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迪:学生找不到活着的意义,怎么办?

(2022-01-17 14:10:53)
标签:

转载

分类: 家校共育

那天去二班讲课,按照惯例,我们第一个环节是一起做《感恩的心》手语操,目的之一当然是让学生在做统一动作的同时,将心收拢到课堂中来——我称之为“调频”。


有一个男生呆呆地站着不动。我悄悄问:“你怎么不做?”他满面落寞忧愁,眼睛抬也不抬地回答:“没意义。”

我不强求。一曲结束,却小声问男生:“你怎么觉得没有意义?”

“就是没意义”——依然头也不抬。

我转向同学们,问:“为什么我们每次上课都要做《感恩的心》手语操?”

学生纷纷回答:“因为我们要提醒自己,培养自己的感恩心。”

我继续问:“为什么要提醒自己培养感恩的心?”

“因为感恩心是好运气的核心。”

我继续打破砂锅问到底:“为什么感恩心是好运气的核心?”

一个女生站起来说:“因为,如果你帮助了我,我很感谢你,你就会很开心,你会有成就感,下次你还帮助我,别人也会帮助我,我的运气就越来越好……”

另一个女生补充说:“如果我帮助了你,你很感谢我,我就会有成就感。我不仅仅下次还要帮助你,我还会去帮助别人,别人也会帮助我。这样,我们的社会就会越来越温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越来越和谐。”(这是我以前告诉他们的其实,这也是获得生命的意义的途径之一:爱他人、助别人,不过这只是停留在语言层面。这个男生并不接纳)。

我问:“那么,你们觉得我们做《感恩的心》手语操有意义吗?”

同学们纷纷点头:“有意义。除了上面说的,还可以惊瞌睡,让我们把心收拢到课堂上。”

我将眼光转移到那个男生身上,说:“一个教室里多数人认为做这个手语操有意义,这就是做这个手语操的意义。”

男生却依然无精打采,说:“我还是觉得没意义……”

我点头:“通过这次做操、讨论,我知道了你认为做这个手语操没意义,我意识到你近期心情低落,对我而言,这也是意义。”

男生抬头,很认真地回答:“你很尊重我,你说的对……但我还是觉得没意义……”

男生依然在发呆。我没有打扰他,我知道这个学生不是真心认为我说的对,而是懒得再和我争辩。他的意思是:你们所作、所说,只是对你们有意义;这些对我,没有意义。

很多时候,我们苦口婆心和学生讲一些道理,学生也频频点头、认错,他们其实并不是真的信服了我们的话,而是承认了我们的好心。他们用点头称是来安慰我们,同时也阻止我们继续说下去。

或者说,他们在青春期,正处于试错的年龄。即使他们内心深处认为我们的建议是对的,他们也想去尝试其它答案,以证明自己长大了,可以为自己做主。这时候,教师最明智的做法,是尊重他们的选择,哪怕他的选择是发呆、是不听课,也要让他们感觉到,他们是自己的——这是弗兰克尔在《活出生命的意义》里特别强调的:只要有选择的自由,就不会觉得生命完全没有意义。即使在集中营暗无天日、食不果腹、朝不保夕的日子里,作者没办法为每日做什么、吃什么、穿什么、甚至能否活到第二天……做选择,最少他还有一个选择的自由:他有选择“如何面对这些事情的态度”的自由。因此,他活了下来。

有的朋友看到这里可能会说:如果学生选择不听我们的建议,岂不是说,我们教师说的一些话,都是无用功?

非也!

首先,我们让学生感觉到了被老师尊重;其次,我们让学生明白自己可以选择不听老师的建议,可以为自己的生命负责。很多成绩优秀的学生不快乐,甚至有轻生念头,就是感觉自己不能选择自己的生活,自己似乎是在为父母而活。当他说:“我给你考了一个100分……”或“我就是不给你好好写作业……”其实他没有觉得努力学习、写作业是在为自己而活;第三,教育是超前的,学生以后用到的知识理论,现在就要学习。我们(包括父母)告诉学生的话,就如同一粒粒种子。有的种子种下去当时就生根发芽了,有的却要等到春天甚至十年后。只要这颗种子是健康饱满的,一旦时机成熟就会发芽。所以很多人在参加工作十年后、二十年后,回想起来,会感慨:当时老师的话真的是字字珠玑啊!真是真理啊!

这就是唐三藏不停絮絮叨叨的意义和价值。

再回到前文这个男生身上。

这是一个身材匀称、皮肤黝黑的男生,头上挽着一根布条,帅帅酷酷的样子——他可能喜欢追求与众不同的个性吧!当他说:“老师,你说的对……”的时候,脸上没有一丝笑。而我,觉得自己的角色,就是带学生到一桌子菜肴前,告诉他们:这道菜很美味;那道菜营养价值最高……我可以劝他们多吃某种菜,却不能强迫他们必须吃什么菜。

后来,这个学生参加了学校舞蹈队,穿一身古代武士的黑色衣服在舞台上舞剑,英姿飒爽;再后来,他代表学校参加竞赛,成绩斐然。他脸上落寞的神色渐渐褪去,笑容也爽朗起来。

这是弗兰克尔所说的获得人生意义的途径之一——去工作(做有意义的事情)。

2021年7月20日,郑州发生特大水灾后,这个男生积极投身到了救灾队伍中。他说,自己和一群志愿者坐着皮筏子,到卫辉的小山村送食物、帮助灾民搬家,每天吃方便面,喝矿泉水,睡眠时间也很少……

当我暑假后见到他,赞叹他成熟了很多时,他笑着回答:感觉这段日子很充实……我说,你知道吗?获得人生意义的第二个途径,你已经找到了——去爱(主要指关爱他人)。

在做《感恩的心》手语操的时候,他没有获得的体验,在他做志愿者的时候,体验到了。

这一次,他没有马上回答“你说的对”,而是羞涩地低头说:“可能吧!在帮助灾民的时候,我挺开心的……虽然有的灾民不可理喻,水都淹没他们的楼房了,他们还坚决不走,还对我们恶言恶语……”我相信在那一刻,他感受到了自己生命的力量,并升起了“悲悯”之心。他不介意灾民是否感谢自己,他也许没有听说过弗洛伊德说“去爱,去工作……”,但是,他做到了。

这种引导学生寻找生命意义的过程是漫长的,我甚至不敢奢望每个人在学校都能有进步,毕竟,在课堂上、书本上所获得的知识,远不如他们走向社会做一件事获得的体验深刻。然而,哪怕我们教了一百个学生,只有十个学生将来受益,我们的努力就是有意义的。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不是吗?教育是慢的艺术,不是吗?这就是老子所说的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柔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溪涧。甘愿作天下的溪涧,永恒的德性就不会离失,回复到婴儿般单纯的状态。深知什么是明亮,却安于暗昧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模式。甘愿做天下的模式,永恒的德行不相差失,恢复到不可穷极的真理。

我们深知活着的意义,却不肯强迫学生接纳自己的观点,而只是耐心等待……

最后补充一下,弗兰克尔在他的自传《活出生命的意义》中,提出获得生命的意义的三个途径是:工作(做有意义的事)、爱(关爱他人)以及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