地方,出家为僧了。电视剧只是模棱两可地说他“叶落归根”,称在这里“找到了自己”,对他的心理基本没有揭示。

冯玥来贵州,校长领他见到他爸爸的表现也让人大跌眼镜,多年未见的一对父女,冯玥不仅没对他爸爸的处境表现出惊讶,而且是一脸的平静,她的心里根本不存在什么感恩,只是熟人罢了。

电视剧在改编时,如果照搬梁晓声对青年人的绝望的看法,显然是不可取的,所以最终就形成了目前的最大公约数化的这一个有原著的影子但也能够让公众接受的结尾定性。

实际上,冯玥这一个形象的设计,是梁晓声对“一代不如一代”的警世危言。

03冯玥角色在关注单亲、留守儿童成长方面的警示是非常重要的

冯玥在那个年代或许是个例,但如今,冯玥已经不是个例,而是越来越普遍。

2009年,美国《时代周刊》发表文章称,“没有任何一种力量比婚姻家庭的解体造成的悲苦更严重,它使孩子受到伤害,单身母亲的生活陷入困境,给社会底层承受力最差的人们带来巨大灾难。”很多从不幸婚姻中解脱的夫妻,疏忽了最重要的一点:永远无法从中解脱的是孩子。离婚的最大受害者是子女。他们内心的创伤往往终生难以平复,他们的担忧感、不安全感、恐惧感也许永远无法医治。

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生长在父母不健全、不健康、不幸福的婚姻家庭中的孩子,更易发生犯罪和焦虑、抑郁、敌对、报复等心理障碍问题。层出不穷的青少年问题,追根溯源都是家庭问题。  

人一生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婚姻家庭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环,婚姻家庭关系越牢固,教育子女的条件就越好。最亲的人分离了,孩子还能相信谁?最亲的人远离了,孩子还能依赖谁?为了孩子,不论是离婚还是远行都请家长三思而行。

认真结婚,慎重离婚。生而不养,野蛮生长。家庭是孩子的港湾,父母是孩子导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